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cjol (勤樸)
2017-10-16 21:35:10原文連結:
https://udn.com/news/story/7241/2758840?from=udn-catelistnews_ch2
原文內容:
台灣區車輛公會統計,台灣汽車業年產值二○○五年來到二三○九億元的最高峰,但到了
二○一六年卻滑落到一九○六億元,十年間衰退百分之八點四 ,包含協力廠商在內的就
業人口約減少二點一萬人;其中進口車大舉攻城掠地,壓縮國產車生存空間是重要因素。
台灣車市曾在一九九四年創下一年銷售五十七點七萬台的記錄,近年來市場呈現飽和狀態
,平均年銷量維持在四十萬輛上下,汽車年銷總量雖然撐住基本盤,但結構已發生變化。
由於進口車比例持續拉高,國產車規模縮減,台灣車廠七十萬台的生產能量,目前只用一
半,呈現產能過剩。
二○○五年台灣車市年銷五十一萬台,當時進口車只占百分之十二點七,去年總市場掉到
四十四萬台,進口車卻成長到百分之卅八點八,國產車只賣了廿七萬輛,較二○○五年減
少四成。
今年至今進口車銷售占比已來到百分之四十點八,九月單月更達百分之四十七點八的歷史
高峰。業界認為,在進口車大軍壓境下,進口車的比重還可能繼續提高。
車廠指出,進口車的售價壓低,豪華車品牌推出的小車入門價更降至一五○萬元以下,再
加上Suzuki、Subaru、Skoda等進口車售價直指國產車的價格帶,嚴重壓縮國產車的市場
空間。即使是打著國產車的名號,也有不少車廠是以大機構件來台組裝的模式,雖然分類
屬於國產車,但大部分的零組件、重要部品都是來自海外,血統上並不算真正的國產車。
國內組車廠的產能規模逐步縮減,單位成本拉高,國產車的生產成本反而更高,不利國產
車在市場的競爭,業者擔心相關產業的發展空間愈來愈小。業者指出,自從台灣加入世貿
組織後,進口完成車關稅由一九七○年代的百分之七十五,一路降到百分之十七點五,完
成車與進口零件關稅率差異變小,讓國產車漸喪失優勢。
不過,也有車廠指出,這兩年應該是進口車占整體車市的高峰,因為進口車車價已與國產
車相差無幾,吸引更多年輕族群加入進口車車主行列。但進口車的維修、部品遠高於國產
車,過保固期後,維修保養費用將影響消費者對進口車的想法。
心得/說明:
神鋼這次出錘能好好利用嗎
再搞下去汽車會變夕陽產業??
還是轉型電動車放眼未來??
作者:
howow (阿里山場堪生變)
2016-10-16 21:35:00鋁罐工廠要停擺了
作者: firelin (小林) 2017-10-16 21:38:00
本田最聰明,產能利用率很高
作者:
jabari (Still不敢開槍的娘娘腔)
2017-10-16 21:38:00轉型做可口可樂封裝廠 無縫接軌啊
作者:
roy0710 (綽號暱稱)
2017-10-16 21:41:00再賣垃圾啊 活該
作者:
yoyoboy1 (就是這樣~)
2017-10-16 21:43:00爽。鹽懂給我去吃屎
作者:
roy0710 (綽號暱稱)
2017-10-16 21:43:00現在都民國幾年了 還在賣四門鐵打 這種場不倒沒道理
作者:
horb (猴柏)
2017-10-16 21:43:00國產車靠高關稅 過太爽 關稅才降一點點 就被打趴了
作者:
MrMpower (活在1/4英里下)
2017-10-16 21:45:00爽
作者: scelerisque (scelerisque) 2017-10-16 21:45:00
國產車又不是只有嚴董......不懂有什麼好高興
進口維修部品價格遠高於國產。所以國產料便宜嗎?車價反應不出來欸,呵呵
作者:
bitlife (BIT一生)
2017-10-16 21:51:00國產車應該整併成一家,韓國車已站上國際舞台,人家併購後主要也才一個現代,起亞(KIA)變成現代起亞,整併成一間,車
作者:
bitlife (BIT一生)
2017-10-16 21:53:00型變少,可以產生經濟規模,給好安全配備,合理價格,顧好品
作者:
sazabik (SAZABI)
2017-10-16 21:53:002樓你在殺雞取卵
作者: jansonman 2017-10-16 21:53:00
國產車價年年高升,不提升競爭力,只想靠關稅保護,難怪被進口車打趴。
作者:
cocoi (俗哩吧(男))
2017-10-16 21:54:00國產都關一關吧
作者:
bitlife (BIT一生)
2017-10-16 21:54:00華汽車,各玩各的,就是這樣玩死的
作者:
cocoi (俗哩吧(男))
2017-10-16 21:55:00你們的水準就賺機油錢跟總成而已
作者:
amou1030 (手牽手一起走過)
2017-10-16 21:57:00怪誰呢?就貪心啊
作者:
orange7986 (AnnoyingOrange)
2017-10-16 21:59:00沒競爭力怪誰
作者: jansonman 2017-10-16 22:04:00
同意樓上
作者:
soulllful (soulllful)
2017-10-16 22:07:00生產過剩還能賣這麼 還真是奇耙貴
作者:
maniaque (maniaque)
2017-10-16 22:07:00這篇新聞怪怪的,應該說車廠不應該只有想到國內市場而是要積極擴展國外市場,像牛頭這樣,把神A賣到中東去把台灣當作是生產基地
作者:
leo3258 (leo)
2017-10-16 22:14:00都有稅率優勢了 價格也沒辦法區隔開怪誰
作者:
wisdom 2017-10-16 22:15:00關稅保護這麼久,就是保護出這種車廠啊。
作者:
F5 2017-10-16 22:16:00國慘一堆鋁罐 保護大家
作者:
saithur (賴瞇)
2017-10-16 22:21:00廢物車廠沒競爭力
作者:
ptta (ptta)
2017-10-16 22:23:00和泰明明每年大賺,平行世界?
作者:
Inar (Inar)
2017-10-16 22:25:00福特表示:
作者:
gestapo (gestapo)
2017-10-16 22:26:00國產車沒人要做要買時會變怎樣?
作者:
double21 (我不是雙二一)
2017-10-16 22:26:00跟人家關稅差17.5還被打趴 世界奇觀
作者:
amou1030 (手牽手一起走過)
2017-10-16 22:28:00本田是因為工廠太小吧,產能才幾千台
別人多個進口稅還可以賣跟你差不多價錢、主被動安全比你多,你不去吃屎誰吃?
作者:
HMDS (會發光的魚)
2017-10-16 22:31:00是CRV壓境吧,進口車都等不到車
作者:
Ghost325 (Invictus)
2017-10-16 22:35:00癌阿斗表示
作者:
Kreen (æ¯å¤©è¦æ›´å„ªç§€ä¸€é»ž)
2017-10-16 22:37:00爽!
作者:
nuplus (目俄什鍋)
2017-10-16 22:45:00阿斗啊,不長進怪誰
作者:
cfk301 (WHY ME)
2017-10-16 22:48:00國瑞外銷啊~
作者:
FlashMan (央行是現代丁添廖)
2017-10-16 22:49:00國慘車跟進口品質差距都沒拉近 倒是價格拉很近了 系賀
作者:
missin (EVO)
2017-10-16 22:55:00讚~
作者:
wellkom (wellkom)
2017-10-16 23:07:00潮水退了~~
作者: woodyj (woodyj) 2017-10-16 23:08:00
50萬的車,誰要用80萬買
作者:
wellkom (wellkom)
2017-10-16 23:15:00看到一樣的車大陸比台灣便宜多少? 再去看看其他國慘車..一切不可言喻
作者:
kk0716 (莫言)
2017-10-16 23:21:00躲在國家關稅保護下不思進取 好意思說被壓縮生存空間?無恥
作者:
terry66 (999)
2017-10-16 23:21:00不是提高品質就是降價啊 各行業不是如此
作者:
kk0716 (莫言)
2017-10-16 23:22:00在保護傘下 還被打趴 代表這產業根本不值得保護
作者:
terry66 (999)
2017-10-16 23:23:00不過進口國產 政府哪個抽的多啊?
作者:
linch416 (晃.....)
2017-10-16 23:23:00舒服
作者:
ahy (ahy)
2017-10-16 23:30:00倒一倒吧
作者:
wellkom (wellkom)
2017-10-16 23:38:00被王八蛋壓著幹到外翻的叫什麼?
作者: ru04hj4 (純樸鄉下人II) 2017-10-16 23:39:00
機車都回銷歐洲日本了 國外機車還打不進來
作者: p907018 (pipi12172) 2017-10-16 23:39:00
國產車決策階層自己玩爛了,怪誰
作者: Primk (品克) 2017-10-16 23:43:00
裕隆倒一倒啦 業代 網軍 失業就是爽 只會帶風向
作者:
wellkom (wellkom)
2017-10-16 23:43:00連國產製造的外國直營品牌都可以把自己玩爛了
作者:
akuser (我想飛)
2017-10-16 23:45:00國產鍍鉻加三萬 價格帶直指進口
作者: lucky4283 (KENNY) 2017-10-16 23:54:00
國產車自己不思進步,被進口車打趴應該
作者:
a6444long (a6444long)
2017-10-17 00:01:00夕鶴
作者: ljames (james rain) 2017-10-17 00:07:00
假國產真組裝,關鍵零件沒能力生產,連成本優勢都沒有代工車廠要出口根本做夢,好賺授權商會給你賺
作者:
ASKA (The 羊男)
2017-10-17 00:13:00安全配備都是拖到不能不給才給 ... 怪誰啊如果都跟歐美款配備同步,大家就買國產了...
作者: ljames (james rain) 2017-10-17 00:13:00
全台灣就一個納智傑有權力做國際市場,不過沒人買
作者: L78G (DirtBerg) 2017-10-17 00:14:00
不錯 ,消費者愈來愈聰明 ,除了鹽斗粉
作者:
ss70239ss (打我阿!打我阿!笨蛋)
2017-10-17 07:17:00國產車掰掰~
作者:
royli (^___________________^)
2017-10-17 08:45:00EPS 2x塊 賺很大在那邊哭哭
阿斗癌董既不聽人家法國佬(Renault)與阿本仔(Nissan)的話,又喜歡閉門造車自己搞與敲盤子,3好+1好=4好
作者: razor99 (張儀) 2017-10-17 09:32:00
爽
作者: rainbow321 (joe) 2017-10-17 09:34:00
國慘車 呵呵
作者:
sdiaa (桂綸鎂)
2017-10-17 10:37:00現在一堆進口料件 關稅保護不到惹~
四門無ABS鋁罐是很誇張沒錯,但可惜的是台灣買這種車族群絕對比PTT鄉民龐大很多,只要雙證件免頭款就可以開四輪,怎麼鋁也比二輪安全
作者:
hune (無)
2017-10-17 20:39:00ABS沒入法更誇張,居然讓車廠造沒ABS的車...
作者:
TaiwanNeko (å°ç£å°å°è²“)
2017-10-17 21:14:00越來越多車廠/車款改進口,應該也是原因之一還有豪華車推出低門檻車款也有影響話說回來,關稅/國產車如果消失,和泰也不會輸吧但其他國產車廠就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