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中國正在消滅德國產業....繼太陽能被殲

作者: brbear (I'm professional)   2022-07-03 07:15:01
原文標題:
中國正在消滅德國產業....繼太陽能被殲滅之後 接下來將輪到汽車業?
原文連結:
https://reurl.cc/NAe9jk
發布時間:
2022年7月2日 週六 下午2:09
記者署名:
邱立玲
原文內容:
《日經亞洲評論》6月30日刊登一篇社論指,「中國正在逐步消滅德國工業」,投稿作者
為戴安娜.喬伊萊娃(Diana Choyleva),她是倫敦整體經濟和政治預測顧問公司Enodo
Economics的首席經濟學家。
「就算德國和中國曾經有過共生關係,但那個時代已經過去了。德國正在緩慢堅定意識到,
與中國合作為基礎的國家產業戰略正走入死胡同。」
梅克爾卸任後,德、中的伙伴關係走向終點
梅克爾 (Angela Merkel) 擔任德國總理期間與中國密切合作,然而,隨著梅克爾卸任,
德、中的伙伴關係走向終點,事實上,現在雙方夥伴關係垂死掙扎,剩下的就是讓德國商
界領袖和政界人士要用什麼新關係取代它。
近20年來,中德之間各取所需,進行合作,這種關係發揮效用。中國貢獻低工資和投入成
本。德國貢獻技術、專業知識和數十年間工程突破和研究的成果。中國年輕工人找到工作
。年邁的德國投資者收到獲利。
但是最終,德國還是輸給中國的製造實力。中國的汽車工業正在超越德國,當然是在規模
上超越德國,也許很快會在品質上也會如此。
10多年前中企把德國先進的太陽能產業全部殲滅
中國對數位化和其他新興科技的全心投入,使中企減少對競爭對手的依賴,對手企業的製
造和工程全盛時期是在1970年代。
Enodo Economics的原始分析表明,北京制訂「中國製造 2025計畫」工業政策,其威脅完
全符合批評人士的警告。該政策大力補貼新創的利基型中國企業,於是,這些中企就有潛
力,可能取代代表德國經濟核心和靈魂的中型專業製造商。
10多年前,中國的競爭對手大量異軍突起,把德國先進的太陽能產業全部殲滅。現在,這
種模式可能會在更多產業複製。
中國在新興領域無需尋求德國投資或技術
與此同時,中國正在全力衝刺未來產業如人工智慧、電動汽車和經濟數字化等新興戰略科
技。我們還不知道,北京自上而下的中央集權產業政策模式能否實現所有目標,但我們知
道,在這些領域,中國無需尋求德國投資或技術。
矛盾的是,德國工業空心化,可能導致人民更加關注中國的發展,因為德國公司正奮力從
最大的市場中國擠出剩餘的獲利,即使美國和中國之間矛盾加大,德國也為了中國市場利益
,力圖在美中之間保持平衡。但今年2月底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改變德國的盤算;未來
美中可能大範圍脫鉤時候,德國需確保自己留在美國的勢力範圍內。
從戰略角度來看,德國再也無法綏靖擴張野心滿滿的俄羅斯。然後,從經濟上來看,德國
再也不能與中國保持夥伴關係,不能得過且過,這種趨勢必定會削弱德國本身的工業實力
。德國不能做什麼事情的界限更為清晰;仍有待定義它需要做什麼事情。
為了與美國堅定結盟,德國必須切斷2個依賴
要跟與美國堅定結盟,德國必須拋棄2個致命的依賴:依賴進口的俄羅斯能源和依賴中國
的合資企業。由於烏克蘭戰爭打4個多月了,總理蕭茲已經採取一些措施來擺脫俄羅斯天
然氣。
至於如何跟中國企業脫鉤,已經有些現成的案例可以參考。在過去10年裡,每一個工業化
國家都對中國產生一種覺悟:它們的企業了解到不能把所有的雞蛋都放在中國這一個籃子
裡。
中國習近平主席支持愛國的民族主義抗議活動,讓日本和南韓公司相信他們需要「中國+
1」的戰略;結果是韓日企業在東南亞建立新的生產中心。
日韓台商在東南亞建立第二個生產基地
之前,由於中國的勞動力成本已經大幅上升,台灣企業早已在其他地方投資設廠。美國前
總統川普加徵一些中國製貨物關稅,促使美國產業界開始認真考慮供應鏈多元化。
法國和英國公司嘗試促進市場多樣化,而不是生產多元化。他們訂定「第三國」模式:在
中國合資工廠生產的產品外銷到開發中國家,實際上,這是利用中國的成本結構在新市場
獲得新項目和貿易。
德國公司的覺悟來得太晚了,2020年和2022年中國執行強力防疫封城,引起工廠停工停產
,使大家第一次真正深入的思考。
德國拒絕為福斯新疆廠簽新的投資擔保
今年6月份,德國拒絕為福斯汽車備受爭議的新疆裝配廠續簽新的投資擔保,第二次沖擊就
出現了,這座裝配廠為上汽和福斯汽車的合資企業擁有。
新疆約有100萬維吾爾人和其他少數民族被強迫關入「再教育營」。德國福斯汽車表示,該
公司位於新疆首府烏魯木齊附近的工廠沒有強迫勞動,也沒有人提出任何相關證據。
柏林政府的觀點是,他們不再為德國公司的錯誤投資開出空白支票,這類投資會減弱德國實
力,並支持侵略烏克蘭的俄羅斯。柏林需要新的產業戰略
一段時間以來,作者喬伊萊娃認為,投資人需要為巨大的脫鉤、以及歐洲與中國在政治、經
濟和戰略等各方面即將出現的分歧做好準備,德國更需要做好準備。
批評者只是譴責不再為德國服務的過氣產業戰略,遠遠不夠的,柏林需要新的產業戰略,德
國產業不太可能完全採用「中國+1戰略或第三國模式」。
德國採取的第一個步驟應該是投資創新技術和現代化生產工具,讓德國公司再次自信地主
導其領先的產業,投資人對那些成功的企業會給予獎勵。
心得/評論:
這些車廠應該是最討厭被要求在政治上表態的吧一個是最大的消費市場,一個是技術來源
選一邊就得罪另外一邊,怎麼玩?
不知道德國三大汽車集團要怎麼面對越來越嚴峻的中美對抗?
大家以後不開德國車
改開中國車?
作者: xxxx9999xxxx (star)   2022-07-03 09:43:00
原來是八卦板。
作者: sixeriverson (MT)   2022-07-03 12:19:00
現在才知道
作者: infinite1234 (infinite1234)   2022-07-03 13:29:00
嘴巴上說不要 身體還是很誠實的買德系車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