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一個在建築業界擔任噪音與震動工程師的小魯,可以來補充一些事情
人能夠聽到的聲音有不同頻率,不同頻率可以有不同的強度(能量)
當我們看單一數值的分貝計的時候,只能看到最終加權的效果
翻譯就是:
很強的低頻 與 很弱的高頻 v.s. 很弱的低頻 與 很強的高頻
可以有相同的單一分貝數值
但是人的聽覺在高低頻有不同的感受,意思就是相同能量的不同頻率聲波下
你感受到的吵雜度會不同
所以要先知道,車廠所謂的改善,是整體的降噪(單一數值)還是對於人耳聽覺比較敏銳
的部分進行降噪。
這時候,單一分貝計顯示的數值就得看是否是 A 加權顯示,因為 A 加權是“模擬”
人耳聽到不同頻率的聲波加權。
如果杰運使用的是 A 加權,而得出來相當的數值,那就沒啥好講,就是車商沒啥進步
但如果是 Z 加權,那也是沒啥好講,因為不具備代表性。
當然,使用分貝計已經是非常客觀的數據,至少比體感好上百倍。
(實際操作與科學理論還有很多細節,這邊就不描述惹)
雖然沒看杰運的頻道很久,但我只能建議,要測量這種車內噪音,就需要在同一條道路
和差不多的溫濕度下進行比較,不然車子的滾動噪音受到路面影響還蠻大的。
另外補充:
車子的聲學考慮非常的多,光是靜態和動態(主要),不同路面與天氣環境的情形下,
再者還有不同元素搭配最終的成果,像是車體、玻璃等等,考慮完傳遞損失,還得想
辦法控制車室內材質的吸收。
在固定厚度的情形下,車廠當然就得做出些取捨。
要嘛隔音毯就是吸收人耳相較敏感的特定頻率,不然就是使用昂貴的材料能吸收頻率
更廣的震動與減少聲波與震動能量的傳遞。
(隔音膠合玻璃,這真的會差很多,頗香,有錢有選項就選。)
其實我在這議題上很好奇,臺灣的國家標準是否有對於路面鋪設與現有輪胎造成的噪音
管控,更重要的是,有人知道怎麼管控嗎?
另外還有對於車室內是否有固定的測試標準,還有法規規範讓受測車子的使用材料得跟
販售一致,然後上市後還有抽測會更好。
※ 引述《allyourshit (都你的大便)》之銘言:
: 自從杰運拿分貝計量了某新上市的SUV之後
: 馬上成為一道美麗的分水嶺
: 在這之前參加公辦試車的車評
: 每個都對新改款的SUV隔音讚譽有加 三小公道伯啦 遺臣啦 老爹啦...
: 講的好像隔音已經成為同級車之最一樣
: 直到杰運拿分貝計一量 五代六代根本沒差 就是75 76分貝
: 後面幾天出來的車評 就不再敢講隔音大進化之類的幹話了
: 都扭扭捏捏的說跟上一代差不多啦 體感小進步啦 例如小七
: 剛剛在YT看板上頗推的嘉X新出爐的評論 隔音就避而不談了
: 然後猛幹杰運 酸捷運拆車沒什麼 他要的話也可以
: 接著拼命幫六代新車洗地 甚至連客貨車的鐵桿都說可以找業務處理
: 挖操 車評可以超越台灣法律耶
: 客貨車的鐵桿是賣車業務能處理的嗎?
: 是要業務吃下去還是找人拆掉?
: 不管哪一個都是犯法行為吧?
: 車評公然提倡違法行為!? WTF
: 然後0百被測過之後 其他車評也不敢再吹加速多有力了
: 這傢伙還在吹引擎運作絲滑 還在吹新引擎進步很多
: 但其實加速差油耗差(跟自己上一代比而已)
: 這一代引擎根本沒什麼變 拉拉皮而已都能這樣亂吹
: 完全不懂版上推這種垃圾車評幹什麼
: 是不是收錢辦事不知道 但很可能是個有本田魂的老傢伙
: 當真是幹話一籮筐 完全解釋了本田魂是什麼樣的東西 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