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reurl.cc/OA6q3
蘋人誌︰釋昭慧的快樂抗爭
釋昭慧推動性別運動,最初是衝着佛門內男女不平等現象而來,2012年成為台灣首位公開
為同志證婚的佛教法師。
台灣上月舉行公投,其中五項有關同志婚姻及性別平等教育的議案備受關注,最終反同力
量以大比數勝出。結果反映主流民意保守,難免叫同志群體氣餒難過。
就在公投完結那一夜,一位法師在facebook發帖,一邊安慰失望的同志,指他們應該為獲
得非同志選民的支持,心生歡喜;一邊毫不留情炮轟保守宗教人士踹同志落火坑,同時摧
毀自己人品,並叫同志們「請冷眼旁觀保守宗教人士的現世報,或許可以較為心平氣和!
」
這位有火的法師,是台灣玄奘大學宗教與文化學系系主任釋昭慧。
撰文︰梁凱澄
攝影︰黃奕聰
反同團體的煽動
釋昭慧21歲剃度出家,走入佛門,卻比不少人入世更深。她投入各項社會運動逾30年,起
點是1988年的「思凡」事件、99年爭取佛誕假期等護教運動,其後再涉足性別平等、保護
動物、反對賭博合法化等不同範疇。她推動的性別運動,最初衝着佛門內男女不平等現象
而來,及至2012年成為首位公開為同志證婚的佛教法師,釋昭慧一直在制度中力排眾議,
孤軍作戰。
釋昭慧解釋,今次同志議題在公投中以多票之差落敗,確是令人意外,但絕非無迹可尋,
「畢竟這是第一次公投,又有這麼多議題,對大家來講根本消化不了。消化不了的情況下
,大家都是透過群組動員,綑在一起投票——10、11、12 (反同議案)一定要打同意,1
4、15(挺同議題)要打不同意。
「這樣的情況下,跟公投的原意——希望我們能夠確實理解公共政策、權衡利益得失,不
要被政客的單面操弄——意義完全不一樣了,變成即便不是政客操弄,仍有很多的意識形
態操弄。」
她點名批評,台灣反同議案最大推手之一的台灣宗教團體愛護家庭大聯盟(護家盟),公
投前大灑金錢,鋪天蓋地污名化同性戀者,「等於形成一種全民夢魘,(令)大家一想到
同志,就想到很多負面東西,這種刻板印象不會被立刻挽回」。
保守團體如何操弄刻板印象來煽動反同情緒?釋昭慧說,手段都離不開把教義當成國家律
令,又或將同志與愛滋病蔓延、社會制度崩潰無限扣連,要不就利用網絡瘋傳猛男同志照
片,將所有同性戀者都打造成「露體狂」、「色情狂」。
釋昭慧形容,台灣是多元社會,大部份民眾就算本身說不上挺同,對同志也無甚敵意,但
經過反同團體一番炒作,倒被挑起了厭惡感,「台灣民眾基本上對同志不同志,可能沒有
甚麼意見,但穿太少,他們很有意見啊!」40年來每天穿着灰色長衫的釋昭慧,皺起了眉
,「但用邏輯來想,異性戀者也有雜交啊,也有露體狂啊,天體營裏這麼多人,不見得都
是同志嘛,難道異性戀也就不可以結婚嗎?」
對壓迫者的最好懲罰
公投結果出爐後不久,台灣就有立委傳出消息,至少九名同志自殺身亡,兩人自殺未遂。
釋昭慧既為之心痛,亦不相信那些反同的人會因此被喚起一點良知,「他們沒有一點憐憫
心,你的自我傷害,其實只會讓他們(覺得)『太好了,又走了一個』。
「他現在拋垃圾給你,你怎麼接過來呢?不要接過來,那個垃圾你不接受,他就要吸收回
自己身心,那麼對他來說就是傷害。」一改剛才的銳利詞鋒,釋昭慧神色柔和道:「對他
們最好的懲罰,其實就是你活得很快樂,很燦爛,讓他拿你沒轍。這才會令他們覺得鬱悶
。
「要懲罰一個有惡意的人,最好的方法,就是讓他的惡意懲罰自己。」
叫被壓迫一方不要心懷仇恨,大概沒多少人能擁有如此胸襟。釋昭慧近年撐同婚的言論,
在佛教界內承受不少壓力,台灣全國宗教大聯盟早前召開大型聯合記者會,表明反對同婚
,曾稱「一男一女,一陰一陽」本屬正常的宗教與和平協進會理事長淨耀法師,更劃清界
線,指釋昭慧言論不代表佛教界。
推動社會運動多年,釋昭慧當然了解少數對抗多數,日復日撼動現狀的困境。她不是叫人
放棄反擊,卻認為大家毋須過分憤怒而懲罰自己。
「畢竟我們每個生命也有一種特質,就是希望離苦得樂。你一直被欺負,壓抑自己,你都
是在苦感中,有時反擊是需要的。但如果你只看到那個黑影,而且很在意那個黑影,你身
心靈也會受害。
「太注重局部的負面東西,你沒有辦法看到天地開闊。」
面對專權的港人應取中道
相隔一個海峽,香港社運圈近年所受的打壓和挫敗,絕不亞於台灣。社運領袖入獄、香港
民族黨被取締,議員及參選人被DQ,政治紅線不知不覺間越劃越多。在專制陰霾下,不少
曾投入抗爭的市民深感再反抗也不奏效,民主派連續兩次在單議席單票制選舉中落敗,不
論議會路線或街頭運動,均步入前所未見的低潮期。
有人說無力感無可避免,又有人稱無力感是種選擇。釋昭慧倒相信,在推動社會運動的過
程中,休息和療癒仍是必須。社運分子一天到晚盯着社會的罪惡、病態,自我耗損過頭,
容易變得憤世嫉俗,「不然的話,那一重運動本身是傷害,因為加上自我萎縮的傷害,它
是double,兩重的」。
比起台灣,香港無疑面對更緊縮、複雜的局面,當權者與無權者彼此生疑,政府不願下放
權力,烈士並非人人當得起,但釋昭慧希望港人仍能取其中道,在現實的限制與空間下,
掌握相對最好的因緣,作出最好的努力。
快樂抗爭的「四無」竅門
要推動社會改變,也不知撼動制度難,還是扭轉人心更難。釋昭慧說,沒甚麼社運是容易
的,就如今天女性享有最起碼法律上的性別平等,也是無數抗爭者逾百年來前仆後繼,一
波波運動換來的成果。不過就算在當下社會,女性所承受的壓迫、暴力和剝削亦未間斷,
近年席捲全球的#me too反性侵與性騷擾運動,便可見一斑。佛門情況又豈有分別?
今年8月,中國佛教協會會長、全國政協常委釋學誠,遭兩名男弟子以實名舉報他性侵女
弟子,事件轟動社會。釋昭慧當時撰文,分析佛門的禁言、劃清界線、杜絕言路、強化男
尊女卑秩序等傳統,如何形成處理性醜聞上的「結構性罪惡」。文章詞鋒犀利,批判毫不
留情。
問釋昭慧,在對抗主流,以至每每衝着自己身處體制而來的這些年,有沒有想過退縮?有
沒有試過氣餒?自我懷疑?她幾乎想也不用想:「沒有。」
如何辦到?釋昭慧答:「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
藐三菩提。」
「不要有『我』,我能夠扮演甚麼角色?我能夠得到甚麼?我是不是得罪人了? 不要想
。不要有『人』,不要去想他會不會回報我,即便他恩將仇報,也不要難過。『無眾生』
——就算眾生都誤解我,把我罵成不堪,也無所謂。『無壽者』,就是作為一個活着的人
,從現在做這些事情,我以後會不會得到好的效益,也不要想。」
釋昭慧認為,人之所以沮喪、退縮,有時是因為太注重自我。「對於女性運動的投入,我
也是個女性,但也不是真的那麼受苦的女性,所以有時候我還是要超越自己,成為第三者
去看」。
雖然身為比丘尼(女眾),釋昭慧在佛門有相當地位,男性基本上都對她恭恭敬敬,「可
是我不能這樣想,這樣想我就會害怕失去自己現有的優勢,做不下去。我要全力投入,就
要在作為佛門女性這件事上踩穩,不要去管自己,只管運動的本身。」
釋昭慧強調,如果想介入社會、關懷苦難、甚至弭平罪惡,「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
者」,非常重要。當參與運動的人能超越利害、名譽、回饋和感情依賴,專注於理想之上
,整體才能在面對挫敗、誤解和傷害時,仍保持快樂和力量。
「要讓自己快樂,才可以分享快樂給別人。永遠都要讓自己保持快樂的心,才有未來可能
貢獻社會的空間」。
走過的必留下痕迹
當一個美麗的夢破碎,放棄在有限人生中追隨無把握的事,也是人之常情。但推動動物權
益和性別運動多年的釋昭慧卻深信,雖然壓迫是如此根深柢固,只要是善法,一腳步一腳
步邁進,人生絕不白過。
「所有走過的都會留下痕迹嘛,而且最後,即便沒有改變甚麼,也改變了自己啊,讓自己
變得更堅強、更有耐力、心量更廣大、更光明。最起碼完成了自己,不也是很好嗎?」
「生命如果只關心自己,也不會更快樂。努力令周邊變得好一點點,能做多少就做多少」
。釋昭慧苦口婆心:「不要把自己當救世主,眾生有自己的業力。但也不要用眾生有業力
為藉口,因為我們如果形成共願,也可以轉眾生的業力。」
「我們生命的這一段歷程,也只不過是生命長河的一瞬間而已。讓自己的心在過程中採取
平衡,才能夠細水長流。」她的眼睛笑成兩道彎月:「我們繼續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