如果沒記錯的話,日系車進軍美國市場始於70年代開始的石油危機。
當時美國車笨重耗油,日系車相對輕巧節能。同時日本汽車重工製造業由戰敗後重
新成熟。此外當時日本政府維持貨幣低檔的政策(這帶來了1985年的廣場協議)。這
些因素使得日系車得以大舉攻佔美國市場。
那為什麼歐洲沒有發生像美國一樣,汽車市場被外國人大規模攻占的情形?
這點我比較沒有研究過資料,但我想應該和用車環境有關。
大家都知道歐洲人對於汽車底盤的要求很高,這點日系車就占不到便宜了(美國的道
路只有直線,相對不要求XD)。其次,歐洲車不如傳統美國車像是龐大的吃油怪獸。
所以歐洲市場並沒有如同美國市場一般,提供日系車絕佳進攻的時空背景與使用環境
。
也就是說,歐洲和美國汽車市場在能源以及道路環境上有所差異,而美國的條件使得
日本車得以趁勢而入,而歐洲條件卻與美國不同,因此日本車進攻歐洲相對於美國
而較為沒有實現的機會。
以上,回應為什麼日本車進得了美國進不了歐洲的問題。我的觀察啦。
※ 引述《yamatobar (747-8I)》之銘言:
: 比起北美和紐澳
: 歐洲人似乎對自己歐洲的品牌更有自信
: 法國德國義大利西班牙的最暢銷TOP 5車款,絕對沒有日系車款
: 只有跟日本同樣右駕(英國還有日系車廠的組裝廠)的英國和愛爾蘭,日系車才賣比較好
: 歐洲人還是很捧場自己的品牌呀,就算品質沒日系車好,也能忍受
: 不像美國人早就投入日系車的懷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