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sla 最近收購了兩家公司,一間名叫DeepScale、另一間名叫Hibar Systems。
DeepScale 是一間跟機器學習相關的新創公司,這間公司在種子輪融資中籌集了
300萬美元,資金來源包括Code.org 的共同創始人Ali Partovi、Sun Microsystems
的共同創始人Andy Bechtolsheim、以及楊致遠的AME Cloud Ventures 等公司。
在A 輪融資中,也籌集到了1500萬美元。
而DeepScale 的主要人物是其CEO - Forrest Iandola,他是加州柏克萊大學的
博士(2012~2016),主要在研究神經網路,並開發可在車上使用的低功率晶片跟
傳感器,來用於視覺辨識之用。目前他已經加入了Tesla 的團隊工作,據說今年
五月份Tesla 的AP 團隊有部分人離開(似乎不是自願的,而是達不到目標),收
購這間主要在做視覺辨識與機器學習的公司有可能是為了補上這些缺口,以及吸
收這間公司的技術與人才。
另一間公司Hibar Systems 則是加拿大的電池製造與工程設計公司,在7月份時
這家公司還未出現在Tesla 子公司的名單之中,到了10/2 就悄悄出現了,並且
其原來的公司網頁也下線了,根據庫存頁檔顯示,這間公司擁有先進的鋰離子電
池製造技術(真空填充),可以高速製造鋰電池,其介紹如下:
“Among Hibar’s latest technology offerings are its advanced Automated
Vacuum Filling Systems for Lithium-ion battery applications for use in
Hybrid Electric Vehicles, computer notebooks and similar products.”
去年這間公司也曾獲得加拿大工業研究援助計劃的兩百萬加元撥款,用於這套高
速鋰離子電池製造系統的開發。
個人感想:
收購DeepScale 大概就是很普通的儲備技術與人才。不過收購Hibar Systems 這
家與電池製造技術相關的公司,再加上之前的Maxwell,這顯示出了Tesla 要完
全獨立自製電池的跡象越來越明顯了,美國工廠出產的車輛其電池主要依賴於
Panasonic 供應,而在中國的上海廠據說會由LG 在當地附近的電池廠供應,而
這兩家公司同時也有供貨給其他家廠商,之前甚至還發生過LG 供貨不足導致車
廠必須提高電池收購價格來搶貨的事件,想擺脫對供應商的依賴,也只有自行獨
立生產電池了。
來源:
https://cnb.cx/30QyjNq
http://bit.ly/2oSqwBy
延伸閱讀:
問題不在能造多少車,而是能買到多少電池
https://www.ptt.cc/bbs/car/M.1557080718.A.BF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