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bce (歸雲)
2021-07-19 09:10:28※ 引述《Ishtar (伊絲塔)》之銘言:
: 溺嬰在宋代以後的紀錄裡非常常見,雖然看到的都是批評
: 不會有人贊美,但那就是個社會常態。而且因為重男輕女,人
: 為的性別篩選把性別比變得非常誇張,明代的地方志裡甚至有
: 人口普查時,發現男性數量是女性兩三倍這種狀況。明清時盛
: 行南風(玩漂亮小男童和少年)實際上是這個社會現象的衍伸,
: 雖然在這裡不是重點。
說到溺殺女嬰,戰國時韓非子裡就有提到
"父母之於子也,產男則相賀,產女則殺之"
清朝順治時左都御史魏裔介上折稱
"福建,江南,江西等處,甚多溺女之風,忍心滅倫,莫此為甚"
根據"清朝續文獻通考"所載,
湖南長州"生女多溺死,故女甚貴,再婚亦須三十餘金..."
再去爬爬對岸年輕一輩網民的文,
仍然提及他們祖父母那輩,
"生了女兒,後來就溺了"的談話.
可見在人類的歷史上,這種令人心痛的習俗一直在上演...
當然現在大概是不溺女嬰了,改成在肚子裡掃掃B超,
是女娃就打掉了;
不然,請去查查現今對岸的統計資料,
從幼童年齡層一直到婚齡男女那令人觸目驚心的男女比例.
一百個男性裡面大概要有十來個找不到老婆...
再說到溺女嬰,
據對岸網民說法.
一般執行的第一個是接生婆;
得到主人家指示後,生下來如果是女嬰,
就把頭按到旁邊的水盆裡溺死,
再拿了紅包走人;
第二個呢,居然是女嬰的祖母;
並不是她們的心腸特別硬,
而是她們是抱著一種"為家族犧牲奉獻"的想法.
她們也知道這是犯了很重的罪,以後要遭報應的;
只是她們就覺得"那就把這個罪歸我吧!"
抱著這種心情來做結束女嬰生命的動作...
真是令人難過心酸的一段歷史...
作者: ALENDA 2021-07-20 16:15:00
一片自古就在易子而食的土壤會孕育出完全不尊重生命的現代中國也容易被理解天主教、伊斯蘭好像沒有易子而食的故事有部中國禁片盲山裡面就講被騙到深山的女性若產女就是溺死女嬰,那種人的基因真是不留在人類基因庫也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