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愛情產業鏈,莫忘同志族群】
劉育豪/高雄市性別公民行動協會理事長
忻儀/高雄市性別公民行動協會常務理事
本月3日於高雄市議會,李雅靜議員召開並主持「高雄市愛情產業鏈的建置與發展公聽會
」,邀請產官學界與會,共商如何落實「愛情產業鏈」,對此,高雄市性別公民行動協會
主動與會並提出建言,盼能讓愛情產業鏈的積極意涵更形完整。
在愛情產業鏈中,對於愛情樣貌的想像是否多元,影響整條產業鏈的發展,會中不少局處
提到要經營銀髮族、年輕人的愛情市場,卻獨缺全世界正在積極搶食的LGBT族群市場,根
據了解,光是亞洲區就有1.3兆美金的產值,此於2個半小時的會中卻無人觸及。
根據內政部統計,2017年結婚率僅有千分之5.86,比起2016年少了1萬對,這樣的數字該
如何支撐起愛情產業鏈?若無法將服務族群擴大至LGBT,連結各層服務機關與產業,深化
各階層人員的培訓內容,以具有性平意識之課程建立多元性別意識,提升城市性平人權形
象,又怎麼能讓LGBT族群願意買單?
於大法官釋字第748號文的蔭照之下,不論專法或民法修正,同志朋友將於今年5月底後,
可以平等享有結婚權益,如此一來,婚禮相關產業的龐大經濟引力,更可能帶動整體產值
提昇。
所謂「粉紅經濟」,早有許多明證,如去年台北同志大遊行計有14萬人參與,估計消費力
破億!同年高雄同志大遊行亦吸引2萬多人參與,估計創造2000多萬產值,藉此發展出住
宿、醫美、時尚、藝文、運動賽事等相關產業商機,無可限量。
在高喊「人進來」的口號下,同時思考如何讓人留下來,亦為重點:舉凡世界各地知名的
彩虹社區,因LGBT族群進駐,衍生出來的食衣住行育樂、生老病死產業,俱能帶動城市經
濟發展。
「人進來」絕非只求一次性消費,以市府層級的高度而言,要有足夠的性平意識、友善關
懷,讓愛情充滿在各個階級、族群,吸引人「留下來」,才能穩定經濟、創造就業,並使
人才回流,不讓「高雄發大財」淪為一句空白口號。
(新聞連結:https://goo.gl/1yBB8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