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難理解啊,其實就是用車文化。
用車文化有時候是凌駕在實用性上,而用車文化也受到過去的政策、廠商產品、技術等等的影響。
可以去翻閱看看2005年以前的汽車雜誌,那時候除了剛萌芽的SUV外,沒有幾台cross over車種、沒有很多wagon、也沒有相對品質較好的hatchback可以選。
那時候車種選擇的大宗就是四門轎車,也是四門轎車在台灣市場有利可圖,車商才主推四門轎車。
更有甚者,在90年代的時候路上還不少五門小車加屁股的,比如說 Suzuki 福星、Subaru 金美滿、Ford 嘉年華,在Toyota Tercil、跟Honda City還沒出來的年代,這些車幾乎吃掉入門小車市場,原生的五門款還不一定賣得好。
如果從汽車文化切入的話,我覺得原因有二:
1. 台灣的交通規劃受美國影響很深,早年政府規劃交通類似美國的大公路主義,以車為本。
就連早年大家對於「汽車」的印象,也來自於政府官員那些四門大車,自然在買車時的意向會受到影響。
2. 車商策略,早期因為購車意向偏向四門房車,在銷售策略也會以四門房車為主,那種五門加一節小屁股的,都能被車商包裝成追撞時比較安全…
當年五門日系小車多半被當作女用車看待,當年的老廣告文宣可見一般,而歐系小車則是新鮮人代步車或是有個性的玩具,沒有人會想要把掀背車當作用車主力。
當然這情況在這10多年內逐漸改變了,個人認為會讓買車風向改變的車種,應該就是福斯的Golf、福特的Focus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