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的車幾乎都是做在外側
當時還沒有側邊方向燈的概念,所以前方向燈通常都會直接做在最側邊角落處
這樣前方和側邊都能看到燈
當然隨著新車可能流線比較多,可能就算做在角落旁邊也看不到了
不過新車應該都有側燈,所以問題不大
而新車的燈咧
做成長條式的,L型的 甚至把整個大燈圈起來的圈型,那都還可以接受
而且這種做的很大,其實反而好辨識
最討厭的是做在內側的
晚上會被大燈吃燈
而且做在內側對於左右邊的直覺反應感覺就慢半拍
都會多想0.5秒才意會到這是方向燈
是不是內側的方向燈真的很爛,到底是哪個天才的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