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chuckni (SHOUGUN)》之銘言:
: 如題,在歐美,上班族要穿西裝,日本更是其中之最,基本上到了沒領帶不合格的程度
: 而同樣的學校學生也都穿著漂亮的制服,雖然歐美好像沒什麼學生穿制服的習慣但工作時
: 還是幾乎都會有工作套裝,不管各行各業,那怕是水電工還是掃垃圾的
: 而台灣呢?永遠都是上班隨便穿,扣除飲食服務那些外,還有業務之外,幾乎九成公司不
: 會對員工服裝有過度要求,大多的規定是只要不要穿短褲拖鞋剩下就很隨便了
: 我是想啊,為什麼台灣不能像日本那樣呢?感覺統一制服的話有潛意識提升自己對工作的
: 自信心不是嗎?也能更加的認同自己是專業人士的身分,西裝更是給人專業感的首選
: 反而隨便穿有點"我就是爛命一條"的感覺耶
: 有沒有八卦??
很簡單 因為正裝風險太高
台灣人有太多迷思阻止我們去涉獵穿衣領域這一塊
像穿吊嘎老阿伯其實是大財主啦、穿好看的衣服就是有錢有閒的人做的事啦
只要對穿衣品味有太多涉獵就很Gay啦、你穿西裝等下是要參加婚禮吧.....之類的
對普通衣服來說或許適用 但正裝卻不是
正裝好不好看 跟砸不砸錢沒有絕對關係
也就是說 正裝考驗的不是你砸錢的多寡 而是品味與保養
一件大潤發西裝跟亞曼尼西裝平放在一起 坦白說相似度高達九成
但魔鬼全都藏在剩下的一成中啊!領口、肩線、腰線、臀線、配色、布料、剪裁
人要具備足夠的品味審查出其中的細節 才有可能分得出差異
換句話說 只要注意到了這些細節 一件合身的大潤發西裝照樣屌打過大的亞曼尼
所以一旦你把正裝穿在身上 你就等於是直接將你的品味昭告於天下
不像其他衣服你還可以拿「這是流行你不懂」、「這是設計好嗎?」來當藉口
而台灣人在品味上的缺乏是有目共睹的 不過我要說 這不是台灣人的錯
台灣在服飾產業上一直有審美過於單一的問題
簡單來說就是今年流行什麼 趴的一聲所有店家從東區到五分埔都賣這個
追流行的人就一件兩件三件的狂買,剩下就是三年沒買過衣服的荷葉派
但是其實,「追流行」和「荷葉派」的人中間,其實還隱藏著無數的可能性
風格
可可香奈兒說:「時尚易逝,風格永存。」
龐克風、文青風、軍裝風、嬉皮風 這些東西對歐洲人來說是一種生活方式
一個人可以到60歲還穿皮衣、All Star
或是赤腳穿著印度花布褲,戴著西藏風格的手環 這沒什麼問題
而台灣?60歲可能連紅色都不敢穿了
在審美如此單一化的國家裡,我們哪有可能去建立什麼對服裝的敏感度??
沒有服裝的敏感度,在正裝這種考驗品味的世界裡,又有幾個人敢去涉足??
再來就是保養
一件西裝要好看除了買到「正確」的服裝外,精細保養更是或不可缺
黃斑、污漬、磨損甚至皺褶也許在普通衣服上沒什麼,在西裝上一目了然而且非常礙眼
這扣分的程度比你穿Polo還糟糕 但一說到保養就是台灣人的死穴啦~~
是的!台灣人在買下一個東西之後 基‧本‧上‧不‧保‧養
為什麼不保養呢?因為你手上的衣服讓你覺得根本沒有必要好好保養
為什麼沒必要呢?因為你有的東西都是貨比三家之後用最便宜的價錢買的
為什麼只買最便宜的呢?因為你根本看不出來亞曼尼和大潤發的差異
Stop!!
剛剛你不是還說西裝和砸錢不成正比?現在是怎樣?
是的 但那是在品味已經基本建立的前提下
亞曼尼之所以貴就是因為它已經幫你把細節部分都搞定了 你只要去店裡
然後詢問櫃員合適的尺寸就行了
我的觀察是 目前其實很多台灣人都願意花大把鈔票投資在衣服上
但對於保養重要性的認知則普遍不足 人們說 歐洲的東西到台灣來都很好賣
其實不然 像那種擁有銅柄把手的木製鞋撐 鬃毛刷等等真正象徵歐洲貴族氛圍的東西
在台灣根本沒銷路
台灣人認知的歐洲坦白說其實很庶民 就算想模仿貴族歐風也是極為廉價的複製
光看那什麼歐X葉荷就知道了 我都不忍吐槽!!
你根本分不清新古典主義和巴洛克對吧?你把一大堆巴洛克家具堆在客房裡號稱貴族風
但怎麼看都覺得怪對吧?
廢話!!因為你堆在閣樓型的房間而不是挑高式的房間啊!
閣樓是僕人睡的好嗎??
還有那浪漫迴廊是怎麼回事?為什麼羅馬式長廊裡有個英國的電話亭?
重點是‧還‧紫‧色‧的??
關於台灣模仿歐風的吐槽我都快可以寫一篇論文了 先打住吧
回到保養~~對於正裝來說
一切的保養極為費工 但萬一弄不好 比不穿正裝還糟
尤其是皮製品的配件像鞋子、公事包、手表
你就算都不穿不戴放在供桌上面拜 定期都還是要上油上蠟
而我們....你知道的 會掃地會洗碗就偷笑了
簡而言之從現階段來講 要將西裝穿出專業感甚至時尚感 一句話:難度太高
現在的年輕人穿的很好看也許是真的 但是到品味的養成
風格的建立
認知到保養的重要性.....還有太長的一段路要走 這不只是錢的問題
這是台灣街頭什麼時候會出現一個龐克風60歲老奶奶
也無人會側目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