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nSci泛科學
[標題] 人類演化大戰略 – 同性戀帶來的演化優勢
[出處] http://pansci.tw/archives/60915
[作者] 金山豆(中興大學動物科學系學士,英國諾丁漢大學動物科學博士)
[授權] PanSci泛科學主編E-mail授權提莫轉載本篇文章
前幾天(2014.6.7)的新聞報導
http://udn.com/NEWS/WORLD/WOR4/8725762.shtml
提到男同性戀基因的相關研究,以及同性戀遺傳的議題。
這個新聞的原引用來源是 http://ppt.cc/vdMY
《美國華盛頓郵報》 (Washington Post)。
其中主要內容討論到男同性戀基因可能具有特別的演化意義,並促使女性親屬
更容易生育後代。這個嚴格來說不算新但鮮少得到公眾關注的研究議題難得搬
上新聞,頗值得稍微檢視與進一步地討論。
先回頭來看看近代社會對同性戀的一般性看法。同性戀在人類社會上最常被定
義為「異常」與「反自然」的主要原因,在於此一性向選擇會使得結成個體無
法生育自己的血緣後代,而背離了生命的基本存在意義 – 繁衍子孫。基於這
樣的看法,同性戀往往被部份文化認定為「缺陷的」、「不正常的」、甚至是
「病態」性質的存在,進而被理解為一種阻礙人類族群與社會發展的負面因素
。不過即使如此,綜觀人類歷史與各地社會與族群,都可以發現同性戀乃是普
遍地存在於人類之中。甚至在不同社會與文化之中,亦具有相當不同的對應態
度,從積極排斥、消極接納、到正面接受等等情況不一而足。
在人類同性戀,或說同性性向(homosexuality) 整個群集之中,尚可進一步粗
略區分成:
■1.性取向(sexualorientation)
■2.性傾向(sexualpreference)
其中不同之處在於,後者被定義為更為後天自由意志與社會文化性質的選擇,
而非前者代表與生俱來、先天性質的生物性狀(phenotype)。 一般所謂同性
戀雖然包含了這兩種性向選擇類型,但近年主要關切的是同性性取向這樣的同
性戀類型,因為它是自然形成的生物性狀,而不是由後天個人自由意志所選擇
。在 Dean Hamer 於 1993 年發表X 染色體 Xq28 位置的基因與男同性取向具
密切相關的研究後 (1),後續系列研究慢慢指向至少一部份男同性取向者是由
遺傳性因素(特定基因或基因群)所決定,也就是開頭華盛頓郵報提到的內容
。
這樣的男性同性取向,在人類演化史上的存在便引出了一個特別的問題,即所
謂的達爾文悖論(Darwinian’s paradox):
基於天擇法則,對繁衍後代不利的先天生物性狀,無法有效地透過遺傳傳遞給
下一代,因此將在物種中逐漸消失。
然而同性性取向在人類歷史中始終穩定存在,並不因個體無法繁衍後代此一生
殖劣勢而自人類族群中消退,而形成此一反拮天擇原理的悖論。基於此悖論,
要麼天擇說產生例外(或許創造論者可以為此表示欣慰),要麼就是同性性取
向此一生物性狀,對人類物種的繁衍並不產生負面影響,甚至還可能具備一定
程度的正面意義,因此在人類漫長的演化中佔有一席之地。
為了對應這個達爾文悖論,早期的解釋如Wilson E. 提出的幫助者理論認為,
同性取向的個體雖然不具生育後代的能力,但得以貢獻完整的勞動能力來幫助
帶有相近遺傳背景的血親生存 (2)。但這樣的理論僅得到部份支持,比如說在
薩摩亞與一些玻里尼西亞社會中的確可以觀察到男同性取向成員
(fa’afafine,行為似女性的男人),他們以對親族的忠誠奉獻而聞名(3);
然而在其它社群為對象的研究,則不支持這樣的理論 (4)。
另一些學者則提出女性血親多產理論,認為決定男同性取向的這些特定基因,
在女性身上表現的生理功能,反而是增強生殖優勢,比如說強化受孕的能力、
減少生殖與生產障礙,得以生育更多的後代。此一系列研究結果最初在義大利
特定家族中得到印證,近年持續在法國、加拿大、大洋洲等社群的相關研究中
得到更進一步的支持 (5-7)。有趣的是,男性同性取向的發生率,也被發現會
受胎次影響,特別是兄長數目越多的男嬰,越傾向長大後呈現男性同性取向
(8)。從這個目前觀察到的自然現象來看,決定女性多產的基因,或許藉由控
制後代男性性取向,來達成族群擴張速度的平衡,扮演一種煞車功能,特別是
在男性後代數目持續增加的情況下。換句話說,男性同性取向在演化中扮演的
意義,至少部份(由特定基因控制)是藉由促進血親家族中女性成員順產多育
的同時,適當緩和族群擴張的速度(特別是男性),兼之還能保有這些男性同
性取向個體的基本勞動力來維持家族生產效率,最終達到整個血親家族的最大
生存利益。
從演化策略的角度來看,人類族群可經由特定基因表現,來調控同性性取向個
體的發生率,做為安定族群、確保穩健成長的手段之一。這或許可以解釋為何
部份人類社會與文明對同性取向的存在,抱持著接納甚至鼓勵的態度。這代表
著這個人類社會需要這類型個體的存在,並在社會中發揮功能。而當這類型個
體在族群中發生率出現增加的情況下,或許也代表著當下這個人類家族或社會
需要同性性取向個體的存在,來安定社群發展。
不過實務上傳統兩性異性取向以外的性取向如女同、男同、雙性
(bisexuality)等,生物性成因至今大多數其實瞭解得並不透澈。即使在研
究較多的男同性取向之中,目前比較可以被確認的生物決定因素甚至還不只於
前文所述的特定基因決定論(如 X 染色體的Xq28 位置),
http://pansci.tw/archives/32703
還包括母體懷孕生理環境內分泌素、性別胎序等調控,以及青春期發育過程中
可能的內外生理環境影響等等。這意味著即使在男同性性取向的次群集裡,不
同生物因素成因亦可能在演化策略中有不同的存在意義與演化上、社會上的功
能性。
無論如何,這方面研究給我們最大的啟示是,雖然異性取向在人類社會中是主
流生物性狀,但其它性取向之所以長期存在於人類物種之中,亦代表它們對人
類物種延續具有一定的演化意義,不應當過於簡化地以異常個例看待甚至貶抑
。再者,當人類物種呈現這樣的性取向多樣性發展時,可以預期它們各自有其
存在意義,保障各個性取向次族集能在人類社群中得到公平與尊重的存在空間
,才能充份發揮它們在演化上的優勢,確保人類物種的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Hamer,D. H., S. Hu, V. L. Magnuson, N. Hu, and A. M. Pattatucci. 1993. A
linkagebetween DNA markers on the X chromosome and male sexual orientation.
Science 261(5119):321-7.
[2]Wilson, E. 1975. Sociobiology: the newsynthesi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MA.
[3]VanderLaan, D. P., and P. L. Vasey. Malesexual orientation in independent
samoa: evidence for fraternal birth order andmaternal fecundity effects. Arch
SexBehav 40(3):495-503.
[4]Muscarella, F. 2000. The evolution ofhomoerotic behavior in humans. J
Homosex40(1):51-77.
[5]Camperio Ciani, A. S., L. Fontanesi, F.Iemmola, E. Giannella, C. Ferron, and
L. Lombardi. Factors associated withhigher fecundity in female maternal
relatives of homosexual men. J Sex Med 9(11):2878-87.
[6]Ciani, A. C., F. Iemmola, and S. R.Blecher. 2009. Genetic factors increase
fecundity in female maternal relativesof bisexual men as in homosexuals. J
SexMed 6(2):449-55.
[7]Barthes, J., Godelle, B., Raymond, M. 2013.Human social stratification and
hypergyny: toward an understanding of malehomosexual preference. Evolution
&Human Behavior 34(3):155-163.
[8]Blanchard, R. 1997. Birth order and siblingsex ratio in homosexual versus
heterosexual males and females. Annu Rev Sex Res 8:2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