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上一篇文中祝福他的大家,我前幾天去高雄某醫院照顧他了。看到他在醫院發生的一些事情,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男友這次的住院原因是因為躁鬱併發,極度亢奮和極度低落會交替發作,他的醫生在他回診的時候建議他換藥看看,於是住院換藥觀察兩個禮拜。
精神科的藥物既好拿又難拿,一般人想要在藥房買應該是沒什麼機會,但是只要去精神科門診掛號,醫生就會開給你。這段話不是廢話,因為醫生也不知道怎麼辦,簡單說:精神科的藥物都是摸石子過河,不知道哪種藥適合病人。
很哀傷的是精神科藥物都會有輕重不一的副作用,這些副作用有可能是嗜睡、全身無力或者是失眠,也有可能會出現自殘、自殺傾向。我男友吃藥到今年第八年,根據他的說法應該是他的腦袋有些地方已經被損害到了。
1.除了睡覺還能...幹嘛?
在精神科住院的時候是禁止攜帶手機的,有些醫院是禁止帶有照相功能的(保護病人隱私),有些醫院則是完全禁止。這對現代人是滿折磨的一件事情,我男友不是個手機成癮的人所以還好。隔壁床的看護是一個很需要使用手機的人,她就表示連她只是在旁邊待著就快發瘋了。
裡面會有一些團康活動,像是上天台曬太陽、唱歌、還有室內乒乓球桌,或者是一些衛教課程,但是會使用的真的是少數,大多數人都只能睡覺或到走廊上走來走去,然後早上睡飽之後晚上吃安眠藥繼續睡。
2.穿衣服吃飯都要注意小心
我記得我去當兵的時候,運動服的褲子的鬆緊帶一開始就被抽掉,醫院裡面也是這樣。甚至連訪客的鞋子上面的鞋帶都會被提醒。吃飯的時候只提供湯匙,不會有筷子刀叉。講實話超不方便,到後來我都只買subway或者不用餐具就能吃的東西。有一天我只用塑膠湯匙吃雞腿便當,吃到後來真的會懷疑人生。不僅僅是這樣,裡面禁止帶浴巾只能用小毛巾,還有很多奇奇怪怪的攜帶物品規定。我能理解這些都是為了「保護」他們,但是有些東西實在太荒謬了。
我看到有人用鐵湯匙在吃飯的時候,我就忽然開始思索究竟鐵湯匙、竹筷子還是我吃完的雞骨的殺傷力比較強。
3.吃藥和...治療?
每天都會有固定時間發藥,護理師會看到你吞下去才會離開,這些都很正常。我男友住的是健保四人房,在我們右手邊的是一個剛做完電痙攣治療的伯伯,聽說一開始伯伯是因為不能控制自己而一直講話所以要做16次,協商之後變12次,最後實際做了9次。在他做到第八次的時候,看護有跟醫院反應不要再做了,一是因為伯伯狀況好了很多,二是因為伯伯有點受不了了。而第九次之後,伯伯忽然開始大叫痛,照完x光之後發現髖骨出現骨裂(有興趣為什麼會骨裂的可以去查詢一下那療法是什麼鬼。)
奇怪的是,早上骨科的照完說是骨折,下午精神科又說沒骨折。伯伯有個雙胞胎弟弟之前和伯伯有一樣的問題,也做了那種治療,因為強力抽搐而造成骨折,家屬在做這個治療之前就有跟醫院方講過這個情況,也提醒醫院務必要注意。看護轉告家屬後,忽然間院方要看護出去讓他們跟家屬單獨談,家屬自然比較願意相信醫生而非看護,但是看到那看護真的很認真也很有經驗的樣子,我實在很難相信伯伯沒有受傷只是院方聲稱的「肌肉拉傷」。
4.真的還是老問題
其實有很多問題的產生完全就是醫病比的問題,精神科我看到最多一次在辦公室裏面扣掉警衛就只有三個人,整層樓應該是有快20個病人。夜間時段更好像只有一個護理師留守。昨天晚上住在斜對角床的老先生從早上就長睡不醒,醒來也動不了,半夜被推去觀察病房也沒辦法有什麼處置。可能也是因為護理師人數真的不太足,才會讓人有種大家都很沒耐性,很忙的感覺吧。我男友胃食道逆流從按鈴到藥來就兩小時。如果有什麼急病發作的應該就真的只能拖出去了。
稍微跟大家分享一下在精神科住院的所見所聞,我之前也住過院,不過因為我是單人病房,又只是簡單的蜂窩性組織炎,所以大家看起來一團和氣的過了七天。經過這次對精神科住院的觀察,真的會讓人開始思考。
「我們到底是在治療他們,希望他們好起來,還是在囚禁他們,希望他們不要影響到「正常人」的生活?」轉頭看了看我吃了八年藥,結果還是要住院的男友,我沒有答案。這種環境、這種對待方式真的能讓他們好起來嗎?我也沒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