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同這個觀點
一台車幾萬個零件,華創、裕隆這些工程師、設計師的功力根本就不夠格
現代挖是挖整個團隊,才不會有整合上的問題,以及能力問題!
看看這些華創工程師,每個都是唱衰、能力不足,由下到上都是迂腐
怎麼可能找一個水野就把裕隆集團的陳腐、墮落給改善
※ 引述《RedDux (羊皮狼)》之銘言:
: 我知道的稍微有一點不一樣
: 水野跟下面最大的問題在於細節處理
: 大家都知道研發是一個漫長而且耗資金外加必須嘗試錯誤的過程
: 水野本身就是開出規格跟標準的人,送上來的東西達不到他的要求以及目的
: 就是退下去再來
: But 人生就是這個But
: 中間的溝通沒有辦法搞清楚到底是要整個case打掉重來
: 還是只需要在參數或哪邊做微調
: 所以我個人認為中高階主管一定有問題
: 更重要的是,科技這種東西要從無到有根本不可能
: 即使你有一些國外的經驗可以吸收
: 從0-60分可能很快,但接下來的進步一定越來越慢
: 可能花一樣多的心力跟時間才能從60-65分
: 而水野最強的在於讓你從80-85或是85-90過程能夠減短
: 本身就不是那種把屎把尿從頭開始帶的人
: 結果你都還在試60-80這段就想要有80-85的成果
: 整個弄下來怨聲載道毫不意外
作者:
botchbean (ferrari f458)
2019-04-24 00:21:00等你來華創待過就知道台灣人材 真的不錯 不是你在嘴砲罷了 這公司爛的是高層裡面的工程師 現在都剩下為了薪水的在撐 熱情跟本被磨光了
作者:
Sephi01 (王先震)
2019-04-24 00:26:00人再好也沒用 光資本就是不同次元的等級 再怎樣優秀頂多就是自我感覺良好的程度而已
作者:
dslite (呼呼)
2019-04-24 00:32:00台清交機械系都去新竹顧機檯了吧?
作者:
Kreen (æ¯å¤©è¦æ›´å„ªç§€ä¸€é»ž)
2019-04-24 00:44:00機械系搞不好去 GG 帶線都比華創 RD 高。
熱情+低薪 vs 輪班顧機台+2倍薪水 你選哪一道?
作者:
RedDux (羊皮狼)
2019-04-24 01:13:00我同意人才不錯 但高層沒耐心等 錢花了就想看到成果
不要在批評基層了 管理階層都是些沒經驗的空降怎麼搞
錢花了當然要越快看到成果啊,有競爭能力的公司一直都這樣啊
很多人認為造車技術成分不如明星科技業 要知道上個世紀最最明星的正是汽車產業 尖端科技結晶 根本不適合外行有些東西不會因為問世已久就降低門檻
也不是說降低門檻,而是汽車產業的基本技術已經很成熟了,只要資本夠就可以做,只是差別在創意性與穩定性,各車廠的專利技術就是差距。當你只能做一般基本的,你一定活不下去。納牌就是技術底子不夠,要跟二三線廠拚已經很吃力了,拿不出特別的東西,消費者就不會買單,雖然我覺得剛出的環景噱頭不錯,但是當各廠一起推的時候,競爭力就不夠了。我認為現在的納牌大方向已經錯了,一直執意在引擎,這種東西選擇性太多。想存活除非你技術一直走在最前端,但現今納牌做不到。應該往不同於他廠的獨家功能性去做區別,一直銷價競爭只會越虧越大。
作者:
e1bmwe1 ( )
2019-04-24 07:10:00車子是高科技???
作者:
l1ll (人力淫行)
2019-04-24 07:51:00以我跟華創多次交手的經驗…越底層的眼睛長得越上面…
作者:
drraujn (Hike)
2019-04-24 07:58:00納智捷品牌新戰略:2020年超越雙B,媲美保時捷!越底層的眼睛長得越上面? 那高層的眼睛八成長在101天線上
你說的找國外專家來帶,這類顧問案一直被水野擋啊XD
同意19樓,Tesla就是最好的例子,傳統車打不贏直接轉生智慧純電
作者:
aowen (...)
2019-04-24 08:39:00華創人才不錯XDDD
作者:
nomoon (╰( ̄▽ ̄)╯)
2019-04-24 09:00:00不錯的話早跳巢了吧
作者:
botchbean (ferrari f458)
2019-04-24 09:02:00所以我離開了
作者:
claymath (輪迴的印記 藏在我眉宇)
2019-04-24 09:03:00我相信真的不錯的應該都是去新竹顧機台了吧
說到Tesla成功案例,在台灣是不會成功的光GoGoro,一堆人就唱衰到不行
作者:
kusork (少女.狗.椰子蟹)
2019-04-24 09:13:00台灣早就被智障媒體們搞到像是封建社會了 還新創勒
作者:
dslite (呼呼)
2019-04-24 09:26:00美國是資金跟人才都滿出來的地方 台灣不可能
作者:
yalami (阿拉米)
2019-04-24 09:32:00我在水野來前半年登出的,我是覺得原因不會只有他啦~待了快十年,一塊好人也是受不了公司中高層離開
作者:
botchbean (ferrari f458)
2019-04-24 09:36:00華創的高層 真的很棒
作者: yyvvzz (yyvvzz) 2019-04-24 09:41:00
台灣本來就不適合做品牌眼光的問題
作者:
yalami (阿拉米)
2019-04-24 09:42:00三義產線對那牌組裝多有刁難,對他們來說nissan才是本業版上很多前同事,光試裝在中華跟三義比較如何大家都清楚。水野讓台灣人團結,但問題只有他嗎?大家想想。
機械人才都在GG當設備了,華創幹20年薪水不曉得有沒有GG的32高…
作者:
wildboar (我只是說書的)
2019-04-24 12:26:00台灣真的不是沒人才,但管理層面的現實會消耗掉員工的熱情。
作者:
js93046 (小昂)
2019-04-24 12:28:00我家也有請員工,老一輩的觀念就是我付薪水我最大,然後想盡辦法壓榨你,我回來後常常為了這種事情跟長輩槓上他們還活在時薪100出頭的年代,該給員工的福利超摳,明明根本不差一個月幾千塊幾萬塊,然後那邊靠北請不到員工
gogoro當初被唱衰的點逐步改善銷量才起飛的好嗎,如果不是尹衍樑親自跳下來逼陸學森改變精品路線,gogoro早倒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