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 [負雷] 太陽…依然很遠-評《太陽‧不遠》

作者: reke (當不成孩子王)   2014-11-01 22:47:18
※ [本文轉錄自 movie 看板 #1KLF3eBM ]
作者: reke (當不成孩子王) 看板: movie
標題: [負雷] 太陽…依然很遠-評《太陽‧不遠》
時間: Sat Nov 1 22:40:32 2014
關於分類其實我很疑惑,紀錄片有「雷」這種事嗎?
網誌版: http://rekegiga.blogspot.tw/2014/11/blog-post.html
立法院的地理位置並沒有距離華山藝文特區很遠,看完《太陽‧不遠》之後騎著車,
不消幾分鐘又「路過」了當初太陽花學運發生時,我自己睡過的青島東路。紀錄片喚起了
記憶中的影像,相較之下,眼下的青島東路已經雲淡風輕。無論對這個事件的態度是支持
、反對、同情或者無感,但不得不承認的是這場運動對台灣的社會具有高度的影響力。最
可以確定的是與中國的服貿協議至今卡死在立院,還有一個監督條款擋在前方;其他的影
響則是眾說紛紜:有人說它撼動了藍綠板塊,也有人把後來的捷運殺人案算成學運責任。
學生們攻入立法院議場時打的旗號是反服貿,然而這場運動後來現場關注的議題其實是多
元的,結束後得到的評論也是多元的。
隨著時間的流逝,這場運動的長期影響才有可能慢慢的沉澱並且清晰,所以可以想見
在這個時間點要以這個題材來剪出紀錄片,當然難度不低。我並不預期能夠在《太陽‧不
遠》之中看到有力的結論,然而整部片子的表現卻遠低於這種同情可以拉抬的範圍,縱使
集結了十位導演各自以不同的視角切入,卻還是齊一地表現出令我不耐的平庸。
我當然不至於期待紀錄片能夠像劇情片一樣,靠著編劇設計好的衝突跟節奏來讓電影
變得「好看」,更何況《太陽‧不遠》的題材其實很容易找到衝突的點,比方說家人之間
政治立場的對立、學運之中個人角色在幕前與幕後的衝突,在九個主題之中其實都有顧及
。我所謂的「平庸」絕對不是來自於電影技術上的問題,而是源自於視野的狹隘與保守。
十個導演、十個主題野心勃勃,要用多元的視角來觀照太陽花學運在新聞前看不到的微觀
現象。誠然這可以解構掉主流媒體營造的表面形像,讓運動的身影變得清晰起來。不過對
小歷史的觀察並不是瑣碎與流水帳的藉口,對細節的描述應該要有能力與宏觀的視角對話
,這在《太陽‧不遠》這部片當中很難見到。
舉例來說,〈看不見太陽的那幾天〉整個片段皆在描述一個 NGO工作人員潘儀在立法
院議場中的生活,是除了〈不小心變成總指揮〉跟拍陳為廷之外,另外一段試圖以單一人
物觀察運動的片段。然而我們只看見主角在那幾天怎麼抽煙、上廁所、跳鄭多燕健身操等
等生理狀況的紀錄,看不見她對運動的期待為何、如何與運動的訴求之間互動,甚至也沒
有看到太多隨著時間過出而出現的心理轉折。如果片段中不上字卡標示時間,甚至可以被
誤會成「潘儀的一天」。另外一個例子是〈我來街頭的理由〉,平鋪直敘地剪接一堆參與
者對運動不同的理解之後就結束,彷彿重現了攻佔行政院前幾日運動聲勢快速下降時的立
院現場:路上數不清的民主肥皂箱舞臺,讓每個公民都有機會掌握麥克風數十秒到數分鐘
,的確去中心又暢所欲言,但是永無止盡的發言別說講垮馬英九政府,連想要促成運動參
與者之間的成長都有難度。再怎麼說,太陽花學運終究是場政治上的激進行動,紀錄片當
然可以試著開發其他面向的觀察角度,但是若像前述〈看〉、〈我〉兩段幾乎不碰觸政治
話題的片段,切割得乾乾淨淨,拍出來的結果就是跟拍宗教靈修沒有什麼兩樣。潘儀或者
那些街頭演講的素人們豈只是因為他們「苦行」或者「說話」而具有被拍、被看的價值?
更有趣的觀察是〈世代正義藍綠之爭〉,這個片段的標題有著濃厚的政治味,看似好
像終於能觸碰到敏感議題,討論這場年輕世代選擇以如此大膽的形式踏入政治舞臺。結果
,所謂的藍綠之爭就只是「我家是深藍、我來抗議」這樣標籤式的描述,還有家人藍綠立
場衝突時出現的情緒反應。我假設有這樣的案例存在,就可以顯見這種取材方式有多貧乏
:如果有個老人家底下所有子女都挺綠,然後他跑去參加紅衫軍反貪腐運動,被子女們嫌
惡。那麼〈世〉片的描述方式馬上可以套用在這個老人家身上,毫無問題。然而有誰會認
為黑衫反服貿與紅衫反貪腐之間,是同一脈絡的產物?
我不太可能把這個現象解讀成《太陽‧不遠》的導演群們都在去政治,在學運爆發的
當下能夠進入現場,留下許多影像資料,這本身就已經是高度政治敏感下的決定。何況台
灣的紀錄片導演們,也一直在很多場合展現政治能量,蔚為潮流。那麼要解釋為什麼《太
陽‧不遠》最後充斥著無聊的閒話絮語、個人起居注或者家庭肥皂劇,我只能推測是因為
面對這場龐雜的運動,已經超越了一些紀錄片工作者的眼界高度。他們進到激情的場面之
後就淪陷在腎上腺素高張的亢奮之中,對運動的每個片段都過度的沉溺。少了理性的運作
跟論述的高度之後,「紀錄片」看起來固然比時下的新聞少了商業、少了主流,多了文化
與小眾的氣息,但實際上與當初關注「飛帆軍綠大衣」的報導,其實沒什麼本質上的差別
,只是包裝得比較高雅罷了。奇特的是,這場24天的學運發展到後來,出現了賤民解放區
、出現了大腸花論壇,運動參與者在激情之中,都還能反思運動的政治性。不曉得在學運
退場後歷經半年沉澱才推出的紀錄片,卻好像〈不小心變成總指揮〉裡那個還困在議場內
的陳為廷一樣,心中處處迷惘,只能苦撐。
當然,如此總結全片難免對兩位導演不甚公平。〈國家機器的啟動〉裡,蔡崇隆在很
短的時間內仍然精彩的剪入保警與行政院的發言,這不是單純的「平衡報導」,而是真正
試圖去定義出「國家機器」是什麼,並且在訪談的剪接裡展現了其運作的方式;另外〈烈
焰下的崩解與重生〉裡,李惠仁尖銳地挖出了台大社科院、NGO 、學運決策小組之間的政
治衝突,把當初媒體所謂的「內訌」標籤下的複雜性,做出了精彩的呈現。然而這兩個片
段只是太陽花學運中的支流,面對階級、世代、中國等等主要的議題,《太陽‧不遠》完
全漏失。於是短暫的精彩,依然很難撐起整部片的價值。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