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六個英文字母之九,Z。
從去年剛滿二十一歲,寫到現在,二十二歲生日過去不久,僅僅八篇。覺得自己好像忘記了太多東西,雖然似乎也沒在認真地記住什麼。
2016年的今年夏天,新聞說這可能是史上最熱的一年,大四畢業了,忽悠地想起十年前,國小畢業的那天。
某種程度上,我在小學的童年時代是個問題學生,打架、頂撞師長樣樣都來,爸媽被叫到學校,代我向打傷的同學家長道歉、處理我闖的禍,或是導師來電墾談的次數,更不在話下。
又因為班級制度,讓我小學三年級時轉學過去的那間學校,必須要同班四年,直到畢業。在班上,沒有住得離家近的同學,自然和剛升上三年級,在原校有認識、熟悉的同學不能相比。
我在班上,像是一塊孤島。
也不知為何,叛逆來得過早,我總是挑釁班上幾位男同學,和他們打架,小時候就人高馬大的我總是打贏,然後被老師阻止、帶去辦公室。一次一次被訓罵,罰抄課文,我卻享受那樣被看見的感覺,甘之如飴。
諷刺的是,後來班上聯合排擠一位同學,總是不在圈圈內的我,受邀一同參與霸凌。
那是我第一次進入到他們的圈子,卻建立在瘦弱、無助的被霸凌者身上。後來我總在想,若是我不夠強壯、不夠高大,是不是被霸凌、被排擠的人,就會是我。
於是我更用力地讓自己變成那種強勢的形象,去進行我外在與內在的改變,不能讓其他人發現我其實也是脆弱的。那時仍未想過自己會是個同志,作為一個喜歡男人的男人,但這種形象的培植及長育,讓未來十年至此刻的我,深埋在櫃子裡,少有人窺探而知。
也許,有好一部分的我,從未承認過自己的軟弱,以及身為同志的身分認同。
那種從小透過霸凌及被霸凌的雙向關係,建造起來的我的形象,是不容許刻板印象中的弱者形象毀滅。
然後認識了Z。
Z是當時班上少數幾個身型能與我匹敵的人,卻鮮少參與我和其他男生的爭鬥。
我總是羨慕他,長得好看、運動細胞又好,儘管懶惰了點,卻吸引著班上其他女生的目光。那時我總嫉妒於此,急於吸引女生與老師的注意,卻總事與願違,做出一件又一件的蠢事。
我受不了這種情況,某天下課後,出言挑釁Z,然後和他打了起來。
忘了那時誰輸誰贏,只記得老師後來追究,問誰先動手,我坦然承認並受罰,感受到班上其他人一副「又是他啊」、「不意外啊」的那種情緒,更讓我對Z感到不滿。
那年火影忍者剛在臺灣上映,風靡各間國中小。我後來一次又一次挑釁Z,他逐一回覆、偶而迴避。我總覺得當時愚蠢的我,就像火影忍者裡面的鳴人,而他是佐助。無關復仇,卻是一種身分地位的斷層,Z會畫畫,運動又強,長得好看。而我,只能用一次又一次的惡作劇及打架,吸引他人注意,讓當時忙於工作,鮮少關心我的父母多關心我一點。
後來,我不好意思地對Z釋出善意,他也裝做什麼事情都沒發生過地,回應了我。
也許真的像鳴人和佐助一樣吧,不打不相識。我和Z變成了好朋友,偶爾還是會意思性地打個架、鬥個嘴,但那也只是國小生的無聊把戲而已。我和Z的關係連待至我和班上其他人的關係。更多時候我是感謝Z的,將我從國小的叛逆與亟欲受到關注的渴望裡救出,慢慢地走回正道。
然後,2006年夏天,國小畢業了。
那年,SARS的疾患過去數年,人們逃離咳嗽與面罩的恐懼,聖嬰現象開始受到社會注目,環保、綠能概念也正緩緩發酵。
2006年,捷運板南縣向左延伸至海山、土城一帶,關於陳水扁政府的種種流言開始傳遞,新聞上總是出現其千金受擾而咆哮等,那些令人感到可悲的訊息。
那年,我和Z畢業了。
畢業典禮結束後,整個校園都沒有人了,夕陽正下,我和Z緩緩走出大門。
那時若有人問我,你最好的朋友是誰,我都會說,是Z。
我和Z坐在門口旁,看著天空的夕陽艷麗似火,雲霞燃燒,像是集滿了鮮血的眼睛正在注視。
我告訴Z,明天,我就要搬到新竹了。
Z沒有多大反應,之前我也告訴他過。
「你是我的好朋友。」
「嗯,我會記得你的。」
Z說他要回家了。他步上校門旁的天橋,我目送著。
天橋上的天空橘紅一片,雲層洶湧,風正要起。
我忽然想起今天是6月14日。Z的座號是6,而我的,是14。
十年之後的現在,大學畢業了,沒有什麼矯情或是特別記住、忘記的人,似乎大家都習慣於此,習慣離別在身上留下的每一個傷痕,讓它慢慢凝固、緩緩痊癒。
可是我永遠記得Z在我生命中的意義,在我最孤獨的時候,拉起了我。
「你是我的好朋友。」
「嗯,我會記得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