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準備考試前受到板上許多文章的建議,對於各位神人念書方法有許多學習
於是決定在上榜後也分享自己的念書方式,我將我想說的分成以下幾點以便於大家閱讀
1.背景
2.準備時間軸
3.各科準備方式(用書)
4.各校準備心得
5.自我檢討未來考生建議
6.心得
一.背景
今年畢業於123化工系,大學時期成績約系上40~50%,因為我是轉系生,所以大二轉到化工系
時要補滿多大一沒修到的課,再加上其實我平常滿愛玩的,所以成績不是很好也就這樣渾渾
噩噩的過下去,到了大三下4月底的時候才開始認真準備念研究所
二.準備時間軸
由於我很晚開始補習的關係,所以我補習的時候都非常認真絕不允許自己恍神,所以通常我
進TKB時手機都是關機的(以防我沒是亂滑),我上TKB的時間大概都是早上開始上連續5個小
時,中間吃飯時間就去隔壁小7隨便買一買快速解決,而補完習的時間則是馬上複習補習班
上的東西,再把上課寫的筆記在重新整理再另一本筆記本上,寫筆記的重點是一定要把所有
細節寫上去,不要以為很簡單就可以跳過,那是因為才剛聽完印象很深刻,但當你全部補完
要重新複習時,你會完全忘記你以前到底是在寫三小,所以小細節真的很重要!!再來如果還
有多餘的時間我就會寫上課林隆帶的題目,寫完還有時間就寫TKB附的綠色題本,這些通常
都是暑假開始在做的事,另外我建議大四上除了必修以外不要亂修課,就好好準備考研究所
,不要讓其他的雜事干擾你,除非你之前太混不修沒辦法畢業那就修吧
4月底~6月底
因為同學都已經補習補了一個段落,所以這個時間我是每天都會補一個時段,補完回去一定
要好好消化,通常我都是把筆記再用自己的方式整理一遍到另一本筆記本,大三下的我其實
有很多課,所以通常晚上6~9點上完課之後,整理完筆記寫一下林隆帶的題目也就差不多11
點了
7月初~9月中
這個時間是我全力衝刺補習的時間,其實暑假已經陸陸續續有同學補完了,老實說看著其他
人補完壓力真的有點大,於是就盡可能的能補就補,但是也不要一整天都在補習,到後面會
非常容易分心,我的最大上限是補5個小時中間有吃飯休息,補完2.20就會到圖書館寫一下
綠色題本,寫到5點吃個飯,吃完飯回來小睡一下再開始做補習的筆記+寫林隆帶的題目
9月中~10月底
這個時候發現我工數一個字都還念,開始認真地念工數,我用的參考書是2014劉明昌出的最
新版的工程數學上下,幾乎是把上面所有的題目都算過一遍,不過因為有先看過台大的考題
,於是我第五章相平面的穩定性,PDE,複變,特徵值,傅立葉轉換都沒有念的很熟,大概就是
有個基本觀念,不過其他能熟就盡量熟,不過這些事的前提是我大二工數滿認真的,所以並
沒有花太多時間就把基本的重點掌握住,真的要考台大的話還是要早一點開始準備,這個時
間開始準備我個人覺得有點晚,這段時間我大概就是早上念工數,下午念化動化熱,晚上念
單操輸送,時間就自己分配吧
10月底~12月底
這段時間開始挑一間學校開始寫考古題,剛開始寫考古題挫折感非常重,時間會訂個80分鐘
,定這個時間剛開始一定不夠用,但是就是要提醒自己盡快去完成,寫完對完答案後要把自
己沒有弄清楚的觀念回去再看一次,把每種題型的KEY WORD找到,找到適合的方法,通常每
科都一定會有一題題王,看到題王我通常都是直接跳過,在全部寫完時再去寫那題,或是等
到訂正的時候再慢慢釐清那題的關鍵,如果找不到答案的話盡量跟同學討論,或是要跟教授
討論也可以,這段時間非常重要,題目也要認真寫,重點是不是把看過的題目背起來,而是了
解那題的重點是什麼,要用什麼方法解,這樣之後再寫才會快
1月初~考前
繼續寫各校考古題,與之前不同的是,這段時間寫考古題會寫的比較順手,習慣了80分鐘內
寫完考卷,遇到題王能寫多少就寫多少,甚至有的時候會少於80分鐘,但是一樣不要忘記考
古題的重點是幫你釐清觀念,而不是把題型硬背起來,考試的時間過得非常快就算你平常可
以80分鐘內寫完,真正遇到考試的時候你要把整份考卷寫完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會完全沒
有時間檢查,所以在寫每一個題目的時候都要盡可能的100%寫對,不要粗心,浪費時間在檢
查上面,如果考古題都做完了,就可以開始看看原文書,把一些沒看過的東西當在閱讀一樣
看過一遍,至少有個印象記在腦子裡,如果剛好考出來至少可以寫點東西,拿點小分數
PS1我台清成都寫了近10年考古題而中央台科就是加減寫
PS2這段時間我還多補了林隆的物化加強台大會考的部分
考前
在每個學校考前一兩天我不會花太多時間在研究考古題,而是回去準備最基本的東西,把考
古題用到的東西記下來,或是有些東西太久沒用要把它拉回來,盡量不碰考古題,而是看一
些觀念的東西
三.各科準備方式
單操輸送:
參書籍:3W,林隆講義
其實有再仔細看3W這本書會發現,成大近幾年很愛考3W的東西,有的時候是習題,有的時候
是課本例題,有的時候是文章內的一段話,所以有心考成大的話,盡早把3W看熟識個好方法
化工熱力學:
參考書籍:林隆講義,Smith
在第一次觀念打底時把林隆講義熟讀一次,第二次複習便然後藉由smith讀通多成分VLE等
觀念和超音速,各種熱機(Otto cycle,Diesel cycle,Rankine cycle等),這些範圍林隆講
義講得較少且不清楚
化工動力學:
參考書籍:林隆講義,Fogler
因為成大的化動時在考得太難了,所以翻閱Fogler把孔洞觸媒質傳,各種非恆溫反應器概念
讀懂,並且推導Thiele moldulus無因次群和孔洞觸媒濃度分布等數學式,弄懂全域和區域
有效因子的物理意義等,從Fogler把非恆溫反應器和孔洞觸媒質傳的觀念補齊以應付成大
題型,另外這兩年成大很喜歡考觸媒失效,分數也給得很甜,只要有看過觸媒失效機會都會
拿到不錯的分數
四.各校準備心得
臺科的題目和清成相比較為平易近人,花時間做過題目熟練考題方向即可,中央比較特別,
時而簡單時而難有點難掌握規律,所以有點運氣運氣的,有些真的太難的我就直接放推了,
想說考這麼偏應該也不會出第二次,清大和成大我就幾乎會把每一題都完整訂正完,林隆沒
給解答的部分也藉由翻閱原文書找到最適合的解法與觀念,在此過程也修正了許多之前補
習班講義概念上或解法上的錯誤
最後附上各校成績
學校 單操 化動/化熱 工數 英文 總分 最低錄取(正取) 名次
台科 55 64 X X 119 105 正18
中央 40 78 X X 118 正10
清大 44 58 X X 102 85(備取) 正取
成大 58 67 X X 73.33 65.17 正9
台大 65 87 68 32 236 224 正17
五.自我檢討&對未來考生建議
其實準備考試的這段時間剛開始會非常地不習慣,因為前面三年太混了,但是當我自己熬過
了暑假之後,其實後面時間會越過越快,每天都做一樣的事情,不過我相信這些是做久了大
家一定當會開始慢慢懷疑自己,所以如果讀得很煩的話我會選擇先休息一下,回想一下自己
設定的目標,可能是為了感動家人,或是為了賺大錢等等的原因,總之就是要有夠強大的驅
動力才能在考研究所這條路繼續堅持下去,而且有的時候路都走一半路,放棄這條路是一件
很笨的事情,所以就要咬緊牙根繼續走下去
六.心得
準備考試的時候其實受到很多很多人的幫助,不管是張耘瑋COVER我話工實驗的結報,或是
各位強者為我整理出的各校解答,還有吃飯時間被我吐槽的大家,還有人每天都幫我洗
衣服,以及其他在我背後默默支持我幫助我的各位,如果沒有各位的幫忙的話,我絕對不會
有現在的成績,非常謝謝各位的幫忙,讓我可以在中正寫下這段奇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