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kimari ()》之銘言:
: 卡板板友好:
: 想請問一般民眾若辦理大量信用卡,但卻幾乎不用,對銀行有何利益?
: 目前查到的銀行獲利手段,幾乎是「持卡人消費」後才有的,如:
: 1. 向店家收刷卡手續費
特店手續費這塊,據我所知幾家發卡前五大的兩大還有官股兩家
是介於1.8%~2.2% 某民營還是浮動手續費,看刷卡金額定期改手續費
: 2. 向沒繳全額、有息分期、借現金的持卡人收循環利息或違約金
這個收入真的是非常非常可觀,真的有很多人只繳固定金額(幾千)和最低繳款金額
還有忘了繳款這種人真的非常多...
: 3. 向持卡人收年費或快速辦卡手續費
: (第2~3項以台灣人消費習慣似乎只收得到少數人的?)
年費基本上打去客服都可以取消,會收到年費的部分是都是那些不看帳單明細的人
快速辦卡手續費...好像只有某家才有不是嗎XD
: 4. 向持卡人收外國交易、政府及公用事業費用等手續費
這塊個人認為佔收入比例不到10%吧...
: 5. 企業形象 (非實質獲利)
身邊老一輩的人認為外商的財管和信用卡比較好,辦了後就容易被共銷XD(這下面補充)
甚至我還有聽到傳聞說辦外商的信用卡對於未來信用比較好....
: 6. 客戶黏著度及使用其他金融商品的潛力 (非實質獲利) ← 感謝板友補充
無法量化的效益才是銀行所要的東西,你看光是一個Richart多少人掉坑
多少人因為這樣"順便"買了保險基金開證券戶下單
取得個資萬一共同行銷沒注意打勾了集團下的電銷就開始推銷
注意喔!就算不勾讓他們共同行銷,銀行的信用貸款不屬於共同行銷
所以銀行還是可以打給你推信用貸款,再賺你一次利差
(我看之前的判例是判銀行勝訴沒有違反個資法,如有錯誤請指證,謝謝~)
: 但對銀行來說,信用卡業務似乎有很多支出,如:
: 1. 因業務而增加的人事支出
: 2. 製卡費、網站平台建置及維護支出
: 3. 與國際發卡組織、聯名組織、卡面圖案版權的授權費支出
: (不確定是哪一方付錢)
: 4. 紅利、現金回饋、優惠活動支出
: (不確定優惠是銀行或是店家提供)
: 5. 持卡人消費至繳費期間損失的現金流 (非實質支出)
: 6. 遭欠卡費而列為呆帳的風險 (非實質支出)
: 比較收入 vs 支出後,信用卡對銀行似乎是弊大於利,
: 但我又認為銀行絕不可能做賠本生意,
: 故是否在獲利面我有遺漏什麼,導致得出弊大於利的結論呢?
: 由於自己對銀行如何運作並不了解,只能很膚淺去想,還請板友見諒。
你知道卡務中心的人很多薪水都很低嗎XD
再來你應該不知道銀行要做呆帳認列,放款金額的多少%要去做認列
我記得是法規還是有行政命令規定%數,請強者補充
這個會影響到銀行損益的東西怎麼可能不是實質支出呢XD
再來就是最大的問題:卡債呆帳
銀行會把部分的卡債呆帳債權賣給外面的資產管理公司來認賠殺出(?)
不然光是養那些催收人員還有法定程序規費就不知道要花多少錢了
最後,會來看PTT的卡版人對於自我財務管理及方面都比一般人高出許多
所以你在這問的看到的樣本真的不準
經濟學的廠商理論,平均變動成本>售價才會停業,銀行算得比你還精呢~
更別說無法量化的共銷及企業社會形象
這回文應該不會詳盡到可以讓你做報告吧科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