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很長,流水帳請見諒
整體今年的走向應該是 無腦卡逐漸專武化 例如 PI 卡就是個很好的例子
(註:專武=特定通路專用卡)
專武的範圍主要就餐廳/行動PAY/外送服務/共享機車 這幾種比較多
但還是有富邦 J Points 卡這種願意挺身而出,雖然我平常也是笑他獲利王
另外超商刷卡代收因為三方合約的關係,能刷的範圍其實都有大幅縮小
主要剩下一些政府的稅費可以,比較民營的電話費ex.中華電信就被封殺
1.玉山:
pi 卡 從無腦 2.5% -> pchome 5% 專武 -> 廢卡 -> 雙11/12 短期 pchome 5% 專武
pi 點還是不如 linepoints 好用,還有很硬的半年效期,怎不學 linepoints 滾動式期限
現在如果 pchome 沒 5% 也不會用它了。
ubear 5%網購 20%電影 -> 3.8% 網購。因為他認定還是很寬鬆,縮到 3.8 還是會繼續用
only 有刷到 LV5,但是紅利累積太多,再加上富邦 J 無腦 3%,目前停刷把紅利消完再說
紅利我只拿來折抵帳單 雖然知道可以換OP 折高鐵 升等商務 但我初衷就是抵帳單
世界卡都拿來刷排除上述 P/U/O 的活動,累積一萬再用VBO服務,
然後下半年的指定飯店 10% 很讚!因為我不會開車 所以停車砍成一個月10次沒什麼影響
其他就幾乎沒有什麼用到,包括那個今年初改爛沒網購5%的 ICASH 聯名卡
2.富邦:
從2020下半年開始 J Points 3% 無上限,有重回 2017 中信 Linepay 卡無腦刷的感動
但美中不足的要注意海外非日本消費只有1%、保費只有萬年0.5% or 12期算是陷阱所在
在台灣使用基本上不知道刷哪張就用它 非常無腦方便 現在還延長到 110/6 真的佛心
3.永豐:
最錯誤的就是幣倍卡太早上車了 四月底的美金買在30 現在 28.x 要刷多少才能補回來
七月又開始把行動支付5% 限時開放給9/30申辦的人,讓我們第一批上車的人情何以堪
除了這之外 永豐幾大神卡 大戶 / 現金JCB / SPORT 有照顧到不想要 LP 現金回饋派的人
一些專屬4%~5%加碼的通路也是平常用的到 非常實用 所以占據我刷卡額前三名
4.台新:
今年最大的改動就是 @GOGO卡 不是萬年 0.5+1+2=3.5% 而是改成月0.5+0.5+2 跟季3%
而且分期款不看消費日而是入帳日 這是我覺得無言的點之一
而月3%看帳單週期、季3%看消費日,要拿滿6%需要花時間精力去紀錄和計算
套句別人說的話,刷這張卡好像在考試一樣
街口卡從每月刷 6666 也是專武化,Q4只有部分通路有高趴,然後還強迫一筆非街口消費
現在用這張卡也是相對麻煩
飛狗卡Q3也重新整理了通路,改動對我來說是好的,現在是我的高鐵 3+3 無腦專用卡
玫瑰 GIVING 則是今年 Q4 的新星,搭上了 IPHONE 12 熱潮,
也重新讓大家體驗一下加辦嫌你卡太多的窘狀....客服又被打爆
而相對於狗卡的複雜計算,玫瑰卡平日1%假日3%已經相對好算很多
如果可以配上嘉年華2%,我暫時就不會用J卡而是改用玫瑰G卡
5.國泰:基本上都是專武使用 沒有無腦卡
基本上就是把 KOKO 5% 分期弄得妥當,參加活動用享購、蝦皮部分用蝦卡這樣
6.聯邦:賴點卡補足了富邦 J 卡不足的問題 例如保費、海外消費的部分
加上繳卡費的活動雖然不多,但不無小補!再來就專注把大小套刷滿就結束每月任務。
7.一銀:用最多的就 iLeo 跟星燦卡,iLeo 有 pay 的加碼、星燦有街口登錄活動
綠活卡因為高鐵的部分改用飛狗刷,今年就沒有什麼使用到。單卡的 cap 太小了
8.樂天:好像很久沒出現特別感動人心的活動了,基本上今年活動跟去年沒差很多...
額度給的保守又一直鼓勵你分期很煩,但主活動沒叫你分期謝天謝地
希望樂天純網銀開了之後,轉帳繳卡費可以即時入帳。
9.凱基:今年一整年都有pay的活動,雖然大部分都小小 5% 2000 的扣打
但我都盡量用上了,拿來補魔fun卡電影優惠的3k/8k低消,其實還可以。
中壽卡1%也開放線上申請了,因為加辦這張卡(我有補財證)讓我額度變60萬 第二高額度
10.渣打:因為他們沒加入各種省錢平台 (nccc 小額, 財金之類的)
所以我把它當試紙 刷不過就是沒回饋的 另外今年換 Pixel 5 也是續用這張卡
對付非訂閱/延後付款的海外台幣消費好用 (跟永豐反過來)
11.華南:主要把 I網購的10000扣打+超商街口1250扣打用完
I網購的 SNY 扣繳成功才有 2.5+0.5% 常常因為 JCB UU 卡回饋入帳而變溢繳少拿 0.5
12.兆豐:今年出了E秒HAPPY卡有拿到行李箱,兆豐網購卡 E秒刷/E秒HAPPY/GOGORO
這三張交替使用參加活動使用。然後e秒刷的其中 0.5% 也要扣繳成功
13.合庫:主要使用 卡納藍兔3% 15K 扣打,偶爾使用繳稅X台灣PAY活動
14.土銀:極緻的活動部分有現折有在使用,今年整年還是無緣去美麗華imax朝聖
其他就靠偶爾出現的活動把一年10萬年費門檻刷滿
15.陽信:今年新辦的,主要也是活動專武卡。
16.彰銀:MY樂卡上半年6PAY6% 300 的活動驚動卡版,到了Q3縮水,Q4整個消失
希望明年彰銀覺得使用率不高而重啟這個活動
17.台中銀:因為冷門,有些餐廳8% 10% 的活動登錄都可以撐很久
加上台灣PAY 4%+1% 是張不錯的小額餐廳卡 年底脫離台灣PAY後,
不知道會不會跟凱基一樣轉投入 GP 的行列
今年最重要的就是把6萬啦啦隊額度擺脫,也入手只要年刷12次的世界卡
18.星展:今年辦了ECO卡,這張目前有綁在 IRENT 上面當機車卡
不過在中信LOL卡出現後,應該會改綁。另外ECO的現金點數要用I客服換+100為單位
其實比渣打的現金回饋卡還難用...
19.匯豐:印度YT-P 的專用卡,手邊的卡只有玉山跟匯豐能過,就用匯豐順便湊12次
20.花旗:今年主要都刷 Prime,帳單週期五萬 6% 的扣打可以使用。
花旗越來越多活動都限制 mastercard,好險當時有先見之明硬是用了張 HappyGo 卡
其他少用到的就繼續當石元卡,然後現在加辦都會逼你轉卡,
為了避免觸發任務,暫時不轉..
21.上海:上海的額度需要你有在使用才願意給你調,剛好今年有登到一些活動有在刷
也終於擺脫萬年低額度的狀況,至少有2字頭了
上海主要用的卡是 Teresa 卡跟小小兵回饋卡。
22.中信:額度雖然高,但整體活動都是偏小氣
linepay 卡維持 1.0/2.8,都要特殊通路才有加碼 (但我用不到) 就放生了
反而常用的是 cht 聯名卡,因為有一些 hamipay 的活動,才用。
新上市的 LOL 卡指定通路 10% 3000 很棒,但我也正在看 LOL 會撐多久
網購活動名額雖然多 但 cap 基本上很低,比國泰還不如
我很想努力用中信卡 不會辜負他的高額度 但實際上有點難辦到
23.元大:基本上每個月還是會刷個一筆刷點存在感 不然一年多沒用卡會收到停卡通知
今年很夯的新光好像第一時間沒上到車 後來覺得現在當新戶的 CP 值不高就沒繼續跟了
還有因為開了遠東Bankee的關係,三不五時都寫信叫我辦遠東卡 也是覺得很煩
用卡整理可以看卡板置底大大們的整理 現在不知道刷哪張也會看一下再決定
所以也沒什麼明確的用卡策略 就看著文章看著置底逐水草而居
目前如果權益維持的話 主力應該會是以下配置
幣倍20萬門檻(現金)->永豐SPORT 6萬(現金)-> 玫瑰 假日(現金)-> 富邦 J points(點數)
渣打會繼續帶著主要對付省錢平台
其他專武的部分就看明年公告的權益再做調整
謝謝大家閱讀完落落長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