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同學代PO)
一 前言:
各位GRADUATE版的30CM大大和E奶美女 大家好 大給厚!
雖然自己還無法在板上推文及發文,但是在準備日子以來的這段時間,
也在板上吸收很多資訊,很有一種共體時艱的感覺。
尤其我還記得剛考完時有篇台大電控的考後討論,下面一堆人都在回今年簡單慘、輕鬆上
、考完就找教授的那篇。現在想起來都還覺得白爛,也不知道當時在下面推簡單的有幾個
有上XDD
想當初在準備考試時也是汲汲營營的在尋找電控所的考試心得,所以今年自己有考上也希
望可以給接下來的學弟妹們一點幫助。
這篇比較偏向是補習心得跟準備方式,至於科目的內容甚麼章節重點之類的。我是覺得要
考台大就狠下心來都全讀,這句話寫考古題的時候就會心有戚戚焉…當然這句話是對本魯
這樣的一般人說的,版上的隱藏怪物們就大概也不需要看心得文XD
二 背景:
116工程科學系,系排6X% 順帶提一下,本魯原就讀中興機械系。
後來讀讀沒興趣,第一次轉學考台聯平轉沒上。中興大二時二度挑戰降轉,有幸工科正取
一。其實我覺得轉學考的經驗有很大的幫助,就是關於鍛鍊考試心態的部分。尤其是可能
蠻多人當年學測就上沒考過指考,所以對於這種一試定勝負的考試。也許真的會相對比較
吃力,至於考研究所這件事情,我也是當初進116後就已經下定決心用考試的方式升學,
當時也完全不考慮台聯(台聯和台大的準備方向及題型我是覺得差異蠻大的,所以建議初
期就先確定下來)。推甄這件事當初也是直接放棄,專題的話是三下和四上,四上時覺得
時間有點牴觸到。所以也跟隊友講好,告知教授後教授就把我確定當掉,接下來就專心準
備考試。
三 成績:
台大電機甲(正取十)
工數(C):85 電子學(C):57 控制系統(C):34 英文(B):42
台大生機丙(正取一)
工數(J):76 電子學(B):81 自動控制:50 英文(A):68
成大電機乙(備取28)
工數:49 控制系統:44 電子學:40(有沒有不看過程的八卦)
備註:沒準備英文門檻,考前3個月左右的多益成績為730。
四 準備過程:
本身是應屆的考生,其餘兩位戰友都是延畢,所以沒有時間上的壓力。所以我認為,想應
屆考上最重要的第一件事,就是修課規劃。實際準備研究所考試的時間從是三下開始。但
上學期就有考慮到讀書時間,所以當時就把一些該修的課修一修。在四上時只有11學分,
系上的考試對我幾乎是沒有困擾的。
三上:解決畢業問題,多選學分盡力歐趴,控制上就是上課認真聽講,系上老師何明字我
覺得真的教得很不錯。
三下:修了電機系的線代和電子二,以及系上的控制下加上其他必選修。這時的讀書規劃
是利用一個學期的周末把控制的TKB數位看完,因為控制上三上修過一邊看最後也趕上當
學期的控制下進度。
工數則是自修ODE及LAPLACE這裡指的是只讀喻老工數上的234章(還沒上過課)。電子
則是在開學前幾周讀SMITH原文書讀到MOS完,電機系李順裕教授的當學期授課範圍是第6
章開始到第九章回授。
這學期我花了很多時間在電子學上,我完全都只有看原文書,上課認真聽。書上的範例是
每題都做過,一頁一頁的看。但後面的練習就一題都沒寫過。控制的部分也是蠻扎實的(
原因後文續提)。
暑假:用暑假的時間把TKB工數電子全部都看完,書上有過程的例題都做過。但這時候我
的重心還是放在整理筆記上。
四上;開學期幾週花了一些時間把線代的課程看完(印象中好像是14堂,到這時候所有科
目都看過一遍),9~11月這段時間是把各科都在讀過一遍範例都寫過以及再整理一次筆記
。
這學期去修了電機系郭泰豪的電子三,郭教授的這門課是我在116唯一沒翹過真的每堂都
去的一門課,除了台聯沒有要考迴授後的章節,想考台大的學弟妹真的要去修一下,我覺
得超級賺。尤其電子三是從原文書第十章開始教,這裡的CMOS TWO STAGE OP是讓我對電
子很有很有感覺的一個地方,它包括了差動,又有元件CASCADE的增加性能的概念,還有
CURRENT MIRROR,第二級最後的放大端上面也有一個A類的輸出級,也可以應用迴授上去
。這裡真的教得太好,會讓你對第九章以前的所有東西能夠有整合的觀念,會真的覺得電
子學非常具體。當時的情況是我暑假已經聽完劉明彰的電子學,我去也沒帶書上課也沒做
筆記,就是專心聽講然後看郭教授發的講義。有幸在成大的同學真的可以去朝聖一下,我
自己是覺得那跟補習班帶給你的感覺完全不一樣。
11~1月開始做額外練習題(題庫)然後開始去複習一些冷門少考的地方。1月中到考試前就
是考古題跟在整理一次筆記。
考古題練習的部分,我想拿出來提一下,我本身有印台大生機電機跟成大電機的十年分考
古題,考完期末考後剩快30天左右。
我自己為了強迫訓練我花了12天,中間有兩天有事。就一天寫一年的考古題,台成電機,
所以這樣一天是寫六份考卷。
從早上八點開始,一張考卷90分鐘,卷跟卷中間就是一根煙或是去喝水上廁所的時間,不
超過十分鐘。所以一天下來光是寫考卷的時間就是九個小時,我也一定會檢討完才會回家
。
前幾次還真的是被電爛,但我覺得這個方式還不錯,就是讀完書後很多章節都還不夠整合
遇到一些題目其實都會反應不過來。
但後來其實真的會感覺到老師出題的邏輯。那幾天很痛苦啦,但我自己覺得很有用,就是
關於老師出題的方向,這個有點強迫症的過程。
我覺得蠻能把以前有點獨立的東西全部都給串起來,也可以練習讀書的定力。至於台大生
機的題目就是後期有點看不下書就無聊拿來寫一下,或是就稍微眼睛喵過題目而已。
五 補習班:
大碩數位TKB 電子 劉明彰 自控 張碩 工數線代 喻超凡
沒有補任何題庫
電子 劉明彰(上課年度103):誠心建議,覺得自己電子學底子差的人不要去上。劉
明彰還是有點通我很多卡住的點,尤其是我是先自讀SMITH後。上過劉明彰的課以後我還
是有回去翻了好幾次原文書有讓我更看懂書上的東西,所以一口訣我只有背少數幾個,我
覺得電子學是一層一層疊上去的東西。先瞭解基本元件運作方式,然後她怎樣的基本性質
,會有甚麼缺點,該如何利用其他架構改善。所以電子學強的人不太可能分章節,因為後
來的電路會變大,先前的概念會一直重複用到,我原文書每一頁精讀到濾波器前吧。數位
電子學的部分幾乎全部都是靠劉明彰的。劉明彰的筆記真的不好抄,上課都會跳來跳去的
小雞歪XD我自控跟電子學的筆記幾乎有八成的內容整理過三遍。上課時抄第一遍,四上時
整理原文書內容又寫一遍,最後考前最後衝刺也有在整合一遍。然後獵殺電子學沒有過程
的練習有些題目還是有錯。上述提到不建議底子差的部分指的是如果是對電子學沒概念的
人,可能不容易感受到劉明彰想幫你突破的點。而且上課方式還是偏對付台聯居多。課程
上我也覺得還是有藏招。個人認為CP值是補習科目裡面最低的,但是CP值也只是個比較值
而已,如果沒有劉明彰幫我突破那些觀念我應該也是考不上。簡單來說就是補習還是要補
,但是要補劉明彰的建議要對電子學有一定的認知會比較好才不用重看重聽。
備註:站在補習班的角度思考,也不一定是老師自願這樣,上課時數就真的9x個小時而已
,然後現在推甄名額又多,相信補習班高層絕對是想減少老師正課時間以達到COSTDOWN,
接著盡可能讓為數不少的考試生來報題庫班再噱一筆也是可以理解的。
自控 張碩(上課年度94吧印象中):會選張碩的原因很簡單,上課時數15X個小時(
這也是我花了整整一學期周末的原因)。詹森只有9X吧。自控又是一門不像是電子學有
在繼續改版的科目,其實內容都固定。我覺得張碩上課內容札實嚴謹筆記也好抄,我就後
期偶爾翻翻補習班發的書看裡面的題目而已,都是重複溫習筆記比較多。後來就算是在寫
近十年的考古題時,上課教的題型變化也都囊括90%以上。我後來就是把系上的控制筆記
跟張碩的筆記再整合再一起,也是翻新三次近八成的內容。戰友其中一個是詹森面授,我
可以大膽的說我幫了他很多深入的觀念。不過今年的考試結果好像也是控制考最差,但當
時覺得控制相較起來是最安心的一顆。然後除了筆記外,我還是有印同學的詹森題庫班題
目來自己寫,可以A就A一下,透過題庫練習我覺得有補足剩下的10%題型變化。
只有控制跟電子是抄筆記的方式,我這兩科最終版的筆記約莫寫了700多頁B5。
以上兩科我的基礎磨了很久很久,最後的程度大概是給我一張白紙,我可以把每一個章節
的重點跟細節都全部寫出來的程度。
工數線代 喻超凡:
雖然在準備中沒見過喻老一面過,但我大概算是他的忠實信徒。有些人覺得他上課愛練肖
話,但就實際再補習的情況來說,我其他兩科每次上課抄筆記都抄到真的快茫掉。喻老第
一堂課就直接表示不用抄筆記,上課又白爛白爛的,我這樣補習真的覺得剛剛好。
而且其實他在練肖話的時候真的有心,把後面的例題繼續算下去就好了。補TKB也有給三
本藍色的題庫,我準備工數的方式就是把工程數學上下每題例題都算過,再把三把題庫有
解答過程的題目全部都算過。
老師的教材真的完整,又有自己的一套教法,他上課也開誠佈公地說他絕對不留招,只是
有些點是還沒教到所以無法一起提出來比較。這時候就自己被註之後都讀到在注意一下即
可
考古題答案的部分,媽的補習班都在盡可能賺錢都分年份賣,只有喻超凡可以挑學校買,
上課喻老網站的補充影音我也該看的都有看,線代也是。書我覺得也編排超好,而且這裡
想起當時在修電機系的線代,班上某同學剛好開始補喻老的課,喻老前面就是從矩陣教起
,當時因為線代是考科,我讀原文書超認真,但每次都考不贏我們班的那個人。
他每次都九幾又寫超快,最後學期成績99,我學期成績81。特徵值秒殺那裏的功力= = 在
這裡給大家參考。喻老線代的115題是非我也是札實練,看過好幾次題目都快背起來,而
且做是非題也真的能建議完整的線代觀念。今年台大工數C就考超多線代的考古。總之我
就是完全照著喻老的腳步,他說該做甚麼我就做甚麼。
我也完全認同他說的有些東西就是工具該背的就別偷懶,我更覺得電子自控都是可以一直
延伸下去的科目,唯獨工數是各章節獨立,最容易一直讀一直忘的就是工數。
所以真的在強調一次我覺得喻老的CP值超級高,而且感覺他也在發展自己的事業不會完全
照著大碩的意思走,認真覺得是個好老師。
後記:
我覺得研究所真的是範圍很恐怖的一個考試,真的不是比誰錯的少,而是在比誰最短時間
內寫出最多正確的答案。
硬底子的基礎真的會比用題目來理解內容好,當然這裡是不適用本身就是猛學校的怪物們
或是跨領域猛人XD
還有提醒一下,志在成大的朋友們建議要練一下計算機,把答案算到最乾淨。我個人喔,
真的覺得成大計算機有夠爛,真心覺得是高層跟廠商勾結要把印著校徽計算機推銷出去。
明明991 10秒鐘就跑得出來的,成大那台大概要按兩分鐘。
成大第一天考試我電子學出來還蠻有信心,想說大概80左右。但我就是答案沒算乾淨,因
為我想盡可能的把每題都算完,所以有些答案是只有寫e^xccx 或是(a)+(b)/c 之類的。
結果最後出來才40…
然後我的其餘兩個戰友,生機也都正取,一個是台大電機正取,另一個交大電機正取。我
們成大電子學的分數分別是40 3x 44 分別是備取28 備取13 備取42,給大家參考。
外加有興趣的人可以去大碩交叉榜單一下。台大電機甲的正取加備取20名,只有兩個正取
成大電機乙,所以就不知道是不是只看答案不看過程了。
最後感謝大家看完落落長的心得文,希望會幫到接下來要考試的學弟妹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