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中正電訊傳播所考取心得

作者: newtyper (廢文無產階級者)   2015-07-26 22:28:01
[前言]
雖然板上已經有不少傳播所心得了,而且都一個比一個還強,但我覺得太強的心得跟我自己
的條件和背景多少有點脫節,所以希望我這弱弱的心得能幫助原生學校不響亮但想繼續進修
的學弟妹一點參考囉!
[背景]
我畢業自淡大文院科系,因為是轉學生所以讀本科科目常常好幾個年級的必修一起吞,所以
在校成績並不突出(連畢業都很驚險)。大四上才決定考傳播所,暑假的時候開始準備與補
習。
[時程表]
1、暑假(7~8月)
學校規定要校外實習,我暑假時是一邊實習一邊補習,真的很累,而且一有時間可以讀書就
會「久旱逢甘霖」,所幸系上對實習地點的規定比較寬鬆,讓我可以在一家新興網路媒體實
習,對於理論的應用頗有幫助。
就像前面說的,我原本不讀傳播,這段時間讀得很痛苦,暑期課程對班上同學來說幾乎算是
「複習」,只有我在吸收新知識,但是也很充實。七月中旬傳播理論與新聞學同時開課,八
月才開始上電子媒介。
私下準備方面,我把大部分心力放在把上課內容、一些時事整理成筆記。可以開始嘗試描述
一個理論並舉時事應用,甚至是比較不同但相關的理論。筆記方面我建議買活頁型的筆記本
,擴充性比較高。
2、四下(9~12月)
開學後,新聞學也隨之結束,開始上議題分析。前面忘記提到老師會小考,暑假頂多都是考
名詞解釋,但開學後開始會考理論比較,而且可能是用理論本身沒有強調的部分來比較,像
是:試比較創新傳佈與沉默螺旋對閱聽人預設的不同?
這段時間和暑假類似的部分,就是一樣在狂作筆記,但是對傳理等也已有一些基礎,因此也
可以開始挑戰考古題。一開始寫考古題,可能很多人都會遇到同一個問題,常常想不到可以
用什麼理論來寫題目,無妨,那一開始就看著課本或筆記寫題目,主要是練怎麼論述,寫完
拿給老師看,再讓老師給一些建議。
3、考前(1~3月)
補習班課程方面,電子媒介約於11月結束,議題分析則一直上到1月底,對穩定軍心其實很
有幫助,後續就是一直寫考古題一直寫考古題一直寫考古題,寫到有時候還會有點想吐(不
是誇飾),寫考古題的時候已經開始需要計時了,如果不知道怎麼計時,原則上是該題佔幾
分就計時幾分鐘。
可以討論的同學也很重要,很感謝補習班同學兼未來的同學常常幫我突破盲點XD
如果我沒記錯,第一間學校交大甲組是2/6考,總之就是早睡早起,不要像我考師大的前一
天還失眠又考五科。
[各科準備]
1、傳播理論
書單:
易行講義
李金銓《大眾傳播理論》
翁秀琪《大眾傳播理論與實證》
兩本課本都算是經典等級的,看著算是打底的。基本上我的進度就是緊跟老師上課和小考的
進度,以老師編輯的講義與上課內容,用自己看得懂的方式做成一本筆記,依能力調整進度
,想想鐵達尼號也因為趕工才一撞就沉,穩比快更重要。
我個人來說差不多在9月處理完北美理論,接近11月才做完歐陸理論,一直到考前都持續吸
收新的理論,並整合到應考的「防禦網」中。
2、新聞學
書單:
易行講義
除了傳理以外我唯一有另外做筆記的科目。主要是把講義看熟、上課認真聽就可以了,東西畢竟比較…不怎麼靈活一點。
3、電子媒介
書單:
補習班講義
科技新聞
不得不說講義內容比較陳舊,有次我發現有家學校民國88年的考題才能和講義內容對得起來
,實在有點傻眼。不過在比較後面的課程中,加入許多新科技的部分,像是VR、AR,還有
100個必懂名詞整理之類的講義,算是比較詳細。
科技新聞的部分,因為自己興趣的關係,本來就有載鄉民晚報然後把科技新聞放第一順位,
平常也會去逛許多科技新聞網站(像是數位時代、VR-ZONE、engadget、inside等等),所
以倒是沒有什麼壓力。
4、議題分析
書單:
易行講義
平常自己多看新聞
這科在不同學校有不同的名字,跟傳理可謂連體嬰。補習班方面,老師幫我們準備了幾個議
題,加入了很多論文的精華,也是讓我們更熟習理論可以怎麼應用,可以把一些傳理沒完全
搞懂的理論進一步補起來。
我覺得更重要的是搞清楚最近有哪些議題啦。像是去年先是太陽花、後有九合一,出題老師
之心根本路人皆知,我考5間學校中就有2、3間學校出柯文哲現象。而選舉中,在社群媒體
、大眾媒體上的現象,可以被哪些理論解釋或不能解釋,或是可以被哪些理論批判,都是可
以準備的方向 。
5、社會科學研究法
書單:
圖書館找一本順眼、不要太舊的社會科學研究方法
師大only,我到考前三天才去圖書館借書(掩面),好險沒出很細。
6、社會學
書單:
補習班講義
《社會學與台灣社會》
因為我們補習班去年社會學沒有面授班,然後我暑假實在抽不出空、開學又要和23學分粗乃
玩,所以一直拖到12月才開始看,看到三大家後遇到期末考,想說等考完忙完之後繼續看,
結果補習班有設定12月後就不給人看帶子的規定,所以我的課程就只到三大家…..。
因此我花了約一個月的時間翻《社會學與台灣社會》這本書,不過也只有交大傳播甲組獨立
成一科考,加上我比較擅長用Gramsci和Althusser的理論,還不至於說上戰場沒有子彈打,
但論述能力就真的和傳理有相當大的落差。只能說上課一定要搞清楚補習班規定啊!
7、英文與國文
英文部分,我主要是看外文的科技新聞(像engadget有英文版),因為我英文本來就很糟,
所以也沒有花太多力氣在這上面,幾乎把所有可用資源都押在傳理和議題上面了。
國文的部分,我在轉學前就是讀中文系,主要是翻翻高中時代的講義而已。事後證明,應該
多花一點時間看,手感真的有差…。
[應考結果]
政大傳院 仆街
成績單我扔掉了…………………
交大傳甲 備取四 未備上
傳播理論 38
傳播英文 29
傳播科技理論 78
社會學 46
口試 50.33
加權總分 291.66
正取最低分 339.34
中正電訊 備取19 已備上
當代傳播問題 60
電訊傳播英文 7 (QAQ)
實得分數 33.5
正取最低 44.5
師大大傳 備取7 已備上
大眾傳播理論 70
社會現象分析 25
社會科學研究法 42
國文 64
英文 36
實得分數 46.75
正取最低 47.38
淡大大傳 備取2 已備上
英文 22
傳播理論 73
實得分數 56
正取最低 58
[心得]
在整個應考的過程中,真的充滿挑戰,跨考加上只有半年時間準備,學校又有不少事情干擾讀書,而且在前半段的時間中完全沒有戰友,精神壓力其實還蠻大的,好險都撐過來了~~~~~~
感謝易行老師的教導和補習班同學們的幫忙,少了你們我就要去當海軍陸戰隊了(泣)
最後希望這份心得能對大家有所幫助囉~~!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