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淺見
通常通訊協定上會有一些header的東西
來表示這個封包要傳送到何處
就像寫信給人的時候,我們會再用信封寫對方的地址或郵遞區號
實際上一個封包會變成下面這種形式再送進實際傳輸層
[header1][header2]...[data]
最後到實體的訊號後也有可能會有一些特殊編碼
像是 8b/10b 這類的
Example -
假設protocol A 傳送資料需要兩header,各需100 bytes
在protocol A 傳出去的資料假設為 1 KByte = 1024*8 bits
那實際上的資料量必需要再加上header的資訊量
[header1 100Bytes][header2 100Bytes][data 1024Bytes] = 1224*8 bits
最後用8b/10b傳送後實際的資料會變成 1224*10 bits的訊號
不一樣的protocol定義的header不一樣
會讓最後到實體層的訊號量不同
用bits per sec 的表示法才能客觀的表示出實體層實際傳輸"訊號"的能力
※ 引述《afflic (afflic)》之銘言:
: 平常我們買硬碟、安裝、下載檔案
: 容量或速度大小都是用byte來計算的
: 但是為什麼電信業者的網路速度
: 卻都是用bit來告訴消費者的呢
: 有沒有電信業者喜歡用bit來灌水的八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