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純粹是一種意見市場上的競爭
鼓吹者並不得利,也無法控制受鼓吹者是否要繼續性行為(或是轉為守貞)
若要非難這種行為....除了共產極權,我想不到其他合理解釋
但宗教守貞,鼓吹的對象通常是信徒,或是潛在信徒
信徒是教會體制內的人員,能夠被直接影響
對教會而言,鼓吹守貞有直接的利益存在
並不是有利益就要被非難
但一個有私利、一個沒有,大家可以自己評斷
但婚前守貞絕對是資訊阻礙,最少是一個時間上的阻礙
依此推敲,現今西方基督國應該是世上最保守、女權最落後的國家,但女權的推動皆由西
方開始,也就是說以上的推論有幾個必要條件
(1) 信徒是社會的少數或特定族群
(2) 教會對信徒有直接強制的約束力
(3) 信徒只能內部流動,與外隔絕
然而基督社會並非一程不變,在(東西方)歷史民情上這些條件可以完全、部分、完全不符
合的存在,將「拒絕婚前性行為」的動機推向「守貞」,並強調其約束來自「宗教世界」
,恰恰將「守貞」推給「宗教約束」,躲避「父權思想」才是主宰宗教的主因,宗教不過
是當時父權思想的具體實現。
18世紀啟蒙時代,許多思想家、哲學家提出超越的觀點、批判傳統、並建立新價值,盧梭
、叔本華、康德、尼采皆在列,但這些優秀睿智的男性對女人的評論如下:
盧梭(1712-1778)「沒有女人,男人仍然存在,沒有了男人,女人的存在便有問題。女人
是依靠男人的感覺而活,依靠男人對他們的讚賞而活……女人一生的教育都應該依照和男
人的相關關係而計畫,女人要取悅男人……」
叔本華(1788-1860)「女人本身是幼稚而不成熟的,輕佻瑣碎、缺乏遠見,永遠只是介於
兒童與成人之間的中間體。」
批判宗教的康德(1724-1804)「女性學者的學問就像一隻手錶,只是為了向人炫耀,實際
上是停擺的。」
提出「上帝已死」的尼采(1844-1900)「所有衰退、病態、腐敗的文化都有一種女性的味
道。」
許多聲音開始質疑宗教,認為(當時的)宗教是腐敗的,需要改革或推翻,但眾多言論絲毫
沒有替(宗教裡的)女性發聲,提出用「人權消滅宗教」的尼采,所指的「人權」根本不包
含女性。可見宗教是父權思想的延伸,父權可以改變、推翻宗教,但女性地位不因宗教存
在與否而有所改變。
前面提到的3項條件,第1項不符合,信徒是社會的多數族群,宗教活動與社會活動大範圍
重疊,守貞的處男女對父權和宗教有直接利益
18世紀末法國大革命,自由主義興起,由中產或上流階級帶領第一波女性主義爭取選舉、
教育、就業權,在此之前普遍女性是沒有受教權的。
19世紀末西方教會到中國興辦女學,而當時中國還沒有創辦任何女子教育機構,女學興起
帶領中國女性覺醒,反對女子纏足、女性政治地位確立、公娼制度改良等,秋瑾是最著名
的女性運動領袖
前面提到的3項條件,第1項、第3項不符合,(西方)信徒是社會的多數族群,宗教活動與
社會活動大範圍重疊;信徒或教方受外部影響,順應時代改變其作法,否則他將失去信徒
,無論目的為何,改革的壓力不只來自教會內部,也來自外部女性意識的大量崛起。
回到當代歐美國家,在部分地區宗教仍是重要的社交活動,教派多元,教會對信徒不再有
約束力,教育普及使教徒有能力做判斷,自由風氣、資訊流通沒有資訊阻礙的問題,教徒
虔誠與否不作為一種判斷標準。
也就是前面提到的3項條件,全部都不符合。
當代的東方國家,符合(1) 信徒是社會的少數或特定族群,但第2、3項依照國情(民主自
由程度)有所差異,也就是在自由風氣盛行的國家推嚴謹的教義,自然成效不彰,更加劇
該教會成為少數族群,相反則同理可證。
在過去宗教與父權幾乎相等,所以難以分辨宗教與父權的前後關係,但由粗淺的歷史推演
可知,宗教是父權的延伸,父權能改變宗教,不過不是為了女性,但在女性運動改變父權
後,宗教的形式也必定遭受改變(ex:婦女神學)。
我相信有完全符合3項條件的教會,但依比例去計算也許無法作為代表,而lingray的推
論低估了父權社會的設計、高估宗教的權威、忽視人受教後的判斷力、和當代社會風氣的
影響。
宗教確實是女性運動的落後者,因為宗教深受父權時代背景影響,既使免去「守貞觀念」
,他對「婚約」的重視也難以鼓勵信徒支持婚前性行為,這是在既有框架下,進行宗教改
革上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