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詞與曲的音樂哪裡去了附音檔

作者: senshun (æ·º)   2017-10-14 19:10:52
※ 引述《meblessme (地球太可怕我要回火星)》之銘言:
: 宋詞與元曲本來的作用應該都是歌詞,可是我們現在所知道的宋詞元曲,好像都只剩下文
: 字,原本的音樂部分好像完全消失了,目前在各種已知的網路資料似乎都找不到,有人知
: 道哪裡有呢?
古代不止詞、曲,連散文、詩都是有套旋律的,直到學習西方唸誦的那套才變成現在這樣。
一般的吟誦的旋律因地方而異,多是由私塾老師口頭教授,也沒有強制的音準。
所以曲水流觴,性質上不是作文大賽,以現在人的角度而言更像即興卡拉OK作詞賽。
作詩也不是拿來考試的,多半是像文青發發噗浪那樣抒發心情用的,自我感覺比較好的作品才會抄寫或被抄寫,死掉才被集結成冊
。 因為那很多本來就不是要發表給大眾欣賞的。
回到音樂的失傳,這是我個人的推測。
可以從戰爭、樂器來看
詞曲的流傳經過多次戰亂,要養樂工不易,
最能保存的場合是喪禮,台灣至今仍師公能吟誦(唱)出古調的祭悼文、經文。 古代只要是文章,多半是能“清唱“的。 更嗨一點可以拿古琴自彈自唱。
所以「獨坐幽篁裡,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不是半夜起肖。
再來是樂器的製作、音準,
以現代來看
光是同規格、形制的笛子,因為孔洞、素質的關係音色不用說,光是音準都不好校對。 國樂老師自己會挖洞或篩選想辦法找出理想的樂器,但是工廠不同,工廠只管長得像笛子能吹聲音。
在動盪的時代下誰有辦法這麼功夫。
後來又有西化衝擊,
更不用說最後留在中國的樂師都死在文革了,沒死也不敢再碰了,有幸隨著軍隊到台灣的應
該還是年輕人比較多。
所以音樂旋律要流傳很難,但還是有與世隔絕的地方有留下十分古老的樂曲像納西古樂。
另外想聽吟誦古文經典教材的話,北一女的開放式學習平台有收錄音檔,幾乎課本有選錄的
古文都有吟誦大家親口錄製。
燭之武退秦師 https://goo.gl/DrF6pJ
國文學科中心 國語文學習網 古文
每篇的學科中心資源一欄
都有洪澤南老師傳統吟讀(四聲八音)
https://goo.gl/bhTR4b
如果對古代的歌唱文化有興趣,
可以參考中國學者徐建順先生的講述,
他專門採錄民間各地耆老的漢文吟誦。
另外最後一提,南北方詩風之所以味道不同,什麼婉約豪放草原,看課本感受不出來,因為
會有更明顯的異樣。
除了吟誦的部分,很多是我自己的意見,希望不吝指教。
作者: senshun (æ·º)   2017-10-14 21:08:00
特地貼了範例,希望能引起你的興趣聆聽它們
作者: dobeqoo (問候)   2017-10-14 21:58:00
請問這些吟誦的旋律 是流傳下來的嗎? 還是後來創作的?
作者: senshun (æ·º)   2017-10-14 22:47:00
可是<春江花月夜>跟這邊講的其實是不一樣的事情。那個就是後人改編自古樂再套入既有文章的作品要聽可人的吟誦可以找羋月傳演出的關雎片段
作者: neomozism (好風入室)   2017-10-15 01:50:00
新式教育以前的散文(古文)都是可吟誦的,像唱歌一樣http://cls.hs.yzu.edu.tw/shenhg/singmenu2.htm這是王更生老師的吟誦,不只詩詞能吟,散文像出師表、愛蓮說、五柳先生傳,全都可以吟唱。我們都是受洋化教育影響太深,所以看到古文只會念,不會吟。商務印書館有出版趙元任的常州話吟誦,除了唐詩以外,韓文、左傳、孟子、戰國策都可以吟出旋律https://imgur.com/a/AVW4thttps://imgur.com/a/tFMqp
作者: ikki (鳳翼天翔)   2017-10-15 13:18:00
詩文吟誦和詞樂曲樂是不一樣的東西 不可一概而論詞和曲都是先有樂而填詞(故有詞牌曲牌)音樂的旋律是固定的要講古詩吟唱 整理之後就不難發現 幾乎全是用地方小調去套用王更生老師的吟誦就是他幼時受教老師用來吟誦的曲調 王老師是河南人 整理出來就是現在所謂的"河南調" 我大學時修過王老師一年的文心雕龍 原文駢文他也是照吟不誤 但聽久了就會知道那是用某組旋律套路配合字數平仄調整套出來的 全部大同小異說穿了就只是一個調子 這類型的都是先有文本再套調吟誦 不是像詞或曲那樣先有音樂(詞牌曲牌)才有詩文 這是不同的兩回事
作者: neomozism (好風入室)   2017-10-15 14:52:00
如樓上所說,吟誦的調子是因地因人而異。詞在詞樂失去之後,仍然可以套用吟調,另一種唱法就是崑曲化,如碎金詞譜,把詞牌唱成崑曲。元曲也是,可以用吟誦的,也可以唱成崑曲。簡單地說,我們可以比較確定「創作的時候怎麼唱」的,大概就是清代的南北曲,像《長生殿》這些。不要說宋元就連《牡丹亭》創作時的旋律是什麼,也沒人知道
作者: Enolagay (飛來飛去)   2017-10-15 17:39:00
用吟的是不是要幫助背誦?
作者: senshun (æ·º)   2017-10-16 10:53:00
有幫助記憶的效果,但是否為目的我不曉得。 就連<百家姓>的順序都是有利於吟誦的考量。 所以要求現在小孩按本宣科唸弟子規反而落後我自己覺得從原住民愛唱歌這個印象去想像,吟誦也許是民謠與文學的結合。 日本的和歌受漢詩影響,也有吟詠的性質
作者: hivabe (yaguchi)   2017-10-16 12:32:00
想到佛經的唱誦 感覺也是幾種調子在變化
作者: saram (saram)   2017-10-16 18:24:00
你要體驗吟是甚麼,可以參考西班牙人的佛郎明哥式唱法.相當個人風格,且每一次唱,都不大一樣.
作者: reallurker (一個好人)   2017-10-16 21:00:00
推洪老師 已經做了超過二十年以上努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