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心理跨考資工心得

作者: gary19941208   2017-03-14 23:52:59
前言:
高中時想考資工系,不過沒有考上,於是進入台大心理系,大一大二曾經嘗試過
轉系或雙主修,不過還是失敗了,大三上原本考慮要考臨床組或工商組,後來想說都要再
唸一遍,不如就放手一搏,於是走上了跨考這條路。
成績:
數學 軟體 硬體 英文
台大資工 65 43 54 46 正取
台大電機丙 78 60 73 66 備取個位數
交大資工 74 71 64 正取甲組
成大資工 64 83 78 正取
中央資工 82 62 66 正取
計科 計系
清大資工 64 28 備取10X
我個人覺得交大算是比較穩的,因為交大題目範圍比較廣,只要真的有念完有一
定實力,即使粗心一點也不會差太多。成大、中央比較簡單,基本上基本的都弄熟就沒什
麼問題,不過中央硬體會考到網路的部分(我是選擇直接放掉)。台大資工的話我真的覺
得要有一點運氣成份,像今年資結只出三題,演算法出兩題,可能你念了一大堆結果都沒
考出來,OS部分記得要寫清楚前題假設,台大資工教授很喜歡出這種情境不明確的題目,
要確定你能清楚知道什麼情況下會是什麼結果。台大電機的話就記得把binomial heap 搞
清楚吧,很愛考這個。
各科準備:
準備過程和念書習慣每個人有每個人適合的方式,建議多看不同人的方式再找出
最適合自己的,以下是我的準備過程,一開始是不打算補習,不過後來一些因素還是補了
,下面會再說明。
離散(沒補習):交大開放式課程、黃子嘉的離散上下加題庫(一~六章、九、十章)
從決定跨考之後,利用寒假的時間把交大開放式課程看完一遍,開學後開始念黃
子嘉的講義,大概到五月中把題庫寫完一遍,之後因為線代卡住就跑去寫離散題庫,所以
暑假前又寫了第二遍題庫,後期覺得有點久沒碰離散時就會再拿出題庫來寫,到考試前總
共寫了三四遍題庫。
線代(沒補習):黃子嘉的線代上下加題庫(除了第六章以外都念)
念完第一遍離散後,我開始碰線代,不過因為那時候還在學期中而且又接近期末
,唸書時間斷斷續續,常常唸到後面忘了前面的東西,但是線代每一章的關聯性太強,前
面沒搞懂後面根本看不懂,我大概念到CS、RS那邊就不懂了,然後就從頭再開始念一遍,
但是覺得這樣實在太沒效率,所以索性就等到期末考可以有連續的唸書時間,一口氣念完
,大概到七月底念完一遍,然後把題庫的是非題、簡單、中等的題目做完一遍(這時候關
念還沒有很清楚,所以第一次寫錯很多很正常,不要灰心),之後就是一直寫題目來檢查
自己的觀念,發現不對再回去把該章節全部看一遍,到考前題庫總共寫了2遍,不過課本
翻了好幾遍。
資結(有補習):洪逸上課內容、學校上課內容
三下有修資工系的資料結構,學校進度上完後也開始看了一些題目,結果發現很
多東西學校根本沒教,例如很多高等樹,等到七月底把線代弄完後,越來越覺得不安,所
以八月初的時候決定去補習,我幾乎每天都去兩個時段,因為只要學校有教的地方我都學
的還不錯,所以一直快轉,主要是想要補充學校沒教的東西,最後花了一個月的時間把資
結補完,然後把課本題目都寫過一遍
演算法(有補習):林立宇上課內容、名校攻略秘笈、學校上課內容
演算法算是我最後念的一科,原本想說把名校攻略秘笈和學校講義念熟就好,不
過後來發現我看不懂,但是想考前面學校演算法絕對不能放,所以我到12月初的時候才決
定去補習,還好林立宇只有八堂課,所以我花了一個禮拜看完,多虧這八堂課,讓我對整
個演算法比較有一點完整的概念。
OS(沒補習):學校上課內容(資管加資工)、恐龍本
三下的時候我修資管的OS再旁聽資工的OS(因為資工的簽不到),我就是把兩邊
的投影片搞懂,資管的雖然教比較少,但是基本的東西講的蠻仔細的,然後因為OS的出題
方向很難抓,所以我覺得補習的CP值不高,就不想多花那筆錢了。
計組(有補習):張凡上課內容、白算盤
原本我也是想說自己念白算盤,但是發現太難理解書上在寫什麼東西,所以八月
初去找補習班的時候就一起報名了資結和計組,大概在十月左右把課程看完一遍,然後就
是一直寫張凡那兩本講義後面的考古題,到考試前平均每一章節我都寫兩遍。
總結:
我覺得考研究所很重要的是心理層面,一定要知道你自己在做什麼,才不會迷惘
或失去方向,像我個人的唸書方式是一次集中火力對付一科,不過相對的也會比較有壓力
,因為花一個月的時間解決一科,表示其他五科幾乎是一個月沒碰,這時候就要清楚知道
自己是有照著自己的規劃走,這一個月並沒有白白浪費。
另外很多人會問到底要不要報題庫班,我當初也有猶豫一下,不過後來並沒有去
,因為我覺得有自己的時間練題目才是比較重要的,或是也可以跟同學借題庫班講義之類
的,我當初是有跟同學借了幾本資結的題庫班講義。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就是一定要寫考古題,可能因為我有的教材不算多,到後面都
是一直寫重複的題庫,會很容易覺得心虛,寫考古題除了是了解該學校的出題模式,也是
看到不同題目的機會,記得要多留一點時間寫考古題,我是大概12月中開始寫,因為有時
檢討考古題的時候需要上網查資料也是蠻花時間的。
考試前很緊張是一定的,我到後面也是幾乎唸不下去,就去拜拜求個心安,我去
拜了台大土地公、交大土地公、文昌帝君,一方面求個心安,另一方面也可以稍微離開圖
書館,出去走走,總之就是要想辦法讓自己心情平靜。
最後,要謝謝這一年Grad-ProbAsk板上的各位大神、一起在總圖奮戰還有群組裡
的戰友們,還有陪我辛苦熬過這一年的女朋友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