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sam09 (柊鏡) 看板: Gossiping
標題: Re: [問卦] 當年洋將幫打太平天國時在想什麼?
時間: Fri Aug 28 02:51:21 2020
※ 引述《hass231470 ()》之銘言:
: 太平天國是清晚年間建立的政教合一政權, 創始人洪秀全
: 到處要人信上帝, 不然就砍你
: 曾國藩, 李鴻章力扛
: 清政府還找了洋將幫忙
: 當時在幫忙的洋將心中在想什麼?
: 是怎麼看待這群黃種人內戰?
前期絕大多數是為了名利,有利可圖才是重點,後期比較像是官方介紹的打工洋將。
洋槍隊最早並不是曾國藩或李鴻章的傑作,
而是蘇松太道道台吳煦和上海富商楊坊出資籌組,和湘淮軍一樣都是地方團練性質。
曾國藩本人非常反對雇用外國人,剛開始甚至連洋槍都不太願意買,
他認為官兵素質比武器更重要,拿冷兵器也沒差,
初期湘淮軍超過一半裝備冷兵器,剩下的則是舊式的鳥銃和劈山砲,
反正太平軍裝備也很爛,但後來發現好用就回不去了。
當時是1860年,太平天國已經失去長江中游的地盤,在安徽、江西和曾國藩打拉鋸戰,
北方雖然有捻軍可以牽制清軍,但整體而言仍處於內線作戰,資源只會越打越少。
按照軍師洪仁玕的構想,太平軍希望能拉攏上海的列強支援,
要求李秀成避免和上海的列強衝突,李秀成也同意了。
然而,上海的外國人分成兩派,一些傳教士和商人同情太平軍,
他們認為太平天國勉強算是基督教國家,而清廷在兩次英法聯軍中表現差劣又排外,
應該要扶植一個新的基督教政權或漢人政權取而代之。
另一派則是以英國駐華公使卜魯斯(Frederick Bruce)為首,
他是英法聯軍指揮官額爾金伯爵(James Bruce, Earl of Elgin)的弟弟,
這對兄弟對清廷的看法完全相反,額爾金覺得清廷就是不講理的韃靼蠻子,
但卜魯斯卻覺得清廷比太平軍容易溝通。
卜魯斯自己去過太平軍和清軍交戰的前線,他發現雙方根本同樣殘暴,
和傳教士所言完全不一樣,因此對太平軍印象很差,要求各國政府避免介入戰鬥。
江蘇巡撫薛煥和吳煦本來寄望可以把英國拖下水參戰,
不料碰了個軟釘子,他們只好向上海租界的其他列強招手,
於是便來了一位美國冒險家。
華爾(Frederick Townsend Ward)是來自美國的軍事冒險家,
當時美國社會中有種特別的「軍事冒險」(Filibuster)風氣,
這些冒險家會組隊到中南美洲參加內戰,趁亂坐大變成軍閥,最後挑戰該國的中央政權,
華爾的師傅沃克(William Walker)就是其中佼佼者,一度當上尼加拉瓜總統。
華爾在1859年來到上海,由於他的軍事經驗而被吳煦相中,
出錢讓他在上海的外國人之中招募一群傭兵參戰,這些人不是冒險家就是逃兵,
很能打但紀律很差,不管打贏打輸都要搶劫,而且只能在上海周邊作戰。
由於華爾手下有不少英國逃兵,卜魯斯非常討厭他,
但楊坊為了保住華爾,不惜將自己的女兒嫁給他,藉此讓他得到中國籍,
不過沒了英國逃兵支援,洋槍隊不得不開放本地人充員,由外籍軍人擔任軍士官。
到了1862年,太平軍在戰場上接連受挫,湘軍一步步逼近天京,
原先支持太平天國的傳教士和商人也都和他們疏遠。
李秀成知道列強對太平軍已經失去耐心,便決定出兵上海以取得資源,
這一計正中卜魯斯下懷,他請來駐港英軍司令士迪佛利(Charles Staveley)率軍助戰,
將攻入上海周邊的太平軍全數擊退,李秀成也因天京局勢危急,只好放棄上海的作戰。
華爾在這場戰鬥中依然率領洋槍隊四處攻擊順道搶劫,弄得當地雞飛狗跳,
此時李鴻章已升任江蘇巡撫(薛煥被曾國藩鬥走了),成了華爾的頂頭上司,
他將洋槍隊正名為常勝軍,並派遣華爾去浙江助戰,
戰鬥時喜歡身先士卒的華爾沒過多久便戰死,年僅31歲。
華爾死後,李鴻章原先屬意由比較好說話的副指揮官法爾思德(Edward Forrester)接任,
但他舊傷未癒,便由另一位副指揮官白齊文(Henry Burgevine)出任洋槍隊首領。
白齊文是法裔美國人,曾加入法軍打過克里米亞戰爭,後來在中國擔任華爾的副將,
此人脾氣暴躁,公認很難相處,果然上任沒多久就和金主楊坊鬧翻,
搶了一大筆軍餉後便跑路了。
李鴻章雖然對此非常震怒,但白齊文背後有美國公使蒲安臣(Anson Burlingame)罩著,
由於美國此時正在打南北戰爭,海外美國人也在戰南北,
華爾、白齊文、蒲安臣都是北方的支持者,認為清廷對付太平軍就像北軍對抗南軍一樣,
支持清廷就是支持北軍,因此蒲安臣才會特別關照白齊文。
此時戰況十分激烈,常勝軍不可一日無人指揮,
李鴻章便請士迪佛利代為介紹,請來了著名的戈登上尉。
查爾斯‧喬治‧戈登(Charles George Gordon)出身軍人世家,
是受過完整軍事教育的工兵軍官,在英法聯軍時隨軍來華,此時被士迪佛利找來助拳,
他和華爾、白齊文之流的冒險家完全不同,十分注重紀律和信用,
很快的將與土匪沒兩樣的常勝軍重新打造成一支精銳部隊,而且深獲士兵信賴。
但戈登本人和李鴻章關係並不熱絡,他對自己英國軍人的身分十分驕傲,
而李鴻章對他而言只是個傳統的中國官僚,充滿醬缸陋習。
李鴻章和戈登的合作維持了一年多,最終在蘇州殺降事件決裂了,
據說戈登當時一度氣到要找李鴻章單挑,還威脅要帶常勝軍打爆淮軍,
最後只好請出同樣來自英國的大清海關總稅務司赫德(Robert Hart)出面調停,
才勉強化解這次衝突。
不久,常勝軍宣告解散,戈登獲得一品提督頭銜、黃馬掛和一大筆撫恤金後回到英國,
擔任要塞工程師,後來又外派埃及、印度等地,期間和李鴻章仍有書信往來,
最後,戈登於1884年在蘇丹的馬赫迪戰爭中陣亡。
至於白齊文跑路之後沒過多久就反悔了,希望能和李鴻章和解,回到常勝軍工作,
但此時李鴻章已和戈登談妥,不打算理會這個麻煩人物,
於是白齊文索性投奔太平軍,還挖角了一批前常勝軍軍官和他一起跳槽。
不過太平軍此時已是日薄西山,沒什麼資源可以分給白齊文,
他老兄待了三個月後便私下找上戈登,希望戈登可以和他合作,
成為清廷和太平天國以外的第三勢力,當然毫不意外的被戈登打槍。
白齊文投降後遭到驅逐出境,但他並沒有學到教訓,
隨後又兩次偷渡回到中國,打算和太平軍的殘部接觸。
第一次運氣好被美國人逮到,只將他押回日本,
第二次逮到他的是清軍,就沒那麼好受了,雖然有領事裁判權保護,
但李鴻章還是有很多招數可以處理掉這人。
白齊文最後在押送途中莫名落水而死,蒲安臣說他什麼都沒看到。
除了清軍有洋將之外,太平軍也當然有洋將參戰,
其中最著名的是呤唎(Augustus Frederick Lindley)。
呤唎是英國海軍下級軍官,在香港任職,還娶了葡萄牙領事的女兒,
當時20歲的呤唎是個天生的冒險家,他在1860年辭去英國海軍的職務,
跑到太平軍控制的長江中下游當走私商,屬於同情太平天國的一派,
他先是幫太平軍走私槍砲,後來在李秀成遊說下也協助練兵,
在天京保衛戰中甚至親自下場作戰,他的太太據說還當過狙擊手。
呤唎在天京戰役初期就受了傷,被送到上海休養,
雖然他最後偷了一艘汽船回來支援,但已於事無補,
他的太太和幾位夥伴先後戰死後,舊傷復發的呤唎黯然返國,
呤唎回國後以太平軍上校(實際上沒這官階)的名義寫了回憶錄《太平天國革命親歷記》,
並和戈登打過筆戰,後於1873年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