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從製造到設計:時尚界的「中國移動」(上)

作者: TigerL0927 (勒虎)   2014-05-20 17:04:49
【圖/字】http://tigerl.pixnet.net/blog/post/179277432
    2013年,寒意料峭的初春,當中共國家主席夫人彭麗媛穿著一襲本土品牌
    翩然走下飛機、與習近平比肩站上莫斯科機場所鋪列的紅毯時,其靚裝亮
    相引發全球媒體驚豔的程度,大概不亞於早幾個月前經典品牌Balenciaga
    宣布由不到30歲的Alexander Wang(王大仁)接任創意總監一職。
    儘管國內諸位時尚評論者對於主席夫人那身系出同源的深色大衣及手袋來
    歷頗有爭論(是「例外」?還是「無用」?),言談背後同條共貫的卻是
    「湔雪前恥」的自矜;果然不負眾望,「國母」彭麗媛和美國第一夫人米
    雪兒.歐巴馬,共同入選2013年《時代》週刊年度百大影響人物,這是繼
    英國凱特王妃、前法國總理夫人卡拉布妮後,第一夫人再度樹立起時尚外
    交的新典範。
    其所受到的國際矚目如此,不禁令人慨歎今夕何夕兮,從「中國製造」、
    「中國出品」到「中國設計」,從只懂得看熱鬧的門外漢到足以呼風喚雨
    的專業內行人士,除了「例外」、「無用」,擺盪在經濟硬實力和品味軟
    實力、伸展台與精品消費市場間的「中國移動」現象,還有什麼是值得我
    們深度探究的?
               也是中國崛起的證明?
    從agnes'b到ZARA,從傳世經典到快速時尚,琳瑯滿目的發薰(fashion)
    舶來貨如今已在中國遍地開花,光是上海恆隆廣場一地,便有超過30個一
    線國際奢侈品牌進駐。
    根據《哈佛商業評論》的分析,當代中國奢侈品的消費族群主要可分為六
    大類:時代領袖、禮品買家、投資好手、富(官)二代、進取精英以及時
    髦白領。其中,前三者看重品牌知名度,血拚範疇多半集中限定於某幾樣
    國際大牌,實際消費比佔整體銷售額度的百分之五十以上;另一方面,若
    以之和歐美各地相比,這六大消費族群平均所處的社會地位往往更高階,
    平均的消費年齡卻更年輕;落實來看,中國逾六成的精品銷售額係由坐落
    於20至39歲的年齡層所貢獻,這個數據在德國只剩下38%。
    除卻市場消費能力的前景看俏,華裔子弟在後端設計的軟實力亦不可小覷
    。比方2008年,澳大利亞美利諾羊毛將標誌大獎頒給了年方而立的上海設
    計師邱昊(過去這個獎的得主包括Chanel首席設計師卡爾.拉格斐、「夾
    克衫之王」喬治.亞曼尼以及 YSL的正當家聖羅蘭);比方同樣在頒獎典
    禮上,摘下 CFDA(Council of Fashion Designers of America,美國時
    裝設計師協會)終身成就獎的 Vera Wang(王薇薇)一席話說得頗耐人尋
    思:「我覺得越來越多的亞洲設計師開始崛起,他們骨子裡就有著瘋狂工
    作的基因。現在該輪到他們暢所欲言了。」
    特別是2012年底,當年輕有為的Alexander Wang(王大仁)以石破天驚之
姿空降Balenciaga,不少時尚評論家更犀利且明確地將這股千禧年以降的
    華裔旋風解讀為中國崛起後,各大精品集團為討好亞洲市場而採行的「轉
    向」、「輸誠」舉措,國際名模呂燕在一次訪談當中坦言不諱:「……其
    實模特本身條件和幾年前沒什麼兩樣,但現在中國經濟騰飛了,大家都關
    注中國,所以模特的機會也多了。就像當年中國演員在好萊塢不怎麼樣,
    但現在好多美片都要到中國來拍,章子怡還紅透好萊塢,原因只有一個:
    世界開始關注並且重視中國。」成王敗寇、馬太效應影響所及,吹颳起中
    國風的流行時尚因此充滿濃厚的煙硝意涵,而伸展台和精品消費市場,也
    就成為國際政經角力外延的戰鬥擂台。
作者: barnabas (巴拿巴)   2014-05-21 09:36:00
不錯的文章,謝謝分享:)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