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聲明我只是公司糾團買一個650的路人,
只是看到一些人以各打50大板之名,行單方護航之實,感到不以為然。
: 沒有人認真去探討工廠聲稱0毛利的生產成本是不是浮報?是否埋下彼此不信任的伏筆?
: 正常邏輯應該初心感到工廠浮報(或許跟募資時期口頭商談的價格差距甚大),初心才另尋
: 報價尋求合理價格範圍,卻被傳言說成要殺兩千萬(2000萬要工廠做,不然轉單,也是工
: 廠放話根本沒有證據)。
很多人在說啥浮報成本、看到紅了獅子大開口之類的,那讓我們簡單推理就好:
1. 當初募資最開始時是否存在一個"最初報價"?
這應該肯定是有的,不然你早鳥價、上市價等各階段的價錢是怎麼訂的?
最終募款目標是怎麼訂的?
"啊~隨便訂個200萬好了~ 做不出來就來閃~"這樣? 不可能吧?
更何況初心地球社(以下簡稱初心社) 陳小姐為前員工,並與Dr.Si合作一段時間
以常理推論不可能對矽膠產品的成本結構毫無所知。
網站上我看一個便當盒要850,成本大概總有個底吧?
讓我們先把這個每組杯子的"最初報價",稱為 "X" 好了。
(當然,這報價應該不包含那些哩哩扣扣贈品,
不過為了討論方便,就視為含贈品價吧,畢竟我們只知道495)
2. 這個"X"和最終報價的關係是? 這有兩個可能性:
2-A: X >= 495
即當初Dr.Si初估報價600之類的,現在大量生產攤平成本到500
這個case的話,初心社憑什麼壓價? 你當初認定200萬可行,能接受收益%數
現在是想在這個收益翻了約30倍的情形下,想賺更多嗎?
以無視合約的態度?
2-B: X < 495
這應該是護航初心社的人所想像的情況,我們就極端點設X=250吧
這假設下, 廠商報價前後漲了差不多100%!
如果真有這麼嚴重的事,相信絕大多數人都覺得扯吧?
這樣初心社只要出個聲明:
「由於廠商報價前後溢價接近一倍,協商未果情形下只好忍痛更換協力廠商
不過我們肯定會正常出貨blablabla」
這還不開無敵了? 9成人都會支持初心社吧
結果他們聲明講了關於"最初"報價的事了嗎?
我只看到模糊焦點,啥理想熱情之類的洋洋灑灑。
連495這個具體的數字都出來了, 提個最初報價佐證不為過吧?
"遠超原先預期"?
回到上面第一點,不如講講以 前員工+合作者的身分,你"預期"是怎麼估的?
以至於當初200萬能獲利,到現在6000萬不能的地步
收入 - 支出 = 獲利
收入*30的情況下,支出要幾倍才會讓獲利歸零,總要拿個數字讓我們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