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skywalker21 (天行健)》之銘言:
: 你這篇論述一開始就有問題
: 你的統計跟圖檔一開始拿美國就是錯的
: 我相信台灣統計出來的數據跟美國走勢不會相同
: 別忘了這30年內台灣還有發生進WTO大降關稅這件事
: 結果雙B的車子漲了快百萬
: 你告訴我這些多出來的配備有到百萬嗎?
我們拿最盤也最常見的Benz C300來說好了
25年前的W202 C280新車,網路上能查到的MSRP大概在37000~38000USD
現在滿街跑的W205 C300新車,按照台賓的配備去選,美國官網MSRP大概在53000USD左右
三十年下來,這40%的漲幅會讓你多買到甚麼?
軸距 2690->2840
馬力 193P->258P
0-100 8.8s->5.8s
變速箱 5MT ->9AT (先不管手排控)
鋁圈 15" ->19"
驅動 後驅->AWD
以前沒有現在有的:七氣囊、多光束LED、胎壓偵測、自動雨刷、360環景、恆溫空調
level 2 自駕跟各種主被動安全配備
你可以自己想想這些升級值不值40%的漲幅?
: 更何況製造技術提升,成本卻不見得同步提升
: 理論上不應該有這種漲幅!
: 很簡單,你看國外美國汽車的漲幅數據就知道車子根本不應該大漲
我能查到的2000年中華賓士W202 C280新車牌價是199萬元,相較於W205 C300 276萬牌價
20年下來漲幅38.6%,其實跟買車天堂美國差不了多少
: 但在台灣就不是這樣
: 再者拿電腦產品來類比
: 30年內電腦內建元件跟配備提升這麼多
: 結果價格還是往下不是往上
蛤? 你確定? 如果拿不同時期的頂規消費產品來比
20多年前手機霸主Nokia頂規手機破萬就很少人買了,現在iPhone 13 Pro Max多少錢?
1999的TNT2一張不到9000,現在的RTX 3080Ti一張快五萬
: 越成熟的產品其價格理論上本來就應該持平或往下
同樣性能,越成熟的產品在研發跟產線成本攤提後的確會往下
問題是30年前的車跟現在的車性能有一樣嗎?
: 科技進步的果實應該要讓消費者同步分享才對
老實說,就算不把20多年來材料科學跟半導體工業的進步算進去
現在牌價同樣是74萬的神A不論乘坐空間跟內裝舒適度都比20多年前的A秀好很多
要幹譙國產車落後進口車是一回事,但不要講的好像20多年都沒進步一樣
對從業人員不太公平
: 為何到了台灣汽車業就不是這麼一回事?
: 我都還沒講到台幣對美金匯率大漲這件事
1991年一美元大概兌26.8元台幣,2021年一美元兌27.8台幣,其實是小跌的
: 台灣車商的成本絕對是往下走的
人工、環保成本在往上走
: 反過來說,如果在美國汽車這30年內都沒大漲
看你覺得40%算不算大漲
: 為何台灣國產車可以大漲?
: 我想不出來原因
: 除了寡佔市場,不開放外國車或有競爭力的中國車進口
關稅保護的確是個問題,所以我支持跟美國簽FTA、申請加入CPTPP
這樣我就有便宜的進口車可以開了(也沒多便宜,關稅大概只占售價10%)
: 不然我還真找不到原因
: 別忘了台灣的人力薪資這30年是幾乎沒有漲價的
如果以每月實質經常性薪資計算,1991年是32095元,2020是41437元,漲幅29.1%
的確是追不上國外車價的上漲,差了10%
: 最後只能說台灣人真的很可憐
: 比對岸的共產黨還不如
你確定? 人家現在限電工廠做二休五,整個東北電暖器不能開,你要不要去試看看?
: 一輩子最多花費的車子跟房子
: 在偉大的政府默許下貴的完全不合理
先說你想買在哪? 只要你有參與房地產市場就是拉高需求助升房價的推手之一
: 你說政府信仰房地產是經濟火車頭這件事我先不論對錯不管他
: 那車子只為了少數幾家國產寡佔業者卻遲遲不願意還我們車價正義
: 這很明顯就是政府瀆職跟少數企業狼狽為奸了
: 除此之外我想不到更好的解釋
: 如果有還請聰明的鄉民賜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