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是2018年了,
剛剛在網路上瀏覽時,
看到了一篇對岸的文章,
http://www.chexun.com/2012-04-25/100741842.html
這篇文章的日期是2012年4月,
在當時,
居然就已經有在探討這些造車細節了,
台灣汽車工業到底是贏對岸還是輸對岸呢?
且重點是2012年就有媒體做這種評比,
台灣到現在還在配合著車廠做節目宣傳新車,
例如,
這個月A 牌出了新款式車, 節目就配合著作這台車的介紹,
要是這個月沒車廠出新車,
就拿著網路上的圖片, 影片作評論,
甚至還有評論什麼前十大耐用車, 前十大銷量車,
但是卻是拿著美國的數據來評論,
這十台裡面, 有的車台灣連有都沒有,
這不是撐時間, 什麼是撐時間?
回到這篇文章,
在2012年, 就已經重視安全結構, 防撞鋼樑, 內鐵,
甚至車門公差了,
台灣的車廠差就算了,
媒體怎麼沒大力批判呢?
沒批評,
沒比較,
就不會有進步,
期盼台灣的媒體業可以真正發揮適當的推手,
來督促台灣的車廠能夠提升台灣的用車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