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承認我喜歡GR鴨,但窮鬼目前換不起
入手的話,我也肯定會是每天代步用
我個人看法,GR鴨就是基礎體質不錯,給你買來改買來玩的,沒必要為了影音系統什麼的設
短軸、雙A臂、前後Torsen 中間摩擦片(非指中差)、手排、WRC轉速域設定的渦輪引擎、碳纖維車頂,?
A45s跟Golf R也都很強,但是整體而言GR鴨可以說是完全不同的東西,玩法跟追求的感覺差
一直只開300匹、甚至200匹以下的車,常常會認為超過400匹的車,隨便踩一點油就會失控?
一直用小尺寸經濟胎的人,常常會認為同一個彎,別人只要過彎比他快,就是超級危險,隨
沒有真的接觸過改裝或是稍有性能的車的人,常常會認為只要一樣2.0T左右的車,隨便花點
一直開小動力車款,甚至沒有全油門過幾次的人,搞不懂很多車在他加速到110的時間,就?
這麼多年來接觸過的、看過的,大部分人開車跟需求還是以直線加速為主,這些人實際上會
ST之前也有不少很新的車在脫手,包括車主自售
我認為其中有一部分應該也跟不符想像有關係。
講這些並不是說我自己技術多好或彎道、山路有多強,而是有些車款是讓你在駕駛過程中去體會他帶給你的體感跟好玩的地方,簡單說,假設底盤差不多,1300公斤跟1500+公斤的車,在彎道上給你的感受肯定會不同,對於開很慢或是不在意的人,這個優勢就無感,對於喜歡體會這些感受的人,就會覺得有價值。(都開40公里以下過彎的就略過)
有很多時候,一些車款的設定,會有支持者,並不一定是因為他就是很快很快,而是看中他的樂趣,賽道上的穩定來說,50:50的四驅應該是最穩的,但為什麼後來性能車發展的四驅,尤其可變化分配率的,常常會弄個30:70、0:100之類的?
就是為了滿足不同需求的玩法。
LSD鎖定率一定要用多少的才快?
LSD一定要用甚麼結構的才好?
避震一定要用2way、3way才厲害?
(殊不知沒有花大把時間去測試調整的不見得比純高低軟硬可調的避震厲害多少)
這些其實都沒有絕對的答案
玩車就是依照自己喜好跟需求去摸索其中的樂趣
不懂的,永遠都不會懂,只會用自己的想像去酸
玩車也不是只能追求加速或極速
一直要拿定位、取向就是差很多的車來嘴的話,完全就是凸顯自己的空虛。
我也看不懂Hermes的價值
但他的市場價值就是擺在那邊
無法去否定什麼
少部分真的一比對就是近乎絕對的爛的東西
那個極端值就不拿來討論跟考慮了
粗淺看法,閒聊一下,不要太計較有沒有很專業。
※ 引述《iceonly (只有冰)》之銘言:
: 這有啥好吵的,這麼有話題的東西一定有車評做比較啊
: https://youtu.be/xU_5QmuHSl4
: carwow拿了civic type R, gr yaris , benz a45 AMG三台進行比較,
: 從內外裝,日常生活,操控和加速性能進行了評分,為什麼這麼評也有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