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動「普惠金融」,金管會正在研擬,如何協助更多被銀
行拒於門外的企業或個人,能取得融資。可能的方向,包括改善
聯徵中心信用評分模型、鼓勵銀行加強徵信技術等。也就是說,
透過各種機制,讓銀行能蒐集掌握更多借款人資訊,提升對客戶
的認識,進而提高放款意願。
這項措施尚在雛形中,若能順利推動,不僅幫助民眾徹底脫
離地下錢莊魔掌,亦能大幅強化銀行的徵信技術。金管會內部除
了腦力激盪規劃政策,也廣邀各界參與討論。
普惠金融(Financial Inclusion)是全球發展趨勢,亦為
金管會主委李瑞倉重要的施政方向之一;金管會副主委鄭貞茂上
任後,也立即指示銀行局落實普惠金融施政目標,其中便包含協
助更多人取得銀行信用。
金管會官員表示,雖然台灣銀行體系發達,但不可否認,許
多人因信用紀錄不良或收入不穩定,突有資金需求時,仍被銀行
拒於門外,迫使鋌而走險與地下錢莊往來,這是地下錢莊始終存
在社會角落的原因。
除了個人,許多企業處在轉型的關鍵階段,亟需銀行奧援,
但因財務不佳或規模太小,經常借不到錢,失去浴火重生的機會。
據了解,這項措施可能的方向,包括改善聯徵中心信用評分
模型。舉例來說,某人從未跟銀行借過錢,因為信用資料不足,
就沒有個人的信用評分;若收入又不穩定,就很難獲得銀行關愛
眼神。
假設他都有如期繳信用卡費,若能將此當成信用良好紀錄,
納入評分標準中,便能逐步累積信用分數。
另外就是鼓勵銀行強化徵信技術,除了參考借款人在聯徵中
心的信用評分及財務情況外,也可查看是否常收到信用卡催繳通
知,或是透過臉書觀察交友情形,評估其社交往來情形,讓徵信
技術更多元細緻。
來源:
2017-02-27 04:51經濟日報 記者韓化宇/台北報導
https://udn.com/news/story/7239/2309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