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Sturmvogel (Schwalbe)》之銘言:
可是大大
前總統李登輝在他的半個回憶錄:「見證台灣 蔣經國總統與我」這本書就說
他反對趙耀東的大汽車廠計劃
我引用他的說法
「一九八四年時,經濟部長趙耀東放棄在豐田在台灣設廠案。當時政府規定90%的高自
製率以及50%的外銷比率,我對這個政策一向不表同意。我反對在台灣實行大規模生產
、大工廠的政策。我的想法是放在小規模生產,認為Small is beautiful;考量的產
業重點在於經濟的安定、所得分配的問題,因此不主張我們的製造業要領導世界。日本
的資本主義是靠紡織和鋼鐵業發展的,台灣並沒有這兩項條件。其實台灣沒有很好的
零件製造廠,技術也不夠,無法自製引擎,所做的車子沒辦法外銷,因此不可能用大
規模的汽車工業來領導整個產業。中鋼的獨佔事業也是因為趙耀東的政策而存在,雖然
中鋼賺錢了,但是台灣的鋼鐵業卻沒有發展。」
李登輝的想法應該是這樣:
日本戰後經濟發展的根基,也就是發跡的基礎,是紡織業還有其他輕工業
然後從1950年代到1980年代,先靠那些輕工業賺的錢
(TOYOTA甚至在戰後到1950年代中期,還是很依賴當初發跡的紡織工業)
日本政府鼓勵日本的大型企業/財閥/銀行(還有政策保護)
投資創造出大規模的鋼鐵業造船業石化工業重機械產業等重化工業
這些才是日本汽車工業能夠發展的基礎
因為這些重化工業跟汽車工業才可說是完美互補
1980年代的台灣根本沒有這種條件
(以下是我的意見)
就算是現在,台灣的工廠多半是小型散狀分布,大部分也是小型工廠
跟日本韓國中國整大片的大工廠還有大工業區/工業地帶差很多的
也不利於大規模的汽車工業
台灣的工業結構反而比較類似那些歐洲小國,好比荷蘭比利時瑞士奧地利丹麥愛爾蘭等
所以,台灣汽車工業就只能繼續這樣爛下去了,科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