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派式微!台灣家犬數暴跌 5年少了47萬隻
〔記者楊丞彧/台北報導〕台灣不只人口連續3年負成長,事實上,台灣人養狗數量也連年
減少。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畜牧處副處長江文全今(12)日透露,從2017年到2021年之間,家
犬數從170萬隻下降到123萬隻,而同時間家貓數則成長20%。民進黨立委吳思瑤關心,這樣
的趨勢是否影響到領養意願?江文全則坦言,確實現在貓比較容易被領養,而狗的領養率可
能就比較沒這麼高。
台灣動物保護行政監督聯盟(簡稱「動督盟」)今日與民進黨立委吳思瑤、陳亭妃、賴惠員
、何志偉及時代力量立委陳椒華共同召開「全國寵物狗公園活動區調查」記者會,公布寵物
狗公園的現況調查報告。
動督盟秘書長何宗勳表示,全國現有86座寵物狗公園,然而分佈上具有「南北不均」問題,
六都集中在台北市、新北市及桃園市;台中市、台南市及高雄市則相對較少。目前家犬與公
園比例以台北市最好,約6600隻家犬享有一座狗公園。動保團體希望,未來朝向六都4千隻
一公園、非六都1萬隻一公園方向努力。
何宗勳表示,過去若地方政府想主動設置狗公園,通常都會遇到當地居民反對。因此,動保
團體建議,政府應先提出政策,讓想申請的社區主動提出申請,再由政府進行設計規劃;規
劃過程也要重視公民參與,狗公園成立後,社區才會幫忙維護,否則光靠政府維護是不足的
。而目前狗公園大同小異,也期盼透過公民參與,讓公園更加多元化。因此,社區化是推動
狗公園一大要點,再者為強化管理,也應強化公民參與機制。
何宗勳也指出,調查結果顯示,「寵物狗公園」之規劃與設計並無統一標準與原則。因此,
動保團體建議中央應擬「縣市民間推動設置公園狗活動區要點」,供地方政府參考,鼓勵公
私協力廣設。另也建議地方政府在《公園管理自治條例》設施中加入「狗活動專區」文字。
而管理機關也建議應交給地方工務機關,較有充裕財源進行維護,動保機關則負責提供專業
建議,才不會造成經費排擠。
對此,農委會畜牧處副處長江文全回應,寵物公園設置城鄉差距明顯,原因在於各縣市飼養
形態差異,都市化程度高的區域,需求就更為迫切。農委會對於依《動保法》規定提供適合
寵物活動環境也很重視,將配合地方政府加強推動。另對於評鑑或增加誘因等建議,也會進
行整體盤點來處理。另在補助方面,也會依地方需求,優先協助地方政府投入。
陳亭妃表示,在友善動物的工作上,政府推動法令的速度或許沒這麼快,但有在推動就看得
到未來。中央這一、兩年在友善動物上做了很多,有很大的進展跟突破,民間團體覺得不足
之處,執政黨會再加緊腳步。
賴惠員則建議農委會提出監督條例,好讓地方政府有所依循,否則地方常常不知道該怎麼做
。若讓地方政府有所依循,在推動寵物公園的過程會做得更好,希望中央與地方一起努力。
吳思瑤指出,狗公園「患寡也患不均」,農委會應提高政策誘因,希望給地方更多經費挹注
,或以評鑑的方式盡督導之責。目前狗公園普遍有遮蔭不足問題,節水設施部分也亟需改善
。陳椒華呼籲,未來相關法規跟設置要點,希望農委會積極研議。何志偉提到,狗公園也應
納入淨零、零碳概念,例如不再提供塑膠袋,台北市應該是最有資源與能力來做的。
確實
身邊朋友養狗的沒幾個
養貓的多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