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把範圍限縮在台灣,
基本上可以說有生之年都不太可能吧。
先別提傳統油車龐大的AM市場,
沒有政治人物敢去得罪握有這麼多利益的業者的,
台灣本身也不具備發展電車的體質。
就拿電車發展最成功的挪威來說吧,
成功的其中一個關鍵,
是在於對油車給予沉重的稅務負擔,
慢慢讓油車退場,跟增加人民購買電車的誘因。
但在台灣,
人民馬上跳出來抗議,說歧視油車,勒索職業駕駛,
看看之前要讓二行程機車卡車退場,
引起了多少軒然大波。
再者,很多人認為推動電動車的目的是要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挪威是個很成功的經驗,大家應該效法挪威。
可是瑞凡,挪威有將近96%的電力都是來自於水力發電,
是再生能源,所以推電車確實可以非常直接的減排,
但台灣呢?火力發電還是高達74%,
也就是縱使轉成電車,對於減排的效果依然有限。
最後,發展成功的挪威,也不是沒有遇到困境跟瓶頸,
最大的問題,也是大家都遇到的問題,
就是充電站的量不夠,排隊排太久,
而在都市以外的地方則是相對稀少,
除非充電技術能夠解決,跟充電的基礎設施能大量鋪設,
不然本質上真的很難提高油車車主轉購電車的意願。
最後本魯認為電車的硬傷,是在於電池損耗。
油車基本上油箱開20年的儲油效果可能都還不會顯著降低,
但電車的電池幾年後蓄電量可能就會下降,
被迫換車的時間週期一定比油車來得短,
如果電車的生產成本沒辦法壓得比油車低很多,
以20年來看,電車的持有成本可能反而會高於油車。
除非政府跟油車車主彼此傷害,
透過提高稅率把兩者的成本調整到相同或油高於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