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補習,慎入!)
書單:電視、科技文化形式。Raymond Williams著。
林東泰,大眾傳播理論。
翁秀琪,大眾傳播理論與實證。
論攝影。Susan Suntag著。
蔡琰,電視劇:戲劇傳播的敘事理論。
戴然老師講義。
每週一問:那些資料與論文們。
數位時代。
中時、聯合、自由電子報。
社會學講義、社會系朋友的上課講義。
CNN互動英語雜誌。Advanced英語雜誌。
網站:Ncc Watch
商業周刊
媒體觀察基金會
傳播學生鬥陣
卓越新聞獎
媒體改造學社
NCC
中時電子報
聯合電子報
我的背景:本科生,指南山城的廣電系。在校成績每學期平均皆>80,但名次很常用後面倒數,啪數也很後面,因此推甄對我而言永遠只是夢想,老天爺在我考高中大學都要我用
考試的來解決,真的很煞氣、很直接、很硬拼啊。
在這個好山好水的地方讀了三年之後發現自己只愛看片不愛拍片、不愛看文藝片只愛看爽片之後,決定報考研究所:因為我愛修傳播科技的相關課程(例如新傳播科技、
專題:行動內容評估、廣電大講堂、認知,情境互動設計…)所以我想繼續進修
相關內容,有了個明確目標。我覺得有熱忱是很重要的!因為有了熱忱這個動力
會一直推進你/妳繼續往前走!此外也要很清楚自己的目標!
好啦,既然決定要報考研究所了,那接下來我的步驟就是去補習了,參與戴然老師的課程。但我覺得我是個不太靠補習班講義過活的人,我把補習班老師當成我的
指引目標還有引進門的人,接下來的修行就要靠個人了,因為讀書是自己的事情,沒人會逼你/妳,沒人會強迫你/妳念書,而且每個人的念書習慣也不同,要怎麼念
怎麼去實踐都是以自己的步調為主囉。所以補完習後我大部分時間都把講義丟著,念自己想念的東西來充實自己的彈藥。
我是個該放鬆就會去放鬆,該休息就不強迫自己去唸書的人,畢竟我很信守「休息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這句話,所以滿適合念書很Free的人參考,話是這樣講
但回首起來真是條不歸路啊…接下來就是正文囉。
我把我的讀書階段分成這幾期。(月份旁邊是補習班的班次)
前置期:春季班(4~6月)
度假期:暑期班(7~8月)
慢跑期:秋季班(10~1月)
衝刺期:過年吃肥肥後回來-考試(1月底~2月底)。
前置期
春季班的時候只是每個禮拜去補一天習聽點新知回來而已,但從那時候開始
就會上數位時代、電子報看看東西了,那時候禮拜六的補習時間我還滿常蹺課的,
為了準備考期中考還有幫忙拍片。(畢竟是本科生還是想去拍個片當無價勞工但可以
交交朋友、吃吃便當…)
這時候還不太碰傳播所可能會用到的東西,只有拿起翁媽翻了一點而已。
度假期
暑假嘛,還是想要每天過著度假的生活,那時候我一週兩個整天去聽戴然老師
上課,其他時間就翻翻英文雜誌、偶爾看點英文,主要還是以放假的心態來面對考試
這件大事。那時候每個禮拜至少運動兩天(羽球或者游泳),早上起來一定要配場大聯盟
的球賽,但每天一定會看報紙、讀英文、還有稍微複習上課內容,雖然真的很認真在
放暑假。但這兩件事一定要做:天天看報紙!天天看報紙!天天念英文!天天念英文!
慢跑期
回學校後就是快樂的大四上了,先在泰國畢旅被人妖坑了200泰銖+無數北七
回憶之後就回到台北了,回到台北後就開始了念書生活。
那時候念書是盡量天天跑圖書館,能念則念,想放鬆就先讓自己徹底放鬆再開始跑,打
球還是一定要的,但要花上整天的娛樂(例如逛街、電影)則盡量避免,而且我也約不到人:
身邊的好兄弟都在準備考試…
為了逼迫自己念英文,我就報考了多益測驗來當做自己英文的一個小小檢定,
考完之後還是繼續保持念英文的習慣,因為英文真的很重要!念專業科目煩了就拿
英文起來看一看,滿好玩的。
那時候每天念書的時間分配是:
心情煩躁時念英文,開始入定後念專業科目,煩躁後換成英文,入定後繼續
專業科目。每天晚上念個2-3小時的書後就回家放鬆或者打球。沒課的時間能去圖書館
就盡量去,但我大四上一開始週休四日還真的幾乎都放假四天,念書的時間
大概3-4小時/天。
11月的時候開始與讀書會夥伴一起討論時事、一起分享資料,在總圖、
世新圖書館、摩斯漢堡度過了無數歡笑、變胖的時光(欸)。得到了許多彈藥之後,就等著12月開始寫考古題。
開始寫考題就大概知道自己有幾兩重了,只是我一開始就很少翻書,想讓自己
快點進入考試的氛圍之中我覺得不會再考的題目(例如時事題)就絕對不寫,太久的就
不寫,最後政大寫了兩年,交大寫了三年。當然,寫考題之外我還是固定固定讀英文、
念專業科目,12月開始我也有所準備副科:社會學。
衝刺期
終於結束了慢跑,看到終點了。那時候一邊準備學校課業還要一邊念書真的很
刺激,但我課業能多快解決就盡量快點解決,考前一天才在讀書是很正常的事情。
期末考完後還不能放鬆呢,繼續念書。雖然還要順便準備預官但還是要繼續
衝刺研究所,考完預官後就可以全心全意來面對研究所考試了。
春節放了7天假真的很爽,但回來後就是專心念書。那時候衝刺期的分配是這樣的:
早上10點起來->吃早餐->念書->吃午餐->回家睡覺娛樂(上臉書、上PTT、打MLB2K11…
)->念書->吃晚餐->念書->10點準時離開圖書館回家娛樂(同中午)->睡覺
念書時間不長,一天大概加一加6.5-7小時就不錯了,但我不會每個字念,
我覺得念書就該花在刀口上,所以我專心念重點,一邊念一邊準備上戰場用的小抄
(考前拿來翻翻的筆記),最後將專業科目們:電子媒介、敘事、社會學、傳播理論
整理總共(4科合計)25頁上下的最終極菁華筆記上戰場。
而支持我念書的動力就是:只要念完就可以回家打場棒球或者玩玩臉書上B看NBA高光,
這些小確幸就支持我一路到考試了:因為有誘因激勵自己念書,就會去念囉!
而且每天念書前都激勵自己:將來一定要寫心得文!一定要寫心得文!
於是就這樣去考試了。
報考學校:台大新聞所,政大廣電所,交大傳播所。
成績:
台大新聞
中文能力:70
專業英文(E):24
社會學與新聞:64
新聞學:43
總分:201
面試標準:228
未獲錄取原因:中文能力不到前40%(75分)、英文不到前50%(26)、總分不到門檻(228),
也就是說全部不能面試的標準我全都達到了,標準砲灰。
政大廣電
國文:62
英文:43
媒介敘事與解析:79
電子媒介問題:49
加權總分:36.1
面試標準:36.5
殘念,差0.4分QAQ。
交大傳播(甲)
傳播理論:76
傳播英文:80
傳播科技概論:28
社會學:44
口試成績:83.75
加權總分:395.5
最低錄取:402.5
最後結果:交大傳播所備三,也上榜了。
各科準備方法:
我覺得利用身邊的資源(例如好朋友們ㄎㄎ)很重要,不斷更新知識也很重要,
網路我是沒斷過,因為可以當成工具來找資訊、可以跟大家討論、也可以當做放鬆的
工具。
傳播理論:
這科是我準備最用力的一科,基本上我覺得任何科目的源頭就是傳播理論,
不管是考敘事、電子媒介,一定都要有深厚的傳播理論基礎當底子。
我除了讀補習班的資料之外,也把林東泰老師、翁秀琪老師的傳播理論至少各
看了三次,然後讀書會互相雪兒的論文、自己看到不太理解的理論而找的資料、自己
找的論文、甚至是好的社論、文章都是我應付這科的利器
我平常習慣看到一個理論就用生活實例來想,比如說看到「沉默螺旋」就會
想到平常上課的時候為什麼自己明明有意見都不敢舉手,就是因為我用「準統計官能」
觀察身邊環境,大家都沒有舉手,然後我「害怕孤立」而不敢跟大家不一樣,於是我
就在眾人不舉手的「意見氣候」之後沉默掉了…
此外,我跟我朋友吃飯的時候也會邊吃飯邊聊時事然後用理論解釋他,然後跟
我們吃飯的人就會覺得我們很有毛病,什麼都想拿理論來分析一下,但我覺得將理論應用
在生活中很有趣,而且理論本來就是觀察生活現象而得來的結果,那要怎麼讀會這個理論
就用生活現象去反推就能輕鬆理解了。所以我會拿理論來解釋社會現象(例如數位落差該用
什麼實體作法來解決就可以用理論配合)或者一些娛樂節目的內容(例如賣弄女體的娛樂
節目背後理由為何?)等,就跟敘事、電子媒介做結合囉。
當然啦,任何科目的知識如果能跟傳播理論搭上邊的都可以用,我就運用
社會學的東西去解釋了傳播理論的一些考題,畢竟傳播「眾聲喧嘩」而且傳播理論
也是借枝心理學、社會學、經濟學這些科目而來,當然可以好好利用一下。
所以我認為,理論用實例去反推、將理論應用在生活裡就可以輕鬆愉快,美麗
健康的理解這些文字,不然傳播理論那麼多字要看而且又很艱澀,要怎麼懂啊…
電子媒介:
雖然是本科生,也修了很多電子媒介的課程,但考試的時候就是考不好囧。
不過我還是要大略分享一下怎麼準備這科的。
我平常一定會看報紙(電子報、紙本偶爾看),然後注意最新的科技、法規動態,
我自己覺得要準備這科就不要斷網:因為網路除了娛樂之外也是個很重要的資料來源!
而且可以不斷更新時事,讓自己保持感覺。
當遇到一個科技、法規政策的時候,就要好好思考「為何會有這些發展?」
「這些科技背後發展的理由?」、「這些科技會帶來生活上什麼影響?什麼改變?」、
「法規訂了對社會有什麼影響?」,科技、法規、政策帶來的優缺點都思考過也通了
遇到題目就比較不會害怕啦。
而我這科的知識除了修的課之外,就是新聞的資訊、雜誌(例如數位時代)、
自己找的讀物(例如電視、科技、文化形式,Raymond Williams著),然後讀了老師給的
知識將知識與實際上的東西(例如數位電視)做結合,然後自己延伸想像應用:(例如想像數
位化後的有線電視可能會有什麼服務、政策又該怎麼制定…),這樣遇到要想像的題目有
根據也比較寫的出自己的特殊見解。
敘事:
敘事這塊平常在念貓大廣電的時候就有修過相關課程,例如創意寫作,但主要
拿了一本書來當參考:蔡琰老師編寫的”電視劇:戲劇傳播的敘事理論”,然後學長
也給了我”論攝影” (Susan Suntag著)來當參考資料。在還沒念過講義以及傳播理論
之前,這兩本書真的很難懂,但後來讀通之後再回頭看就發現這兩本書有很多值得參考
的地方:無數名言錦句、理論。
畢竟,敘事存在生活的每個地方,新聞也是敘事、廣告也是敘事、閱讀
一般書籍、看電影都是敘事,而學會怎麼「看得懂」、「知道背後結構脈絡」、「敘事
內容的意義」就是怎麼考好敘事的方法,所以平常我會去涉獵這些相關的東西,
例如看小說、看影集、電影、布袋戲…這些東西裡頭很多敘事結構、如何敘事的實例
可以運用,把理論與現實生活結合,理論就跳脫理論了,而是實際的東西,這樣應用
起來也比較順手。
而今年政大廣電所的敘事考的很活,不是呆板的問我們問題,所以平常累積的東西就
要內爆來應付題目,而我平常做的娛樂(看電影、影集、小說、布袋戲)就全部派上用場了
,最後也拿了79。
簡言之,敘事非常靈活,要應付這科除了念好理論之外,觀察環境、思考接觸到的敘事
文本都是讓這科高分的好方法喔。
社會學:
我沒有補習,也沒有上過社會學的東西,第一次念是12月開始。但我好好利用了
身邊社會系轉過來的朋友,跟他凹了他大一社會學的講義來念,與學長留下來的社會學講
義來交叉比對,遇到不會的就跟朋友討論、上網找資料。感謝我可愛的社會系轉系友人。
搞懂三大家、弄懂現代社會學的分類之後有系統的往下念,並且跟傳播理論交叉比對
就會發現原來社會學跟傳播理論的交互思考多好玩!而且我念社會學會習慣把唸到的理論
或者名詞試著用實際事件來比對、想像一下,讓念社會學更加好玩。畢竟我覺得社會學就
是在觀察社會現象之後統整出來的結論,解鈴還須繫鈴人,那就倒回去想社會現象怎麼跟
社會學導出來的理論怎麼串起來囉!
英文:
為了因應交大的考試方法(最近幾年都英翻中),所以我習慣邊讀文章邊用中文翻譯內
容久而久之就增進了不少英文能力。此外,偶爾看看英文新聞也是不錯的選擇!平常我會
上MLB或者NBA官網看看文章、新聞,或者去CNN、BBC網頁看看新聞,挑自己有興趣的開始,
就會覺得「英文好好玩」!
我一定要再強調一次,好好利用身邊的任何資源!我跟高中作文班老師拿了講義
來念、寫作文跟翻譯給室友、英文系朋友看,增強自己的能力跟Few,然後就去考試了。
雖然最後看起來只有交大最有用囧,但大家還是可以加減參考囉。
國文:
這科我只有稍微看了一下政大國文聖經,然後自己平常有閱讀的習慣(小說、散文)就
去考試了,基本上政大國文的翻譯、作文都不曉得會出什麼,如果有意願可以翻政大考國文
的那本國學概要聖經以及平常練習寫作,(作文部分就靠平常無聊時寫作來應付了…)最後
竟然還摸到60+真的滿意外的。
所以平常有努力,就會有實力應戰!
面試:
最基本的面試要求就是:不要說謊,言簡意賅的表達自己的概念,還有呈現自己強烈想
要念研究所的原因!不要說謊意思是:老師如果問了自己考哪些學校,一定要誠實地說,千
千萬不要騙老師:誠實,是面試的基本概念!
那自我介紹該怎麼說呢?時間有限的情況下,當然是把自己最特別的那部分說出來,
那就要簡潔扼要地表達自己的特色,家裡有幾個人、我的寵物叫什麼這些廢話就省起來吧 把個人特質呈現出來就好了,我自己是說我在活動參與之中學到了如何與人共處,
這是身為傳播人所要有的特質,此外我還說了我在大學修過了跟傳播有關的課,讓我有了
想繼續鑽研下去的動機…
最後,一定要有良好的臨場反應:除了「為什麼要念我們所?」「我們所的特色是什麼?」
這些基本題之外,老師會從自己的資料裡提問或者隨意提問:所以一定要對自己的履歷有
相當的了解!尤其研究所面試常常要我們寫研究企劃,老師可能就是研究那塊領域的專家
,對資料的了解程度一定要相當清楚!
那時候我被老師問了有關傳播研究方法的問題(之前修過然後分數很低= = ),我就沒
準備到,但臨場反應就要迅速,我立刻講了一些我對這部份有理解的概念給老師聽。
此外,我在面試的時候還遇到老師鬧鐘突然響讓我以為我時間到了的情況,但我也是儘快
把自己分神的情緒拉回來XD
簡言之,面試一定要對自己的資料了解、臨場反應要快,最後就是看運氣了:老師
會不會刁自己都是緣份啊…
最後感謝所有幫助過我的人事物,不管是羽球、電腦、還是老師、朋友們、家人
,有你/妳們真好,感激不盡!有問題歡迎加我臉書(站內信問)或者站內信
都可以,我會盡力幫忙你/妳們的:D
謝謝大家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