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重考 中山財管

作者: clare831229 (蓁蓁)   2018-03-23 15:38:45
(代PO,文長廢話多請慎入,排版傷眼也請見諒)
考試過程中受惠版上許多,希望這樣的流水帳能幫到在考研這條路很迷惘的學弟妹們
另外今年成績比不上版上許多高手,讀的書也不及
故若文中有錯或大家看不慣的地方還請鞭小力
也非常歡迎並希望各位不吝給我意見及想法,謝謝!
我讀書的方式及習慣都蠻差的,版上也有許多高手已經分享過如何準備經統財三科
所以本文重點擺在重考的心態我是如何調整和分享考研這三年的經驗
及在文中散佈嘮叨的淺見。
[背景]
南部國立地名大學企管背景畢(今年是重考生)
在校每學期名次在10~70%,落差蠻大,只在最拼命的那學期拿過系上第三書卷
打了四年的系隊,其他校內外活動鮮少參加(無實習經驗or證照)
在小補習班大二開始當國高中數學老師到畢業
多益藍色最低分那種(英文爛,這次在面試也吃了大鱉)
CODING毫無概念
(強烈建議考生可以趁現在時間還早
讀書過程中就練習R,PYTHON,C等程式語言,其實能實作出許多書中的概念
我也是到最近考上後才開始摸)
[成績]
第一年
全數落榜(毫無備取),考的學校跟第二年的大致相同
第二年
經濟 統計 財管 英文
交大經管 67 76 無 75
(跟門檻差了快二十分被刷,總分不計入英文,但也不知道英文門檻多少)
政大金融 70 84 48
口試73.33(50%),筆試(50%)不夠高,面試要92分才正取,被刷的心服口服
(加權後正取79.165,備取72.5)
(今年政大經濟,交大財金,清大計財撞在同一天,不然應該上述每所都會去考= =)
中山企管 72 74
(連備取都沒有,想說練筆結果QQ)
中山財管 74 93
(正取)
北大經濟 個65/總31 50
(備十幾名,正取門檻155,備取門檻98)
成大財金 29(25%) 75(25%) 58(30%) 52(20%)
(英文計入總分,正取加權後門檻65.35,備取59.2,連備取都沒有)
台大財金 60 62 65 34
(英文B50%門檻36,總分門檻200,我兩個都沒達到,刷)
中央財金 61(125%) 50(125%) 66(100%)
(總分加權門檻207,沒得去面試)
中興財金 34 72.5
(備十名內,加權後總分53.25,備取加權總分最低26.5)
[考研心路歷程]
大二升大三暑假就開始補習,一開始是上大學必修沒認真讀過的經濟及統計
當時還未決定考財金所,只覺得人生沒方向就先去補習好了
對上課內容是鴨子聽雷,想著反正還有明年可以聽,不急啦不用認真上
(到最後發現在考前篤定自己能考上第一志願的高手,都是早早就開始準備
而等到自己想認真時才發現完全看不到高手車尾燈了QQ
所以能盡早準備就永遠不嫌早)
上課就像是例行公事,聽完了也不複習,就筆記寫寫也不知道在抄什麼
(在此建議筆記一定要寫自己看得懂的形式,複習起來才看得懂,只抄老師的東西
之後不懂就只能硬背而已)
升上大三後也就忙打工及系上必修,把補習班的書丟在一旁,浪費了這一年的先修
若能在這時候就跟上進度並每次課後複習,我覺得就很夠了
寫題庫或模擬考什麼的等到應屆要考時再大量練習會更好。
大三升大四暑假開始又重補經濟,統計,財管(補帶子,大三下才決定要考財金所)
還記得大四十月某天在系上自習室看到政大公布考試時間時抖個不停,亂吼亂叫的
(當時一起考研的同系戰友吵到就別生氣惹抱歉~)
心裡想的是大概考不上了,甚至是想能撈到會完備的財金所就好
後來也自顧自的亂讀
(絕對不能自己讀自己的,一定要找老師或戰友彼此討論不藏私
到最後考試寫得出來絕對是在平常就能想到講出的觀念,硬背的考試一定GG)
重考也就是預料之中
(當時居然是想反正一堆人在重考,我又是跨考的,算重考也沒差吧
只要有這種放棄的心態最好就找人聊聊,轉換已經過度緊繃的情緒)
大四下的成績也因為落榜心情差,名次掉到70%左右
(如果要考有面試的所,千萬別這麼頹廢,不負責的心態很糟糕,教授應該也很不喜歡)
而在應屆時我也會訂每天要花多久看多少書(幾頁看到幾頁之類)
但建議還是把想這種讀書計畫的時間省下來,計畫永遠趕不上變化XD
不如盡力讀完一天後在睡前好好省思今天讀了哪些完全吸收了嗎比較實在。
重考這一年也痛改前非,每天都只想著要考上
甚至把補習班印有老師臉的傳單放在透明桌墊底下
讀不下去或累時就看傳單想老師平時在課堂上的激勵話語XD
但這階段還是有用臉書及LINE跟外界保持聯絡,跟人亂聊算是紓壓的一種方式
畢業後暑假就換了補習班,打算重新上一輪經濟
其餘沒補習的時間就拿來自讀統計及財管(教材就是前兩年補習留下來的)
畢竟也是上過考場大致知道考試方向
(勸考生現在就去看看你們要考的所的考古題,知道出題方式及方向非常重要
之後要開始補習或讀書也才知道讀哪裡是最好拿分數
畢竟研究所要上榜很現實的就是要在筆試贏過其他人)
每天過著不是補習就是讀書的循環
當然重考生最容易被質疑的就是:今年考不考得上啊?
以及家人每天的溫情問話(住家裡的缺憾),但這我都當訓練心理抗壓XD
我認為重考生最要克服的是自己心中的關卡,心理素質及考試目標一定要建立好。
很不幸的,重考男生的兵役原罪還是得面對
(未選擇延畢是因為英文畢業門檻不小心在大一必修英文期末就過了
畢業前還跑去問教務處能否取消,讓我延畢XD)
也非常感謝家人幫我抽到最涼的軍種,不然去當半年替代役現在結果又可能大不同了
我是從8/23開始新訓了五周(也多虧每天打去煩兵役科才沒有六月底就被抓進去當兵
讓我可以完整上完暑期班課程,重新打好經濟底子)
下部隊十周當到12/2(折抵11天)才返陽
當兵期中利用每周的六日放假跑補習班補題庫班帶子
(正課我入伍前就邁入尾聲
也利用入伍前先去把當兵沒辦法上的正課都先補去年帶子上完)
但老實說,我非常不喜歡補帶子上課
因為自己定力不夠,非面授就很常在上課心思亂飄
心裡又覺得題庫班其實沒那麼有必要
(在新訓也沒時間做大量題目,導致今年考試結果也不如預期QQ)
在家自己掃題目我覺得就夠了
下部隊一天大概讀6~7小時的書,利用同梯在中山室玩手機或午休等空閒時間苦讀
(也被嘲諷過無數次裝認真,幫QQ)
壞就壞在整天坐在鐵椅上做題目不方便
(在新訓時常常三百多人在廣場集合坐一整上下午
反而是只能彎腰在水泥地上墊著L夾寫考卷,,基本上把暑期能拿到的考卷都掃完
行軍時只能把L夾偷藏在迷彩衣下XD)
而十月中驚覺對數統及計量很不熟(應屆時完全放棄)
選擇在軍中用手機上補習班新老師的雲端
(私問課程問題他反而是跟我說現在要補就趕快,不然就來不及了
當初還有點被推上賊船的錯愕XD)
並且我有問題就馬上傳訊問老師(通常秒回)
很可惜沒能聽老師的好好練習講義習題
上考場看到那種上課講過、老師也強調再三的
還算不出來真的後悔莫及
我覺得在自認為讀完正課後要刷題目可以
但最重要是看到題目就知道是考課本裡的甚麼觀念(也能驗證自己有沒讀熟)
並且能知道老師要甚麼答案(雖然少考問答,但能充分準備也是好的)
小考排名我認為不重要(我暑期正課上完就中離,只在班考過一次經濟小考)
但一定要有旁邊坐滿同學那種正式小考經驗
(被旁邊高手手速及準確率震撼的經驗非常有養分)
這時候老師們都會盡量開發考生潛能,猛放題庫海&考卷(題目寫不完= =)
能進化到什麼程度端看有無努力練題目
我有個非常壞的習慣供考生引以為戒:"把解答攤在一旁的寫題目"
這樣非常容易誤解自己會寫,但根本是偷看解答才想到解法
在考場上能寫對的題目絕對是有看過並動手做過的題目
(能在考場上看到新考題自創解法的絕對都是前幾名,但其實把基本功練熟就會有正取)
所以在寫題目的訓練時間,別偷懶的想著看過就好
一定要好好把題目(尤其是考古題)及每個選項弄懂並花時間解過
真的上考場考一模一樣的題目時你會在心中狂笑
書讀懂,題目做夠多,我想也就能在筆試上榜惹XD
我是直到大三才接觸金融課程
(第一門修的是期貨選擇權,授課的張老師也是我在大學最喜歡的教授)
基礎底子及財金知識非常不足,大學前兩年硬把系上必修及學校要求通識學分修完
就是想大三開始上真正喜歡的課程,本身對數理推導非常有興趣
但也對商科情有獨鍾(太硬的學科大學時吃不下= =)
所以就從同院的金融系及經濟系必修挑課修
會從企管轉考財金也不外乎是感受到大眾對金融業的羨慕眼光
(當然我目前能力還不足以進入相關行業實習,所以也不曉得當中秘辛,有錯請大家鞭小力)
目前也還在考慮到底該不該去北部讀自己沒興趣的經濟所,但好找實習機會
(若有什麼建議也請留言,相信對未來考生也會有幫助)
所以想建議考生能在考試過程就想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麼,未來想做甚麼
以及考完後自己的能力能否襯上考取的系所
(我目前還很懷疑自己,所以趁開學前正努力充實啦QQ)
並且能從讀書獲取知識的過程中得到自信及喜悅,也才有繼續讀下去的動力。
[教材及老師]
(純分享不喜勿入
強烈建議試聽後想想自己喜歡甚麼風格,找到適合自己的老師最重要
也非常謝謝教導過我的每一位老師)
經濟:
高昇(大四下決定重考後就全部讀他的講義)
楊莉(大二升大三及大三升大四暑假)
蔡琳(大三下補過一小段時間)
高昇老師對教學非常有熱忱,給了我很多入伍後能繼續撐著讀書的勇氣及決心
風格也很符合喜歡數理的口味,我很容易就吸收老師用圖形解釋或數理推出的經濟概念及模型,
獨有的課後測試也強烈建議參與,大量的考古題常考概念就在這時候被老師像用玩遊戲的方式一一傳授
雖然每次都是怕答錯怕出糗的就自己默默算不舉手回答,但其實完全沒必要怕丟臉
甚至就是要丟臉知道算錯後才會記得錯在哪,能在最終考場上答對最重要
也能趁此場合知道自己跟其他高手的答題速度及程度差多少,會有滿滿想進步的動力。
在暑期正課班我是跟著老師的進度,在每次上課前將上周的進度複習消化完
(但當天上完課回家夜深了也就早點休息沒關係
但一定要在睡前把今天上的範圍冥想過確定自己有記住,睡醒再搭配講義詳讀)
有問題一定要在下次上課馬上問老師(不建議丟訊問,當面問最快也最清楚)
也最好能跟著進度的做完老師講義後的練習題(我當初顧著補正課沒時間做QQ)
高昇老師很關心同學的學習狀況,好幾次不管在考研或生活上碰到不如意
也就丟訊給老師述苦(當面講怪不好意思的)
等到幾天後回一些安慰但對我很受益的話時,其實難過也早就拋在腦後XD
在題庫班跟著老師進度,把黑紅兩本都做過至少一次
但我這時只能假日補帶子上,因此效果非常差
常常六補完一整天回到家累得要死也沒心情刷題目,隔天就又得收假回營QQ
今年在考場上出現老師說過幾百次可以畫圖或數學解釋的題型
我沒練過圖熟練過程,就只能亂掰然後分數就幫QQ
但高昇老師的確是有一套可以拿到高分又學到扎實經濟理論的訓練方法
(看到考題腦海就閃現圖型解釋或數理推導,或是自己融會貫通的直覺)
最後,今年整體經濟分數其實並無特別突出(正取極少,備取落榜佔多數= =)
對高昇老師很感恩也蠻愧疚QQ
商統、數統及計量:
段譽(許誠哲)(前文中有提到的新老師,只上去年秋季的數統及計量課程)
張翔(大二升大三及大三升大四暑假)
去年暑假我就是只把提綱又讀了好幾次(未詳細計次)
在做習題易忘或易錯的部分反覆翻閱當初做的筆記並做到直覺先行
統計題目給我很機械化的解題感覺,看到題目就是某解法再某步驟,求的是熟練
但在做題目前務求把統計每章節的觀念都爛熟(詳細讀法請詳閱其他高手的讀書心得)
最好是看到章節名稱就能畫出心智圖,
我在當兵時是有常是把每個離散&連續分配的能想到的公式&觀念都個別整理出一面A4
若在寫題目時看到漏掉的特性就補上,日後也好複習
考場上致勝關鍵往往是基本題,
至於那些困難的題目能答對的同學早就排在最前面,也不用太在意
強烈建議考生要先把考古題做到爛熟,再做手邊的統計題本(我是一直都沒做完700題...)
但前提絕對是要讀熟正課課本
(建議參閱其他高手文章,當中有提及許多額外講義或教科書)
可能是自己有了必上不可的決心,在軍中用雲端又重上一遍數統,比應屆時更能理解
懂得要把什麼定理應用在題型上
如同前面所講,我覺得商統跟數統的題目千篇一律,就是把套路練熟了題目來自然會解
但我不喜歡補帶子,所以雖然比應屆時更能把握數統題目,分數結果來看算學得不好
這也又要歸咎於我沒有練習夠多的題目,甚至基本的把習題好好練過一次都做得不夠扎實
段譽老師數統上課內容不外乎每本講義教材都有的漸進理論、點估計
也會複習一些在正課偏難、學生比較常忽略(選擇性跳過)的隨機變數的函數、及特殊機率分配
最後一章的檢定原理老師還是有教(還再三強調考出來就是決勝負)
但我是選擇性跳過
(躲掉的概似比檢定在今年考出來時真的傻眼
腦海滿是老師上課常念的這很重要的嘴臉= =)
我覺得老師基本上摸透大學教授愛考甚麼(他親自解的考古題數量我是歎為觀止啦= =)
會把常考的題型觀念都在上課時強調出來
(雖然也有他教完後說這個比較偏,結果還是考出來的XD)
而計量則是我覺得段譽的課程中最超值的!(不管是個人投入的補習費還學習時間)
老師上課很愛提哪些模型是他博班時有實證研究過
(和噴哪些模型都那麼老or爛,結果教授還拿來考XD)
用生活例子引導學生去想其實本質上很有趣的計量問題
讓我這非本科不怕去接觸代數滿天飛的計量觀念及模型
並補充在考試雖然不主流但教授實務上都在用的模型,在面試提到會大加分那種
(雖然我在口試沒機會提就被刷惹QQ)
整套計量課程相當完整也都符合考試趨勢,考生在上課時就相信老師
把提到每個重要觀念都讀得紮實,覺得偏門的也得碰過(考出來會爽翻)
最後我覺得一定要做過考古題,免得考場上遇到相似題目時做不出來會欲哭無淚
也想短述我上段譽課程的感想,老師也是鄉民(嗨),所以講課不時會掉鄉民用語
也很愛噴有的沒的開地圖炮,常在講臺上講梗自嗨笑噴(學界秘辛之類)結果台下沒反應XD
老師當年考研時據說寫完整整兩包A4白紙,想效法結果只寫了1/3包也就上考場惹QQ
(自己動手做題目絕對是重點,不要只是想)
重考時基本上每天都傳訊給老師,不管是丟考試問題或心裡又有甚麼過不去
他都會在短時間內回訊並給出我覺得很有高度的回答
能讓我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到嶄新世界的感覺XD,所以很謝謝老師在我考研時的幫助。
財管:
張翔(補帶,大三升大四暑假)
只上過張翔老師的線上課程,教材也只讀張翔的八本講義及四本題庫(寫完一次)
本想買版上很推的張永霖兩本講義及題庫,但考慮到自己根本也沒什麼時間了故作罷
會去圖書館看張翔講義裡推薦的小書(大多都是自己看爽的XD)
很多人對財管會有既定概念認為都是靠背,但財管到後來很多觀念都能跟統計相互輝映
能用統計的觀念去聯想出財管考題的直覺
而相對來說,我覺得財管是經統財最需要大量題目練習的考科(個人也花了最多時間在寫財管考古)
因為考題最為固定,最愛考不外乎CAPM及MM這兩大概念
自己解題時是把重點放在能否列出計算式、計算丟給計算機
若是觀念題則要馬上想到是考什麼章節概念基本上是邊寫題目邊翻課本(不是翻解答)
把自己不熟的概念反覆咀嚼。(建議多參考版上高手讀財管時所用參考書)
[結語]
已經講了非常多這考研這一路的心情(感謝願意看到這)
我不覺得我有比高手同學付出更多努力,從考試結果也能看出表現無多突出
但就是想每年落榜的人數其實遠多於上榜的人
這篇主要是想提供同為重考生的想法及做法給在考研這條路的失意人
(若要參考讀書時程安排及讀書方法的請洽其他高手文章)
也再次謝謝教導過我的上述老師
沒有你們細心的授課及提供的教材不會有今天考上的我
至於其他想謝的,就留到私底下說吧XD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