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績:
審查(35%)86.33 (30.22)
口試(40%)85.33 (34.13)
筆試(25%)86.50 (21.63)
國文 84.00
英文 89.00
總分 85.98 正取一
(最低錄取:82.23)
個人背景:
台大外文大五上,有輔有雙,但都沒有要修完。
大二開始修了一些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的課,主要是社會系,還有人類系、地理系、歷史系
等。升大四暑假籌辦關於公共議題的慕哲政經塾以後對都市議題特別感興趣,於是開始修
相關課程,如都市社會學。
系排前三
.
.
.
分之二參上XD
還好城鄉所沒有設立硬門檻(40%)
備審資料
學習計畫3000字、推薦信兩封,加上其他有利資料,
應屆畢業生需附上當學期修課課表。
推薦信一封請系上導師寫,一封請青平台強者我boss幫忙寫。
導師的我看不到內容,boss的有讓我看過,可說是幽默又誠摯。
讀書計畫的編排,我先用一頁簡述社團活動和相關經歷。
大概就是:表格+社團、活動說明和在其中的收穫。
我的大學社團經歷主要在學校團契。大四和大五暑假協辦青平台籌劃的慕哲政經塾,讓我
開始更涉入公共議題討論。大五暑假也有約一個月的時間在OURs的南機場工作站實習。
學習計畫我花了大部分篇幅在勾勒未來希望自己長成的樣貌,用說書人、組織者與設計師
三個面向切入。每段簡述過去經歷與這個面向的關聯、自己的期待、在城鄉所如何達成(
要讀什麼書、做什麼事、學什麼技能)。研究方向篇幅比較少,畢竟自己也還不是很確定
就只講初步的構想。
這學期課很少,不過有修+旁聽兩門城鄉所的課,反正就把修的課列出來,還有簡述課程
對我的意義。
其他有利資料,我把之前籌辦慕哲政經塾時,和夥伴一同在審議式民主實作前,編輯的居
住正義議題手冊放進去。
備審心得:3000字不多,不要瞎扯,像我這種條列式又類似說故事的模式也許是種方法。
關於美編:我用Mac內的Pages製作,然後環裝。去送印的時候,整間影印店就我的最陽春
,暗自慶幸其他送印的人都是申請別的所XD
對我這種不是早早就找到志向的人而言,走過的路徑常要回首才會知道意義。做備審的同
時,也在試著詮釋過去一些事件對現在和未來的我的意義。
筆試:
考兩科:國文、英文。就把該帶的都帶上考場,考前回顧一下近期熱門的都市議題新聞。
國文先讀一篇文章,大意是談不同學門或是群體間的「翻譯」,文章大意就是作者認為應
該以尊重和理解,而非試圖支配的心態去認識他者。題目要求從文章論點出發,提出規劃
設計者應有的態度或作法,並以自身經驗出發寫作。字數限制好像是800-1200。我寫到虛
己和謙卑,從自己的信仰觀點出發,加上暑期在南機場實習的親身見聞。英文今年要求600
-900字的文章,主題是關於台北市的公共住宅政策。規定要寫到四個東西:1. 簡述台北市
的公共住宅史 2. 柯市府的政策 3. 預計興建的公共住宅附近住民的正反意見 4. 你對柯
市府的建議。我到放榜以後,才發現英文論述文對大部分大學生殺傷力有多強大。外文系
的作文課和以及文學課考試惠我良多。在作文課總被老師噹論述邏輯,即便是考試這篇應
該還是很慘吧XD 文學課essay question讓人縱使腦袋渾沌也要擠出長篇論(屁)述(話)
。考場內有人十分鐘就舉白旗要交卷。
筆試心得:筆試照理說應該是文院學生的優勢。成績單證明,英文一科應該讓我幸運取得
正取一的關鍵。無論英文或國文,掌握近期時事應該還是很重要。
口試:
進到教室,三位教授坐在對面,還有嘔(ㄘㄢ˙)心(ㄆㄛˋ)瀝(ㄅㄨˋ)血(ㄎㄢ)
的申請資料握在他們手中。桌面上有面試時間的溫馨小提醒,自介三分鐘+教授問答最多
九分鐘。丁組的面試教授應該是張聖琳老師、王志弘老師和畢恆達老師。
一開始有三分鐘時間自我介紹。這部分應該歷年面試都差不多,要回答:
關於自己
未來的研究計畫
城鄉所的優缺點
你想要補充的
我這邊講得有點亂。1主要講自己大學修課的歷程、社團和實習經驗,2點到為止,3我提出
和設計跟溝通有關的課程有點少。
接下來就是接受拷問的時間了。原本早上出門前以為教授們會問人文大樓相關的問題,結
果沒有。畢問我在外文系所學,還有考城鄉所是否等於轉行;另外他看了我在青平台幫忙
過的經歷,問我認不認識一位建築師。我講到語言能力,還有批判思考跟對故事(敘事)
的敏感度,這些在我的學習計畫都有提過所以很好回應。我也老實的說,狹義而言算是轉
行了吧!
王問城鄉所畢業後的職涯計劃。老實說我也還充滿疑問,但我回答NGO,同時在心裡大叫著
「啊啊啊啊不是這樣的啊啊啊啊」時給出一套說法。
還剩下一點時間,我就想說來問問題。我問了在自介提出,關於設計相關課程相對少的問
題。張回答我說早年必修多的時候總共有七堂設計課,後來必修學分下修後大家就興趣缺
缺,還問說要是有開要不要來上?廢話我當然說好XD畢或王(我忘了)則好奇說我職涯想
走設計嗎?我回答只是想培養能力,畢竟相關的基本能力很薄弱。我是繪畫苦手,對設計
則只有欣賞的基本素養。這時時間到了,就謝謝三位老師然後踏出教室。
口試心得:
三分鐘自我介紹能練熟就練熟。老師們問問題好像常從個人經歷出發,不卑不亢的態度應
該是基本條件。無論是對議題,或是城鄉所相關的事情提出自己思考後的想法,和教授有
來有往是好事,教授們看得出來有沒有下過功夫。我的口試成績不算特別好,也沒太多其
他訣竅XD
結語:
這篇文寫好很久了,只是入學以後一直不敢po出來。但發現身邊其實有些人對城鄉所有興
趣,甚至認真想報考,決定還是貼出來。目前為止的心得就是:非誠勿試。至少我目前沒
後悔就是了。
感謝包容我決定過程搖擺的爸媽,是我重要的靠山。也感謝兩位幫我寫推薦信的老師:王
珊珊老師和李重志老師,教我很多又願意為我寫推薦信。感謝身邊一些朋友的鼓勵、團契
弟兄姊妹的關心和代禱。最後也感謝上帝帶出這條路,即便前方還充滿濃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