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子的售價是車商決定,不是業務員決定,
業務員的任務是幫車商向消費者洗腦,叫消費者掏出錢來,
我舉個例子,數字並非實際狀況只是用來參考,
例如現在2018/11月消費者要買車,
車商即將有一班輪船要運來100台2018/10出廠的車到台灣來,
每一台都是成本150,表價200。
2018/01~03出廠,送保養+保險+120萬零利率,或者空車都不送底價170
2018/04~06出廠,送保養+保險+ 60萬零利率,或者空車都不送底價180
2018/07~09出廠,送保養+ 30萬零利率,或者空車都不送底價190
其實就是堆在倉庫裡面越久的賣相越差,
只得少賺一點(或者送多一點贈品)趕快把投注的資金拿回來,
否則又要多堆100台進倉庫而且我沒錢周轉哪~~~
假設2018/07~09出廠的車業務員成功洗腦客戶掏出191,
車商銀行匯款帳戶收到191,車商落袋190且拿出1給業務員。
簡而言之,2018/11買了車,
2018/01~03出廠的車掏175買業務員賺5,消費者: 爽! 我折25哩
2018/07~09出廠的車掏191買業務員賺1,消費者: 幹! 黑心業務員多賺我16
事實上基準點根本不同,
所以研究菜單的時候,買的時間和車的出廠日期都必須看清楚才能參考。
庫存賣完了就只能買新出廠的,沒辦法買到一樣殺很大的,菜單是有時效性的。
買到比較低價的不代表消費者本身很會挑,
有時候是業務員抓到你的心態塞了庫存給你,只注意折讓就成交了。
就省錢的角度而言是這樣沒錯,但這樣是車商讓利,不是消費者很會殺價。
以上是每一台車配備都一樣,往往不同批出廠時間的貨配備還不一樣哩,
有時甚至買到配備少的但是自己根本不知道。
偏偏網路上的菜單往往只寫折價,不說清楚幾月的時候購買何時出廠的產品,
車身顏色配備也都不說清楚,
是否附加貸款、保險、貸款利率、貸款開辦費等等資訊,也很少全數仔細交代,
除了在倉庫擺多久,也和景氣、以及對手策略有關,
假設對手佛心降價,或者推出超有競爭力的新一代,導致自己賣不好就只能降價出清,
例如:
情境A(或者經銷商A)
2018/01~03出廠,倉庫有10台,底價170
2018/04~06出廠,倉庫有20台,底價180
2018/07~09出廠,倉庫有40台,底價190
情境B(或者經銷商B)
2018/01~03出廠,倉庫有20台,底價160
2018/04~06出廠,倉庫有40台,底價170
2018/07~09出廠,倉庫有80台,底價180
情境B的狀況下,就會大肆宣傳有優惠活動想辦法把庫存清掉,
而此時消費者可以走南闖北找到這樣的經銷商,趁你病要你命,
簡單幾個結論:
1. 買到折讓多不代表很會殺價,或者業務員很有良心不賺錢,
只是恰好在那個時候要買車且經銷商讓利。
2. 挑現貨庫存買、廠商大肆宣傳的時候買,或者改朝換代的時候買最省銀子。
3. 庫存顏色搞不好只剩下黑的,要白的只好挑出廠日期比較近但是比較貴的。
能撿便宜有個前提就是不挑什麼都可以,倉庫堆久一點不在乎、
最好遇到很醜的肉色皮椅再減10萬更好。
4. 各位消費者請努力多跑幾家經銷商各殺個幾輪,遇到衰退的經銷商更有殺價空間。
5. 網路上參考菜單不要只看折讓數字,其他條件仔細追問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