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 [情報] 『月光下的記憶』公益舞台劇5月25日首演

作者: mulkcs (mulkcs)   2016-05-18 20:58:40
※ [本文轉錄自 Cognitive 看板 #1NF6Rmie ]
作者: mulkcs (mulkcs) 看板: Cognitive
標題: [情報] 『月光下的記憶』公益舞台劇5月25日首演
時間: Wed May 18 20:58:22 2016
台灣預防醫學學會『月光下的記憶』公益舞台劇 5月25日萬芳醫院首演
萬芳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陳兆煒提醒,失智症只要及早就診,就有可能延緩惡化。 本
報訊:依據世界衛生組織(WHO)於2012年4月首度發佈失智症報告,報告中指出,2010年
估計全球有3560萬的失智症患者,且以每年增加770萬人的速度成長,也就是每4秒鐘就有
一名新罹病者。而失智人口數每20年成長一倍,2050年將超過1億1540萬人,可見失智症
對於世界人口整體健康、經濟及社會安定影響甚鉅,仍為全球極度關切的議題。
 臺北市立萬芳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陳兆煒表示,依據許多研究資料顯示,輕中度失智
個案自殺率高,特別是具病識感、憂鬱症狀及高教育程度者機會較大。近年非藥物治療研
究蓬勃發展,懷舊治療、認知訓練、音樂治療、藝術治療及運動介入等,陸續有正面之成
效,未來應依實証研究結果納入正式長照計畫中。多項研究顯示失智症照顧成本高於非失
智個案,且愈嚴重成本愈高。亟需整合醫療及社會資源,預防失智症的發生及其退化,同
時提昇生活品質。
 臺北市立萬芳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陳兆煒表示,根據世界各國對失智症盛行率的調查
,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中,約有5 ~ 6%的老人患有失智症,且每增加5歲,就會增加一倍
。也就是說,到了85至90歲,每3到4個人之中就有一個失智病患。台灣每年至少新增
5,800名個案,目前已有近11萬名失智老人,到2040年更會倍增到40萬名!
 「失智症及早就診,就有可能可以延緩失智症惡化」,目前有大部分失智症導因於阿茲
海默症,但頭部外傷、腦中風、腦瘤及荷爾蒙失調等其他原因也有可能導致老年人失智。
陳兆煒醫師建議如果發現老人家最近很愛重複問題、每天都說同樣的話、經常迷路並因此
和家人起爭執,就要注意可能是失智前兆,建議家人及早帶老人家就診,由神經內科醫師
安排適合的檢查及治療。
 發起本劇並擔任製作人的陳永旭表示,『月光下的記憶』公益舞台劇,事件的主角曾老
師,今年68歲,是一位高中退休老師,有一天他為了尋找當初初戀的地方,意外忘記回家
的路而成為公園街友,經由警察五天的協尋才找到。身為自己的大兒子未能繼承父親衣缽
擔任老師卻跑去追逐理想當攝影師,卻目睹父親漸漸遺忘所有親人,這種記憶功能退化的
疾病,唯有切身之痛才能感同身受。本來是已經邀請失智症病友演出排練,但在排練時卻
不容易控制,只好改由素人退休老師演出。
 演出失智症父親的許卓初表示,自己年紀68歲了,不知道未來還能留下多少『幸福的記
憶』,也不知道自己未來會不會失智。所以,除了想替失智病友做些事,更希望能替自己
人生留下一個美好的回憶。第一次演戲就要演出失智症病友,許卓初老師看到劇本差點緊
張到背不起來劇本,還好排練過程中大家彼此的信任及愉快的排練讓演技進步神速。有趣
的是,本齣戲大都是醫療人員參與演出,所以他們會教導許老師如何演得像『失智症』患
者。
 目前是萬芳醫院急診科醫師的劉英國醫師,常常診治許多失智症病友前來急診病房求診
,這次為公益演出『月光下的記憶』擔任神經內科醫師一角。他說,希望藉由該戲提倡國
人重視失智症所帶來的大腦功能喪失問題,透過失智症老人罹病的真實故事,讓全民認知
「失智症」所引發的健康問題,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下,如果有這樣的疾病,身旁的人能夠
伸出援手幫助他們;幫助他們能找到回家的路。
 『月光下的記憶』導演楊升豪表示,面對失智症的莫名降臨,身而為人的我們常常是愕
然而無法反抗的。因此,我希望如實呈現出一個家庭因為失智症將會遇到怎麼樣的困境、
矛盾與掙扎。若此,能讓已碰到的病患與家屬們心裡有所慰藉、讓還未碰到的人們心中建
立對此症的想像,我想做這個製作就值得了。劇場演員林子恆演出離家十年卻見到父親罹
患失智症的兒子一角,林子恆表示,很高興能演出這樣的一齣戲,希望大家能及時行愛,
絕對不要等到自己想要付出時,卻發現身旁你最愛的人,生病了而後悔不已,同時我也希
望罹患失智症的病友也能在對抗疾病過程中能勇敢站出來、學會愛身邊每一個人。
 如果有一天,你發現你的父親罹患失智症,但你卻只能眼睜睜看他慢慢忘記所有的一切
。你,要如何面對你的父親帶他走向尋找記憶的世界?一個退休高中老師罹患失智症到最
後失能的故事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