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cito (シト)
2021-08-24 13:44:42陳□□
/ \
陳心餘﹦金氏 沈稼夫﹦陳氏
\ /
陳芸﹦沈復
1763
陳芸 沈復 先後出生
1766
陳芸之父陳心餘過世,陳家經濟陷入困境,
沈家當時經濟不錯,沈父的幕僚(師爺)事業做的相當厲害,
沈家父母以愛認乾兒子乾女兒出名,
據說總共認了 26 個乾兒子,9 個乾女兒,
沈復弟弟沈啟堂就是娶沈父沈母認的乾女兒。
沈復雖身為沈稼夫長子,
卻過繼給沈復同族堂伯沈素存當養子,
(實際上沈復出生時,沈素存已亡故,也沒遺下啥財產)
一整個莫名其妙的人設,
導致莫名其妙的悲劇。
1775
沈復 陳芸 訂婚
1780
沈復 陳芸 結婚
1785
沈復隨沈父去海寧,學習如何當個好幕僚,
陳芸在家寫信給沈復,沈父覺得陳芸通曉文書,
可幫沈母代筆寫家書給沈父,敘述家裡狀態,
但這種事可能講完不認帳之類的,反正就是個苦差事,
結果沈父看到代筆信的內容,跟日後沈母記憶上陳述有出入,
沈父覺得應該是陳芸沒有照陳母的意思寫,這個鍋就給陳芸揹了。
陳芸開始被沈父不爽,
但陳芸稱"寧受責於翁,勿失歡於姑也"。
(這裡的翁姑指公婆,但其實沈母也是陳芸的姑姑)
1787
女兒青君生
1788
沈復在蘇州賣酒,
但因當年台灣爆發林爽文事件,
動員大量軍隊渡海鎮壓,
並調動東南沿海補給,
導致賣酒虧本沒賺倒賠。QQ
1789
兒子逢森生
1790
沈父單身赴任,
前往邗江工作,
覺得需有同鄉人照應,
委託沈復物色在地的小妾,
沈復將任務交給陳芸,
陳芸將同鄉的姚女各式包裝,
還帶進家裡培養一陣子,
遇上沈母就以其他名義塘塞,將沈母蒙在鼓裡,
送到邗江成為沈父的小妾,
沈母成為最後一個知情者,沈母也開始不爽。
沈父在邗江生病,
沈復去照顧也生病,
沈復之弟沈啟堂也有一起去,
陳芸寫信給沈復說,
沈母認為沈父的病來自新納的妾姚女,
不如就趁機讓姚女父母把姚女接回,取消這門親事,
又提到沈啟堂跟鄰人借錢不還,
結果那封信讓沈父看到,又發現信中沒有給沈父沈母上尊稱,只用令尊令堂之類的。
沈父問沈啟堂是否跟鄰人有債務,
沈啟堂又說沒這回事,是大嫂兼表姐亂黑。
(都說是夫妻間私人信件了,只是當時背景...)
沈復 陳芸夫妻跟沈家關係整個炸裂的開始。
1792
沈父終於搞清楚了事情來龍去脈,
發現其實事情並不是陳芸的錯,
讓沈復 陳芸夫妻回沈家。
陳芸與沈母的關係也開始隨著時間修復。
1795
陳芸在一次與沈母婆媳兼姑姪出遊的過程中,
(可見得關係又還不錯了)
陳芸看上了名妓憨園,與之結為異姓姊妹,
1796
陳芸計畫讓沈復娶憨園為妾,
但憨園被其他更有力人士贖走,
陳芸開始臥病在床。
沈復在外替人作保,
結果那人跑路,換他被人追債,
剛好來沈家討債時沈父在場,
沈父覺得沈復跟那些討債 8+9 勾勾纏有失門面。
陳芸認的乾姐華氏託人來探病,
(沈家那麼多結義,陳家也有不稀奇)
沈家父母覺得是之前的名妓憨園派人來的,
陳芸怎麼解釋都說不清,反正就是歡歡的,
覺得陳芸跟憨園這類人與人的交流有問題,
之前陳芸常男裝與沈復出遊,
沈父沈母就覺得是異類了。
然後陳芸年紀輕輕卻臥病在床,
凡事要人照顧,
對沈家人來說雖能負擔,
但是心理又不平衡,
只能說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於是又把沈復跟陳芸趕出去了,
沈復 陳芸只好前往投靠無錫的乾姐華氏,
由於華氏嫁給當地的豪族,
不僅照顧了沈復夫婦,
還送了婢女阿雙幫忙煮飯料理家務。
1801
女兒青君成為王家童養媳,
兒子逢森去市場學習經商,
十出頭歲就開始要自食其力。
1802
沈復前往揚州做生意維持家計,
陳芸在婢女阿雙的照顧下,十月也前往揚州。
1803
陳芸於二月舊疾復發,
沈復又去靖江借錢治陳芸的病,
但婢女阿雙把家中值錢的東西收一收,捲款潛逃,
三月三十,陳芸病死於揚州,年四十一。
下次沈復回沈家,就是沈父往生,
沈復透過女兒的信才知情,
沈母一開始還怪罪沈復未即時趕來,
後來聽沈復的說詞,
還特別瞪了沈啟堂的老婆一眼。
然後財產大多由沈啟堂繼承,
然後沈啟堂雖然沒有第一時間通知沈復,
卻要透過沈復兒子,
要求沈復出錢協助安葬,並且守靈。
因為如前文一開始所提,
沈復雖沒有被迫離家的大部分時間,
都與父母生活,
實則已出繼給家無恆產的同族。
然後沈母日後並未被沈啟堂所奉養,
沈啟堂把沈家老宅給賣了
沈母只得投奔兩兄弟的妹夫。
1806
沈復兒子沈逢森過世,年僅十八。
沈家的故事大意大概就是這樣。
不過這些都是浮生六記的一面之辭,
說不定有避重就輕之處。
作者:
KJK7 (.......................)
2021-08-24 14:34:00推
作者:
loser1 (拍嘎爪得白醬)
2021-08-24 14:38:00非常婚姻板風格的故事。又,山西家信的必要。
作者:
eric999 (eric999)
2021-08-24 15:18:00好詳細 好文
作者:
wtchen (沒有存在感的人)
2021-08-24 15:25:00這男人書裡寫了一堆風花雪月,但對自己一雙兒女只有寥寥幾筆,不養家不教子,失敗的兒子丈夫父親三位一體
作者:
eric999 (eric999)
2021-08-24 16:02:00當年的男主外是這個樣子啦,日本一直到昭和中後期也是這個樣子,可參照哆啦A夢。
作者:
mstar (Wayne Su)
2021-08-24 18:15:00也許是把對家庭的幻想寫在文章裏?
作者:
wtchen (沒有存在感的人)
2021-08-24 21:47:00老婆愛女人,說出來有損男人顏面男主外至少要能扛家計吧不知除了浮生六記以外有無其他考據
作者:
saltlake (SaltLake)
2021-08-25 18:03:00沒理由繼承遺產是一回事,覺得是「親戚」,所以應該有事情互相照顧又是一回事。清朝時親戚之間互相照護還是社會倫理一環。當然互相照顧到啥程度,這很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