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犬貓數量正式超越新生兒!養寵物陪伴老年

作者: sony577 (雙姓:《姓名權》平等!)   2021-12-31 11:56:46
驚!!犬貓數量正式超越新生兒!養寵物陪伴老年生活
2021年12月30日
本文摘自<常春月刊>466期
文/畢翠絲
伴隨著單身化與高齡化的社會趨勢,你我周遭30多歲的朋友,很多人可能還是單身,或者
就算結了婚,也不打算生小孩,但家裡可能養了好幾隻貓或狗。
現代人不婚比率愈來愈高,許多人傾向不結婚、不生育,愈來愈多人以養寵物取代結婚生
子。台灣犬貓隻數也同步上升,狗狗貓貓成了人類最親密的夥伴,寵物在生活中取代了過
往孩子和另一半的角色,將牠們視為家庭重要成員的「毛小孩」。
身心診所院長楊聰財表示,少子化問題嚴重,內政部統計,去年1到9月新生兒的登記數大
約11萬2千多人,但全台貓、狗新增登記數量去年1到9月卻超過16萬隻,正式超越新生兒
登記數量。
毛小孩比新生兒多,身分地位大幅提升
毛小孩比新生兒多,身分地位也大有轉變,飼主把毛小孩當成家人呵護,也越來越捨得花
錢,連帶讓寵物產業商機蓬勃發展。根據統計,寵物一年商機突破兩百億元,不少業者搶
食這塊大餅,相關的寵物職缺,5年來成長了37%。有些寵物商店,主打幫毛小孩安排安親
班課程,比擬托嬰模式;也有寵物洗劑業者,開設高檔的寵物沙龍,貓、狗除了洗澡之外
,還能做芳療按摩。
楊聰財指出,在物價高漲的時代,生活大不易,考量新生兒要生、要養、要教,方方面面
,需要負擔的事情很多,在高生活成本與高教育成本的壓力下,養寵物相對而言在經濟上
比較沒有負擔,又有陪伴的效果,確實比養小孩容易許多,所以許多人不願生小孩,但願
意養寵物。
養寵物帶來的4大好處
❶陪伴
沒有人能24小時陪伴在旁,但是寵物可以。寵物是安撫心靈的良伴,可以提供一定程度社
交互動,單身者與高齡者渴望減少孤單隔離感,寵物就成為伴侶與子女的替代品。
養寵物能減少孤獨感,根據美國老年醫學期刊《衰老雜誌》發表,養寵物的高齡者比沒有
毛小孩的同齡人,感到孤獨的比率低了36%。寵物會隨時隨地聽主人傾訴,跟前跟後隨侍
在旁,是孤獨者的最佳夥伴。
❷活化身體的快樂中樞
楊聰財說明,養寵物能緩解壓力,活化身體的快樂中樞,增加有益健康的分泌素,像多巴
胺、血清素,甚至還有社交激素的分泌。多巴胺讓人有活力、有朝氣、令人興奮、有動力
;血清素讓人心情愉悅、舒壓、容易入眠,比較能減少衝動失控與憤怒;社交激素能增加
與人互動的意願與熱情、增加親密感與同理心。
❸培養孩子責任心
有些父母認為,養寵物可以培養孩子的愛心和責任心,激發孩子對動物的理解和同情,學
會關心體諒他人,是很好的生命教育。
根據統計,近十年台灣生育子女的家庭中,超過一半僅生育一個孩子,獨生子女家中沒有
手足,可以把寵物當作好夥伴,與寵物一起分享生活中的喜怒哀樂,在情感的接納與表達
上可以更多元。
❹增加運動量
若是每天遛狗三十分鐘,將可達醫師建議每人每天適度運動量的最低標準,遛狗還能幫助
飼主接受更多陽光,增加體內維生素D,強壯骨骼。帶寵物去散步、排便,能增加運動量
,遛狗時也是在運動,而且運動的品質更好。
毛孩離世,帶來孤寂感和空虛感
藝人費玉清曾經養過一隻狗,也救濟了不少無家可歸的流浪狗,狗狗的陪伴,給他帶來了
許多歡樂,當愛犬不幸過世時,對費玉清造成很大的打擊,成為心中無法磨滅的陰影,他
不再養狗了,退休後選擇養雞陪伴自己。
沒養過寵物的人,可能沒辦法理解飼主的傷心,覺得寵物死了,可以再養其他寵物;對於
不喜歡寵物的人,甚至會對飼主因為寵物離世爆發的難過感到莫名其妙。
事實上,毛孩子與飼主的情感如同家人般深厚,陪伴飼主一起經歷生活中的風風雨雨,牠
不再只是寵物,而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寵物的死亡會帶來創傷與空虛,彷彿是失
去親人般痛心。
楊聰財指出,「避免讓自己陷入低潮,生活上要有一些態度。」養寵物時,要明白毛小孩
壽命比人類短,總有一天比我們先離開,心態上要能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
如果有必要,或許可以為寵物舉行一個哀悼儀式,幫助飼主緩和失去寵物的傷痛。
國外有一名部落客,在愛犬去世後,用漫畫來悼念自己與愛犬的回憶,許多網友看完漫畫
後,感同身深分享相似經驗。
楊聰財提醒,「飼主不用壓抑情感,想哭就哭出來吧!」留下寵物的照片,不要抹滅牠曾
經陪伴的事實,甚至可以帶著毛小孩的照片去旅行,出去走一走,學習排遣心中的傷痛,
作出適當的調節,讓自己和家人的生活都重回正軌。
與寵物情感依附愈強,悲慟程度愈明顯
國外研究發現,與寵物的情感依附愈強,飼主的悲慟程度愈明顯,時間也較長。楊聰財舉
例,曾有一名30歲的未婚女性患者養了一隻土狗,從出生沒多久就開始照顧,由於平日沒
什麼朋友,把寵物當閨蜜看待。狗狗後來因為腎臟衰竭過世,飼主不停哭泣,憂傷、愧疚
、情緒低落、孤單、罪惡感、心思全被寵物回憶佔據、不願與外界接觸,甚至有想去找狗
狗的念頭,情況持續1個月沒有改善,在家人陪同下就醫,診斷為憂鬱症。
首先,開立藥物幫助患者改善情緒、幫助睡眠;其次,安排心理師做認知行為治療,減少
不合理的想法,幫助她度過否認、憤怒、討價還價、憂鬱各階段,面對毛小孩已經離世的
事實,同時評估是不是還要養新的毛小孩;加上親友的陪伴支持,飼主差不多兩個月後情
況有改善,半年左右走出來,後來選擇重新養寵物。
楊聰財叮嚀,當生病老化的毛小孩面對病痛的折磨,應坦然接受專業意見。如果毛小孩處
於慢性病的末期,有時醫生會建議安樂死,免得牠一直痛苦,飼主面臨的難題是「什麼時
候」結束牠的生命,醫師會協助預估剩下的時間,叮囑作好後事的預備,但當毛小孩被執
行了安樂死,依舊會讓飼主產生罪惡感。
動物臨終計畫服務
在美國出現「動物臨終計畫」的新興服務,在寵物逐漸死亡的過程中,不用忍受激烈漫長
的痛苦,也不需要選擇安樂死,而能夠幫助寵物在相對較小的痛苦中死亡。
有一天我們都會離開這個世界,人和動物終有一死,只要把握每次的相處時間,便已足夠

https://reurl.cc/qODjrN
作者: marathons ( 豆娘 囊鼠 蜂鳥 )   2020-01-01 05:31:00
教母在多板被水桶,到處流竄洗文貼簽名檔宣教.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