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43
其實我對於這個牌子也是有深厚的情誼的,我不敢說我有多瞭解,但就我自己的觀察,我
發現了幾個問題。
造車理念
Lexus當初成立時,目標是造出一款豪華、科技感夠,但是價錢合理的高級車,而他們成
功了,從0開始,造出了LS400這台車,也成功的在市場上取得好的表現。但是後來的產品
,除了整個集團的平台大更新以外,從0開始的開發的幾乎沒有,大部分都還是基於Toyot
a重新包裝的產品,所以除了LS/GS以外高級感真的都不夠。
我應該這樣說,用相同的平台造各種不同的車款是必然的,但是之間的差異化要做的夠明
顯,Lexus的問題在於只提升了表面,可能外觀、內裝細節由豐田對應車款的80分提升到
了95分,但是駕駛感受、底盤與機械回饋可能只提升了5分,所以跳脫不出豐田的平價車
框架,又賣了那價格,很容易被酸。
再者,資源一定會用到完全沒有價值為止,以及科技技術進展速度不夠快。舉一個例子,
近期大量在媒體曝光的全新車款LC,裡裡外外都是新的,唯獨LS500的那顆5.0V8,已經是
10年前的產品,美其名是說堅V8NA,實則是一個降低成本的作法,如果真的是堅持大排量
NA,那應該是持續開發新物,而不是把一顆十年前的東西繼續用。
也許我說科技進展的速度不夠有失公允,畢竟油電技術是一個高科技,但是扣除油電,Le
xus的動力技術根本完落後歐系對手近一個世代!雖然有在跟上腳步開始開發一系列的渦
輪動力,依然還有一段路要走。
但話又要說回來,為何會有這些問題?原因還是出自於「規模」。Lexus一年全球的銷量
大概是65萬-70萬輛,以一個品牌來說這量真的不足以支撐龐大的開發成本,但是如果把
他納入整個豐田集團來看,那他還有另外900多萬台的量可以攤提成本,所以,Lexus在使
用資源時一定是要配合Toyota,否則Toyota投資Lexus肯定是一個賠錢的生意。
產品策略
Lexus品牌成立至今不到30年,能有今天的成就實屬不易,也代表豐田在行銷包裝上是厲
害的。只是,把品牌帶上來的大方向正確,可是近期的一些決策真的是慘不忍睹。
例如,LS不改款就是一個錯誤。豪華品牌的旗艦車款真的很重要,無論這個車系有沒有獲
利,它都是帶領整個品牌向前的重要產品。LS第一代讓人驚艷,開創了Lexus的。而往後
的LS,也一代比一代強,講真的,以往LS400/430/460跟當代的S咖、大7ㄧ比確實不會有
太大的差異,但是,當S咖於W220進化到W221甚至到現在的V222;大七從E65進化到F01甚
至到現在的G11,那個進化的程度有多大大家應該都瞭解,但是LS卻在對手都大幅進化的
時候選擇保守的策略,不但不大改,甚至還繼續堅持純V8,以豐田的技術資源來說,出LS
350、LS450h根本不是問題,當別人在造車思維、科技進化的過程中未能趕上浪潮,結果
就是產品完全被邊緣化,然後到了真的要改款時搞了一個四不像,新款LS雖然還沒正式上
市,但我覺得根本定位不明,就名稱來看是豪華旗艦,但從外型上原廠卻又有意無意的把
它塑造成4-Door Coupe,在我看來上市後要跟歐系對手拼搏優勢也不如以往,你到底是要
打S/7還是CLS/6GC?
另外,ES/GS同時存在也是個問題,ES就是一個取巧的產品,基於Camry,所以空間可以大
、價錢可以低,用中大型房車的尺碼賣中型房車的價錢,這種產品固然提升了獲利,但對
品牌形象是傷害。GS才是一個豪華品牌中堅產品該有的樣子,如果有開過GS/ES就會瞭解
到這兩車的差距。只可惜,ES的光芒實在太過於響亮,以至於GS這滿滿好料的產品被隱藏
起來。讓大家覺得,Lexus的中大型房車就是那種水準而已,完全不是雙B的對手。不過聽
說下一代ES/GS會整合,真是個好消息。
台灣的銷售策略
針對台灣市場的銷售問題,因為我認識的Lexus業務不少,這些人大部分都是Toyota的菁
英業務,然而到了Lexus之後,也許是總代理的行銷策略、教育訓練使然,依然沒有跳脫T
oyota銷售框架,而且過分強調CP值,永遠就在強調這個價錢我有什麼配備,別人啥都沒
有。久而久之,品牌形象定型,再也無法提升,相當可惜。
結論
集團共享資源固然是必然,但如何在共享的情況下還要做出更為明顯的差異,到達更高的
境界是原廠要思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