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youtu.be/2d-lSm7qZr8
今年五月開始,大陸的合資汽車廠,廣州本田,開始進行裁員動作,原本預計讓員工「主
動離職,並提供合法補償」,但沒想到才個把月過去,該公司的老職員居然「搶著被裁」
。
同時,內部消息人士還透露,部分爭著「自願離職」的員工,多為「屆退人員」,很多都
是廣汽本田,當年承接「廣州標緻汽車」留下來的人,且大多都是這幾年退休。
為什麼會「搶著被裁」?原因一方面是賠償金額較高,另一方面也與企業生產情況有關。
據媒體報導,廣本採取的是「N+2+1.8」的賠償方案,其中「N+2」是標準賠償,「N」代
表年限,「2」代表額外的兩個月工資,在「N+2」賠償之外,再給1.8個月的補償金。
等於現在可以拿到「N+3.8」。
上述廣本補償方案,較特斯拉今年4月的裁員賠償標準,有過之而無不及。
今年4月15日,特斯拉宣佈在全球範圍內裁員1.4萬人,超過其總員工數的10%。當時,特
斯拉的裁員賠償標準,統一為「N+3」,也就是工作年限+3個月工資。
對於廣本此輪裁員賠償標準,相關人士還表示,廣本早先採取的是「N+1+獎金」的賠償方
案,即在勞動法規定以外,還額外贈送一個本年度的獎金。
換言之,假如員工今年上了4個月的班,年度獎金就按「12分之4」的比例來發,但「具體
賠償多少, 因人而異。」
另外,在企業生產方面,也由於產能調整,有欠班(沒生產)的情況,這也是該批員工都搶
著走的原因之一。因為,「欠班意味著沒加班費,甚至正常的5ㄨ8小時的工作都滿足不了
,生產工資就很低。」
台灣會有這樣的狀況嗎?我想至少在我有生之年是不會看到的,一方面是我們沒有具備競
爭能力的自有品牌,另一方面,我們的市場規模也達不到合資生產的必要條件。
換成白話,就是台灣目前的汽車消費者,還是只能忍受被外來品牌割韭菜的宿命吧。
話說回來,如果你是合資廠老闆,你會怎麼處理這樣的狀況來應對呢?留言分享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