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Scape (non)
2020-04-23 16:05:04原文連結:
https://www.carstuff.com.tw/car-news/item/31527-toyota-c-hr-ev-e.html
原文內容:
Toyota 首款大量生產純電動車 C-HR EV/奕澤E進擎四月下旬發售!
雖然武漢肺炎疫情險峻,但 Toyota 面向“環境挑戰2050”的目標一直沒有改變。在
Lexus UX300e 純電車即將於 4/26 上市之後,去年在上海車展亮相的豐田品牌在華首款
量產純電動車型C-HR EV/奕澤E進擎也將在四月下旬陸續推出,但目前僅會先於中國市場
推出,歐洲地區與北美市場的販售計畫仍然未定。
C-HR EV/奕澤E進擎繼承了基於TNGA架構打造的C-HR/奕澤IZOA良好的操控性能以及同級別
領先的動力性能。在此基礎上充分利用了開發HEV所積累的核心技術,搭載了全新開發的
可以讓用戶安心安全使用的高性能EV系統。繼“雙擎(HEV)”“雙擎E+(PHEV)”之後
,作為“擎”家族的再次升級,豐田將EV技術命名為“E進擎(EV)”。
基於“環保車只有普及才能為環境做貢獻”的理念,Toyota 在1997年上市銷售了世界第
一款量產HEV“Prius”。之後,通過HEV開發過程中的長年積累,電池組、電動馬達、動
力控制單元(PCU)等電動化車型開發所必需的核心技術得以不斷進化和應用,豐田也成
為了唯一擁有包含HEV、PHEV、EV 、FCEV在內的全方位電動化產品開發的汽車廠家。
截至目前 Toyota 電動化車型在全球已經贏得超過1500萬顧客的信賴,也收到了很多顧客
的反饋信息,並把這些反饋信息運用到了新的開發當中。
Toyota 將以C-HR EV/奕澤E進擎為起點加速EV的導入,計劃到2025年在中國推出10款純電
動車型。在2017年提出了“到2030年電動化車型銷售550萬台以上”的目標,並在去年把
此目標提前了5年,希望通過電動化車型的推廣普及,儘早實現這個目標,並且實現“到
2050年新車行駛過程中CO 2排放量相比2010年減少90%”的中長期目標。除此以外,以
C-HR EV/奕澤E進擎的導入為契機,在中國構築全新的EV商業模式。
奕澤E進擎在外觀上與汽油版保持一致,最大的變化在於車頭換上封閉式水箱罩,同時輪
圈樣式也採用了低風阻化的設計,看起來比較獨特。雙色車身也是有別於 C-HR EV
的設計;廣汽豐田C-HR EV同樣與汽油版差異不大,車頭也採用了與奕澤IZOA類似的造型
,也就是封閉式水箱罩、U形飾條與進氣口造型。新樣式低風阻雙色輪圈也是為了節能而
生,最後二款車型車尾部分造型除了取消排氣系統外,與汽油版也沒有太大差別。
至於內裝可以看到除了排檔座修改成為線傳式以外,儀表板也換成全數位的設計,其餘就
與 C-HR/IZOA 汽油版本完全一致。
動力系統部分,藉由搭載EV專用的大容量鋰離子電池組以及高輸出電動馬達,C-HR EV/奕
澤E進擎實現了同級別領先的具備EV獨有特性的動力性能,以及強勁持久的加速感。通過
採用將電池包搭載在車身下方的設計,在不犧牲車內空間的同時,降低了車輛重心。同時
將電池包設計成車身骨架的一部分,進一步提升了車身剛性。
車身的抗扭剛性比現款C-HR/奕澤IZOA提升20%,重心比現款C-HR/奕澤IZOA降低了14%。此
外,通過對懸架進行最佳調校,使得原本在C-HR/奕澤IZOA上就廣受好評的操控穩定性和
乘坐舒適性進一步得以提升。另外,在追求強勁持久加速感受以及敏銳的油門響應的同時
,還配備了可以根據駕駛環境和駕駛員喜好來調整減速度的功能。
對於消費者最關心的電池,其安全性尤為重要,對此豐田充分利用HEV開發過程中所積累
的經驗,採取以下4項措施保障電池包的安全。第一個就是將高電壓迴路設置在電池包中
央,並用冷風管把電池包內部包圍起來的構造形成緩衝區來保護電池單體和高壓迴路。
為了提高防水和防塵性能,電池包被設計成了密閉結構。密封材料採用密封膠條,同時兼
顧了防水和防塵性能。同時,在電池包底部進行了防銹塗裝,確保防銹性能。對於電池包
內的各種零件,配置了能夠對必要部分進行多重檢測的感應器,在有異常發生時,可以適
時進行控制。最後 Toyota 還反復進行熱穩定性(外部火燒)、擠壓、浸水等一系列試驗
,確保EV電池包的安全性能。
此外,C-HR EV/奕澤E進擎搭載了54.3kWh的大容量電池包,其13.1kWh/100km的電耗性能
達到了同級別領先水平,在NEDC工況下,續航里程可達到400公里。
C-HR EV/奕澤E進擎融合了TNGA和EV的獨有特性,通過提升車身剛性以及降低重心,在實
現了輕快的操控體驗,同時充分應用通過長年開發HEV所積累的技術及經驗,確保了對EV
而言最重要的電池安全性,使消費者可以安心安全使用。
不過台灣市場部分,目前純電車型的配套措施並不完善,雖然和泰汽車已經有販售
PRIUS PHEV 的經驗,但在售價上無法取得優勢、以及充電網絡與消費者習性未跟上之前
,這種「平價」純電車型和泰汽車暫時沒有導入的打算,而高階兄弟 UX300e 也同樣不會
導入。
心得/說明:(30字以上)
售價也出來了:(中國售價,單位人民幣)
https://i.imgur.com/WfIIi1y.jpg
看對岸媒體評論的風向是一片錯愕,以現在來說定價太高了
https://i.imgur.com/bJ7D8Ng.png
另外這篇新聞說,高階的Lexus UX300e 也不會導入台灣
Toyota 目前對純電動車還是很保守,除了因為政策關係不得不賣電動車的中國外
其他地區想看到Toyota 的純電動車不曉得要等到何時
作者:
exe1219 (exe1219)
2020-04-23 16:07:00逸澤 carry~
不到一百萬台幣,續航400公里,我覺得很ok啊…?
作者:
sstandc (義大利西裝紳士)
2020-04-23 16:09:00車機爆醜 台灣版輪框更醜 空間又超小 糞車
作者:
aimlin ( )
2020-04-23 16:12:00進來比model3便宜再說如果跟leaf一樣搞笑價?
作者: windowdoor (湯阿門) 2020-04-23 16:13:00
不會導入...
作者:
DYE (跟腦殘爭最後都會變腦殘.)
2020-04-23 16:22:00類似規格的中國品牌大約十五萬內 例如廣汽本田的VE-1規格類似 現在補後加折扣只要11-12萬 NEDC 400km 小型SUV這是本田合資公司出的 但是不掛本田標
作者:
DYE (跟腦殘爭最後都會變腦殘.)
2020-04-23 16:24:00如果是合資品牌的話 Buick蔚藍 以及現代在中國都有純電車也都不用20萬
作者:
DYE (跟腦殘爭最後都會變腦殘.)
2020-04-23 16:26:00如果是中國公司出的純電車 NEDC400左右的 那太多了
作者:
DYE (跟腦殘爭最後都會變腦殘.)
2020-04-23 16:28:00Buick 微藍 字錯了
作者:
DYE (跟腦殘爭最後都會變腦殘.)
2020-04-23 16:40:00微藍算起來不是SUV,現代在中國生產的ENCINO純電大小與CHR差不多 但續航較長NEDC500 訂價也是12-20萬內17-20萬 折扣後14-17萬
作者:
gpee (watch)
2020-04-23 16:48:00沒超充是要賣個屁啊
作者:
hanchueh (RaidenHC)
2020-04-23 17:00:00台北101有一台 屏東瑪雅之家有一台中間怎麼續航 可能去求JLR台中展間吧
作者:
Insania (余の顔見忘れたか)
2020-04-23 17:41:00若真進口台灣~應該也是比照樹葉車J1772+CHAdeMO
樓上 人家車廠又沒有壓單邊。不推電動車被你們酸,出了電動車還是酸
作者: jasonkey123 (jasonkey123) 2020-04-23 18:47:00
嫌貴? S3ev定價多少??
作者:
ASKA (The 羊男)
2020-04-23 19:42:00toyota 動作都超慢... adas 全套也慢人家好幾年。都慢慢放
作者:
LexusNo1 (LexusNo1)
2020-04-23 20:40:00出也酸,不出也酸,酸酸沒有下限。
作者:
chungj (msck)
2020-04-23 20:50:00汽油車殼底盤魔改的電動車 樓上買
作者:
gostt (99%男生)
2020-04-24 07:37:00油價如此低 台灣暫時不會導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