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是新的抽脂機器就一定好

作者: grose (天空游泳的魚)   2014-09-08 23:24:09
別太相信什麼新的機器
通常新機器客人成為白老鼠的機會很大
以下
是吳武章醫師的文章
請大家參考看看
大家一定要抽
請一定要和醫師先溝通
多多打聽比較並且思考
別被低價誘惑
如果做壞了
還要花 很多錢和時間來重修
重修也不一定會好
別太相信諮詢師
畢竟不是諮詢師或是護士替妳抽脂
我看到了這篇文章
分享給大家
希望大家能破除
''新機器比較好的迷思''
隋唐演義 第一戰神 秦叔寶 開講
機械式抽脂機和能量式溶脂機大PK
本文由美顏美體雕塑專家 整形外科吳武璋醫師親撰
話說 秦瓊和羅成是表兄弟 秦瓊為長. 他們長大後有一次相逢 互相稱羨對方武藝高強
希望來個交流 但是他們又怕對方留一手 於是相約對天發誓 若有藏私 將無法善終
結果秦瓊的殺手? 羅成的回馬槍 還是各私藏一招不外傳
秦瓊誓約: 將吐血而死( 他吐血而死於八十餘歲, 古時候沒幾個人能活過八十歲的 也算善終 )
羅成誓約: 將被萬箭穿心而死( 果不其然 他在一次征戰中 為敵方亂箭所射殺 死時才二十來歲.不得善終)
秦瓊悲憤萬分 他認為羅成的死是被自己害的. 他一生中最快樂的時光是在戰場上 不打仗時便悲泣再悲泣 原因來自羅成的英年早逝…………………………
閒話說完了 進入主題吧
文章一開始,先作解釋名詞:「機械式抽脂機的代表是負壓抽吸式抽脂機和水刀抽脂機…等.
而能量式溶脂機的代表是超音波抽脂機和雷射溶脂機。….等」
接下來請讓筆者(吳武璋 醫師)慢慢道來:多年前,有位美容外科的前輩執業時發生了一件很不幸的事,他幫一位客人做腹部超音波 抽脂 手術,結果造成腸穿孔、腹膜炎及敗血症,客人數日後死亡 當時筆者(吳武璋 醫師)尚未真正進入人體雕塑外科領域,只覺得這位前輩怎麼這麼不小心,把抽脂管捅進腹腔,弄破腸子還不知道,術後客人肚子痛得無法下床,還當成是抽脂的傷口痛,直至多年後,筆者(吳武璋 醫師)才了解,原來那位前輩和客人都是先進科技的受害者。
二、三十年前,抽脂的器械主要是屬於機械式的,也就是說,用幾根特製的抽脂管,完全憑醫師的純手工把脂肪打碎,然後再用特製的馬達與引流管把碎脂碎油抽出來,當時的台灣美容外科界的醫師都是專注於隆乳、拉皮與五官整型手術的發展,他們把抽脂手術當成是一種粗工,往往是病人上了麻醉之後,由主治醫師、外科助手甚至於是實習醫師輪留上陣,大家才不會太累。
當時大家認為, 抽脂 就只是把脂肪盡量多抽一點出來,沒甚麼學問,談不上甚麼技術,少有人會注意到抽脂後整體曲線的漂不漂亮,認為抽脂術後凹凸不平是宿命,是不可避免之惡,是客人術後緊身塑衣沒穿好(事實當然不是如此),甚至於有很多醫師根本就不願做抽脂手術。
慢慢的,號稱可以幫醫師省力氣的能量式抽脂機器問世了,剛開始是快速震動式抽脂機,很快的超音波抽脂機成為主流,不同於機械式抽脂機會把技術不好的醫師累得半死,能量式抽脂機會放出能量,可以自動碎解組織(當然包括脂肪組織與非脂肪組織,如神經血管、皮膚與臟器),對於醫師而言當然就省掉很多打碎脂肪的力氣,於是年輕的醫師願意加入這易入門難精通的抽脂溶脂領域,能量式抽脂機的開發商都會跟醫師和消費者說:我這部機器,它碰到脂肪細胞就會把它溶掉,碰到神經血管、皮膚肌肉乃至於內臟,就自動避開!?!?!?!?
超音波抽脂機問世後十餘年,雷射溶脂 機問世了,透過鋪天蓋地的廣告與行銷,同樣號稱,只會溶掉脂肪細胞,如果碰到神經血管皮膚與臟器,就會自動避開!?!?!?!?
真的是如此嗎?我們看一下以下圖片
上面圖片的案例,皮膚上坑坑疤疤的,一般的解釋是說器械消毒不乾淨,造成手術後感染,但筆者(吳武璋 醫師)則認為非然也,應該是XX能量造成的熱傷害(皮膚的燙傷).和任何其他的手術一樣,抽脂手術當然也會有造成術後感染的可能,但是 抽脂 手術要發生感染機會真的很低,筆者(吳武璋
醫師)十五年來,近萬案例的案例,記憶中只有發生兩例,一例是大腿內側紅紅腫腫的,打打消炎針就好了;另一例是客人術後第三天便泡溫水澡,污水由傷口滲透入皮下脂肪層,漫延開來,這一例當時是打開傷口,讓油水混合著膿水引流乾淨便可。兩例痊癒後,皮膚外表是很完整的,並沒有皮膚壞死的情形發生,也就是說抽脂術後感染除非已到壞死性筋膜炎,敗血症的極嚴重程度,否則理論上皮膚不會壞死,以上兩個圖例很顯然的是施術醫師拿著XX光纖太靠近或尖頭指向皮膚,所造成的熱傷害,通常XX溶脂造成皮膚的熱傷害,輕者是皮膚表面凹凸不平與黑色素沉澱,較嚴
重者便是皮膚壞死造成燙傷疤。
機械式的抽脂機難道就沒有危險嗎?當然有,任何機器只要操作者操作不當,危機便如影隨形,機械式抽脂機造成組織的傷害理由很簡單,施術的醫師技術沒練好,往深部去傷到肌肉,或往淺層去傷到皮膚,都是碰觸然後讓組織受傷。我們以皮膚為例,當抽脂管即將刺傷皮膚時(理論上不可能刺穿,除非醫師是蓄意傷害,這當然是不可能的),醫師會感覺到而知所警惕,因此造成皮膚受傷頂多是一處,頂多2處,不會像上面案例圖,到處坑坑疤疤的;能量式溶脂機組操作時,雷射能量放出去是摸不到,看不到的。(沒有阻力)
客人通常都是如此描訴:剛開始只是腫腫脹脹的,幾天或幾個禮拜後就慢慢這樣子了,其實經驗不足的醫師也嚇壞了,我當初手術時很順利啊!手術後剛開始回診時也好好的啊!客人是不是自己做了其他治療或照顧不當或因減肥而免疫力下降所致,其實筆者(吳武璋 醫師)以為通通不是,當組織細胞(包括脂肪和非脂肪細胞),受到XX或XXX的能量後,受傷重的當場就死亡了,受傷很輕的可能會自動修護而存活下來,剩下的便是受傷程度不等的中間族群,有些細胞撐了兩天,有些細胞撐了兩個禮拜,撐不住的就裂解了,當組織裂解完成 腫脹消除後
該凹凸不平的就凹凸不平,該色素沉澱的就色素沉澱,該潰爛的就潰爛,裂解的組織會被人體免疫系統所吸收,如果吸收不順利不完整,組織潰爛 細菌因而滋生 便會產生大家所稱說的感染。
XX或XXX溶脂造成皮膚的損傷會在兩種情況下發生,第一種情況是雷射能量直接燙到皮膚,幾天後皮膚(不是馬上喔~就像人斷氣後,身體不會馬上腐爛),便會慢慢出現潰爛壞死的情況,另一種是雷射能量燙傷營養皮膚的小血管,小血管受傷後,慢慢地發生栓塞,皮膚得不到營養後慢慢地壞死,這時可能是手術後一兩個禮拜,甚至於更久的事了。
事實上 XX溶脂 只要XX管放的層次與方位對,能量不要開太強,同一個部位或方向不要停留太久就很安全,很多醫師很聰明,寧可慢慢使用xx溶脂,而且分成多次手術來進行,一次溶一點,收一次的費用,以保安康,因此事實上能量式溶脂機組,雖然對醫師而言省力氣,但是對醫師和客人而言都是很耗時的。
機械式抽脂機要求的是施術醫師的技巧,因為碰觸乃碎,手術打碎多少脂肪細胞,就會吸走多少脂肪,脂肪都是很明確的,實際手術操作時是(慣用右手的)醫師左手捏抓脂肪,右手持抽脂管慢慢作雕除的動作(如果醫師慣用左手,則左右剛好相反),隨著手術的進行,慢慢地一邊把曲線雕出來(就像朱銘大師的石雕,把不要的碎石屑一片片地雕除掉),同時又馬上把被擊碎的碎油吸走, 抽脂
的部位便在左手一捏脂肪,右手一雕塑,腳踏板一踩一吸之間,曼妙的身材逐漸顯現,被吸走的脂肪細胞自然死亡,留下來的細胞,也就是說,抽完脂之後被留在體內沒被擊碎吸走的細胞幾乎都是活的,有經驗的醫師可以完全掌控術後立即效果,與預測一週後、一個月後甚至於三個月後的結果,脂肪細胞不會兩天後死一批,三天後死一批…而且,只要自己沒做的事通通不會發生,也就是說,不會發生把腸子打個洞,或把神經燒傷的情事。
而能量式溶脂(XXX+XX溶脂)困難的地方是在手術當時很難估算要溶死多少細胞,以及會溶死多少細胞,通常只能依之前案例的經驗法則來估算,因為經過 XX溶脂
的程序,死細胞和活細胞不是當下就可以判別,如前所述很多脂肪細胞是XX溶脂術後幾天甚至於幾個禮拜後才慢慢死去,死掉的細胞要完全被人體吸收則要數週甚至於數月之久,XX溶脂時客人身體都是腫腫的,摸也摸不到,看也看不到,根本不知道當時到底溶死掉多少,之後的歲月裡,又會陸續死掉多少,溶得太少沒效果,又溶得太多會凹陷,因此很多xx溶脂的客人都是手術數週(甚至於數月後),腫脹退了,才發現效果不好,再去溶一次,或是說溶得太過頭了,呈現凹凸不平的不悅結果。
因此XXX或XX溶脂手術時的諸多不確定性,醫師通常要依照以前案例的經驗法則去估算該溶多少, 筆者(吳武璋 醫師)曾經提出一個標準: 同一醫師同一機種,
施作500例以上的臨床實戰經驗是最起碼的要求,但是現在市面上的情形卻不是這樣子的,每隔一段時間就傳出由國外引進新機種以吸引客人,醫師又得適應新機種的性能,以建立自己新的經驗法則,醫師永遠都是對新機種經驗不足,客人永遠都是當白老鼠,消費美眉或許會問:科學日新月異,像手機一樣,現在出現了智慧型手機,誰還會再用Nokia啊?但是手機和外科手術儀器不同,智慧型手機是先在廠房裡製造成品,不良的成品先被淘汰,上到門市部完成交易後,拿到美眉的手裡已是完美的,100萬台都是一樣功能的終端成品,而外科手術消費者到門市部(門診諮詢)能確
定的只是醫師使用哪一部新機器,談好交易後才到手術房製造產品,消費者要面對的是一部新機器,一個對新機器經驗有限的醫師,以及手術做出來不可預知的結果(可能是100個客人,100個樣),如此一來,醫療儀器真的是越新越好嗎?您還會因聽到:由義大利引進最新的第三代…xx(或xxx溶脂)…而興奮不已嗎?
前一陣子,有發生過一個案例:即是客人做過手臂XX溶脂,造成臂神經叢損傷,手舉不起來的案例; 最近又有一例,大腿XX溶脂後造成大腿神經受損,而xx抽肚子 弄破腸子的案例時有所聞.
刀者兇之器也,世界上沒有那種機器是只有優點,沒有缺點與風險的,應該說,機器的風險來自於機器的操作者,任何安全的機器,使用者沒經驗便是風險,如上述筆者(吳武璋 醫師)提出的參考依據,也就是說,當一個醫師使用一套外科儀器幫客人動手術,經過5年或至少操作過500例的經驗,代表著這位醫師操作這套機器已臻純熟,那麼妳才下去享受一下一將功成萬骨枯的成果,不需急著去以身試機 當白老鼠.
當了20幾年外科醫師,筆者(吳武璋 醫師)發覺到歐美白人的手其實很笨拙,以前在XX醫院上班時,院內隨時都有白人醫師,筆者(吳武璋 醫師)發覺到,當天白天的刀只要是白人醫師開的,晚上值班時就是狀況連連,別想睡覺,兩年前筆者(吳武璋
醫師)到加州朋友家玩,朋友的弟弟臉上有顆痣,剛做完切除手術,他要我幫忙看一下,我當時什麼話都不敢講,只問了一句,醫師是華人還是白人(答案是白人)?整形春秋看過吧!裡頭也有一幕是割痣手術,整形春秋戲裡的手法都已夠粗劣了,朋友弟弟臉上的場景更是不忍卒睹,台灣人很可憐,平時做牛做馬的,任何東西只要一聽到是歐美來的都當寶,要賺自己同胞的錢,只要稱說是歐美引進的就沒錯啦!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