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po)
學校背景:三峽大學金融與合作經營學系 班排39%
應考所別:台大財金 X
交大財金 正取
交大經管 X
中山財管 X
中央財金 X
北大金融 備59
成大財金 X
1.前言:
在大二時開始擔心自己未來的競爭力,開始考慮要準備證照就業或是研究所,當時剛好在學校高點剛好有舉辦說明會,聽完了之後毅然決然要投入考研的大坑,在比對過其他補習班的價錢後,認為高點的學費優惠比較多(CP高的概念),便選擇了高點。
2.準備考試時間規劃:
7-9月:
因為我提早一年準備,在暑假的時候算是聽第二遍,不過暑假仍然是個奠定基礎很重要的一個階段,在這個時候要開始調整心態,看著暑假同學出國玩或是美食的照片真的會心癢癢的,這時候就把自己當作已經出家了吧,不但需要每天補習跟上老師的腳步,回家還得複習,真的相當的不容易。這個時候能夠紮實的跟上老師的腳步就算是圓滿了,行有餘力的話,我認為可以多做經典題型,當時我覺得要留到暑假結束再來寫,當作複習來寫(像倉鼠藏食物的感覺),哪知道隨著題庫班開課,沒甚麼沒有時間可以來寫,實屬可惜。另外,這時侯如果可以,盡量不要缺課,一堂課的內
容分量都很重,缺了一堂再去上可能會有恍如隔世(?)的感覺,對學習的進度傷害很大。
9月中-11月:
在這段時間課程慢慢收尾,再稍作喘息之餘,也要開始掌握自己讀書的節奏,我主要開始複習之前的課程內容,並把講義再複習一遍,還有練習一下(很偶而)經典題型,然後遇到不會的題目再好好思考過一遍,如果還是不懂的話就詢問助教,且把不會的觀念整理起來。另外,長時間讀書真的很傷神,閒暇時可以運動一下
11月-1月
11月開始上題庫班,我覺得題庫班的對熟悉不同題型的幫助很大,課堂中老師提供我們解題的重要觀念,課後再多練習同個範圍的題目,因為老師是跳著上,所以要跟上進度其實不太容易(把所有題庫班的題目都按時寫完),在練習題目時常會遇到其實自己觀念懂,但是就是寫不出來的題目,題庫班針對這個部分的助益很大,能夠了解些特別題目切入的技巧以及漂亮的解法。這個時候就是得盡可能的吸收網羅可能出現的考題,加深熟練度吧。另外,在遇到不會的題目,一定要找個厲害的同學或是助教問個清楚,才不會下次遇到一樣的題目,還是只有寫錯的下場。
這個時候數統跟計量的課程也陸續開始了,如果之前統計的底子如果不穩固的話,一上數統計量就像被照妖鏡照到,短處無所遁形,再回頭複習又得費一番功夫。這個階段算是把所學做一個統整及延伸,在複習時會有種前後融會貫通的感覺。
1-2月
這段期間主要就是大量練習目標所別的題目,反覆練習講義上的題目和卯起來寫考古題,遇到真的不會的題目可以求助老師或助教們,然後把觀念釐清、題目練熟,大約可以來回寫個三次左右,以防出現一樣的題目卻無法掌握,這才是最嘔的狀況。另外,作息請規律,盡量不要熬夜,這個時候如果感冒了或是精神狀態不佳對考試都是大傷,如果可以,考慮提早去打個感冒的疫苗(九月十月的時候),或是隨時都戴著口罩。另外,要漸漸地調整自己的作息,如果要比照考試當天的流程,應該六七點多就得起床了
3.推薦老師:
張永霖老師是我最推薦的老師,老師都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可以把晦澀的觀念用個有趣的例子詮釋。而上課黑板抄的筆記一定要好好抄下來,在之後複習統整的時候,可以發揮極佳的效果,每次看都有新的啟發,老師雖然有點不苟言笑,但在請教老師時,老師會一步一步的引導你自己回答出正確答案。我其實有點怕問老師問題,怕被反問的時候答不出所以然,所以在問問題之前都會好好想一遍,在看過一次這個問題的範圍再去,不過常常看完之後這個問題就沒了,算是另類的助益(?)。
4.其他
高點網院補課其實滿方便的,有時可能真的有事無法去上課,找個有空的時間就可以冷氣超強的網院補課,我不過我常常會看到恍神(?),所以比較喜歡面授,但如果真的有緊急的事情要處理,網院也不失是個跟上進度的好幫手。
另外,我認為各科的小考及模擬考都是檢視自己學習進度的圭臬,如果能參加就盡可能每次都考到,作為短期督促自己的方法,因為成績會被公布出來,怕考得太低很丟臉,念起書來都特別認真(?)。
考研真的是條漫漫的長路,沒有足夠的動機很難走完全程,在找到自己的初衷後,才有走下去的理由,希望大家可以考上理想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