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niendudu (niendudu)》之銘言:
: 如題
: 最近軟體有人傳訊息過來,
: 很多都劈頭就問:
: 「在做什麼呢?」
: 正常一點的,會先彼此問個好或寒暄一下再丟這個問題過來。
: 有些人是開門見山就問:「你在做什麼呢?」
: 我真的好想回他:「沒話就不要找話聊,你不尷尬我都尷尬」
: 對我而言,這個話題就像是情侶間很私密的問答~
: 畢竟這種很難聊又牽扯到隱私的話題,
: 最適合熱戀中的情侶了~
: 但是一個不認識的問我在幹嘛?
: 我該回:
: 「在跟你傳訊息啊~」
: or
: 「我在呼吸啊~」
: or
: 「我在作什麼跟你有關係嗎?」
: 不知道是我太機車還是怎樣,
: 看到這個問句真的讓我很無言... ...
: 請問版上大大們遇到這樣情況會有什麼想法?
聊天要聊得輕鬆愉快,
沒有預設立場很重要。
怎樣叫做預設立場呢?
例如同樣是一問一答的訪談。
特定的目的、
預設的立場、
想好的題綱、
預期的答案,
就讓訪談比聊天來得有壓力。
同樣的問題內容事件,
被記者堵麥訪成明星囧問答,
上康熙來了卻聊成該集亮點。
當然啦,訪談式談話vs.聊天式談話,
沒有絕對的孰優孰劣,端看參與者如何取捨。
劈頭就問你在做什麼?
的確很像是記者提問,
如果先來個你Hi我嗨,
再問就比較像在聊天。
但即便如此,
難道你就會回答了嗎?
事實上不想回答的原因,
是問題已被你預設為涉及隱私。
但對方是否真想打探你的私人行程,
其實很難得知也無從驗證。
在不確定對方意圖的情況下,
最保守的做法就是不給出任何新訊息,
例如我在回訊息、我在呼吸這種廢言,
而這類回覆不啻是在另類句點對方,
也是防禦性思維的人常見的回答方式。
防禦性思維的相對是開創性思維。
開創性思維顧名思義=
開放的心態+創造話題。
因為態度保持開放,沒有什麼預設立場,
所以傾向直覺式回答對方的提問。
我在打遊戲、上網、追劇、運動、發呆…
這些答案真的有這麼隱私不可告人嗎?
而這樣的回答也同時提供了額外的訊息,
可能成為接下去的談資。
如果當下你真的在從事不想告人的事,
而你又不想撒謊,也不想立馬結束對話,
這時開創性思維的人可能會另闢話題,
你可以說你想說的、問你想問的,例如:
嗨,你好!方便自介嗎?
雖然你沒有回答對方的問題、
提供任何個人的訊息,
但你並沒有句點對方,
反而從被動變成主動,
多認識一點原本不認識的人,
不就減少一點面生的尷尬嗎?
防禦性思維容易讓我們變成南寮人,
開創性思維則避免我們成為句點王。
防禦性也好、開創性也罷,
都是人們本身的思維模式,
沒有所謂那個好那個不好,
了解自己和對方的思維方式,
可能比回答問題本身,
更深入了解彼此。
問什麼問題似乎也沒那麼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