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固態組重考心得

作者: ylun73 (阿倫)   2019-03-29 21:15:12
(朋友無PTT帳號,代Po)
一、前言與背景
小弟畢業於北部私立大學電機系(系排40%左右)重考生,第一年準備時間不太充足而決定重考,從四月開始準備,以下為個人觀點,寫重考這一年的心得,不一定適合每個人,找適合自己方式比較重要,文略長慎入。
二、成績
中央電機固態組:正取
工數:77 / 電子:54 / 固態:87
中山電機甲:正取
工數:22 / 電子:65 / 固態:47
南交:光電備1X、影像正取
工數:80 / 電子:62
成大:微電、奈米 備取個位數
工數:55 / 電子:48 / 固態:65
台聯:清大電子正取
工數C:55 (級分:60.0) H0:64
電子:70 (級分:67.8) H0:65
固態:77 (級分:81.3) H0:48
最後選擇清大電子,其他學校均會放棄
三、老師選擇
微方:喻超凡
矩陣:喻超凡
複變:喻超凡
線代:程雋
電子:柯名陽(超哥)
固態:柯名陽(超哥)
建議聽看看不同老師的教法,
工數盡量先上過不同老師的課程,
比較過後再找自己適合的。
四、準備歷程
(一)4月~6月
(進度:線代、微方積分部分)
(1)線代:
這是我第一次上程雋老師的課,最一開始不太能適應,仔細且整套思考脈絡清晰,每次上完課後隔天把筆記重新整理一次,對我幫助最大的是對於觀念反覆的推敲思考,這對於其他科目都有影響,一直到考試之前都是用自己整理的這本筆記複習線性代數,在4~6月大部分的時間都在碰線代。
(2)微方:
今年第一次上喻超凡老師的課,按照去年我個人對微方的認識,一般的崩潰方式分成觀念型跟微積分型,所以在春季的時間微方碰到一階ODE而已,喻老師工數翻轉教室的準備知識我覺得幫助不小,一直到考試前常常碰到朋友問關於部分分式或積分技巧等等,都是在時候建立起來。
(3)其他:
開始準備重考前,檢討自己以前的讀書方法心態設定成一張白紙重新學過,留下的只有科目章節的框架,避免過去沒學好的觀念混淆,更有脈絡把科目學好。
我今年上課的方式幾乎都是速寫筆記(包括雲端),我覺得上課光是要把老師講的話紀錄並吸收已經來不及,而且很多重點都在老師口述,板書輔助,所以上課的時候我都是在輸入及內化,隔天再找時間把內容重新咀嚼一次輸出在筆記紙上。
養成運動的習慣,暑假之後幾乎沒有時間可以休息,這段時間慢慢提高自己的體力跟精神力,4~6月準備的內容並不算多而且都在雲端比較沒有壓力,主要都在抓到適合自己的讀書方式,跟為了暑假做準備。
(二)7月~8月
(進度:電子、工數、固態)
(1)電子:
電子學是我念來最有心得的一個科目,從暑期班開始重新上一次,把去年抄的筆記整本丟掉更新一遍,我覺得如果我今年只用看還是會有一些盲區一直被自己忽略,所以我才選擇重新整理一次,大推上課著重在超哥口述的內容上面,聽懂他想要講的地方會很連貫整個電子學觀念,上課完若隔天沒有課就把筆記整理起來,直到暑假結束都採這個模式。
電子學另一個重點我覺得在小考上面,考場上很容易出現腦袋空白的時候,而小考很適合模擬出考場上的感覺,如何把學到的觀念套到題目上,把想到的關係整理在答案紙上,在暑假跟朋友針對這幾題討論觀念效果很好,不用大量做題目,但要知道這題要問的重點。
(2)工數(微方、線代、矩向複):
選擇喻老師的原因,講義整體上編排很完整,上課把重點劃一劃,這是我沒有另外做一本筆記的科目,而且有勘誤表且答案用電腦跑出來的,在考生心態建立上很放心,上課完有時間會寫後面只有簡答的題目,用途跟電子學小考意思一樣(但暑假真的沒有時間寫,只有挑重點章節寫),暑假的時候我也有上線代,個人認為沒有很適合我,就不另外說明。
(3)固態:
固態跟電子兩邊超哥都會幫你兼顧好,準備起來算是最輕鬆的一個科目,從考試結果來看今年在固態上也拉到不少分數,暑假優先把固態骨幹抓到就去準備其他科目,小考跟電子學一樣,多去培養面對題目如何下筆,碰到不懂的地方也可以問助教,助教超認真推個。
(4)其他:
暑假真的是很煎熬的兩個月,除了上不完的課,還有每天來回通車共兩個小時,常常早上七點多出門回到家都晚上十二點,隔天再重複一樣的行程,還要找時間整理筆記跟寫題目,盡量讓自己活下去。
上課前把上次內容掃過一次再上課,中途下課如果有不懂就問同學、助教、老師,另外感謝補習班坐我旁邊的人,最常下課被我問問題坐我隔壁的人。
(三)9月~10月初
(進度:拉式、矩陣、固態)
暑班的課差不多這時候結束,在題庫班開課前把不熟的觀念跟題型弄懂。
電子學在開課前就把筆記翻熟。
微方我覺得我拉式怎麼學都學不好(朋友都說很簡單QQ),我花了近一個月都在寫拉式的題目,其他時間寫矩陣題目練熟。
固態的部分在暑假抓到脈絡後,這兩個月開始細讀固態講義的內容整理成額外的筆記,把整本被畫的花花綠綠的講義整理成每章3~5張A4紙左右。
(四)10月~12月
題庫班、進階班都在這個時候開課
(1)工數:
跟著老師進度走把課上完,把每週老師講的題目勾一勾看一看,盡量都在上完課隔天翻完,幾乎每週我都會把前兩本講義(ODE.拉式.傅立葉)找題目出來寫,把基本分數都穩固住再唸其他比較難的單元。
(2)電子:
禮拜四題庫班上課後,禮拜五早上我會把上課的題目都算一次,上課方式一樣只有速寫一些觀念,自己寫題目的時候我會看完題目,只節錄題目的參數跟電路圖,過程盡可能的保持清晰,電子學題庫班的計算過程我有留下來,加速之後複習的時間。
禮拜日進階班上課後,隔天禮拜一早上下午把進階的觀念重新輸出成筆記,進階班超哥直接帶你把觀念都複習節省很多時間,觀念一轉前後章節連通。
(3)固態:
我從這時候才開始寫講義後面的題目,寫法跟電子學一樣,抓題目想要講的參數節錄下來,過程盡量寫得清晰,能帶圖之類的圖形多練習,前後大概不到一個月左右講義題目就能寫完,剩下時間都在翻自己整理的筆記。
(4)其他:
這段時間除了電子、固態補習及隔天整理筆記的時間外,不得不推超哥在這兩科上省下不少時間,其他時間都在熟練工數。
我的讀書習慣是講求精神狀態,一次圖書館唸書時間抓三個小時左右,一天大概就唸兩次,這段時間會很專注,回家就睡覺,晚上睡前在手機便條紀錄今天唸的科目章節,隔天早上起床再看昨天唸了哪些使記憶連續。
還要感謝這段時間願意跟我一起討論問題的戰友們,不管是實驗室的學弟妹或補習班認識的朋友等等,如果暑假的重點是說服自己,這段時間就是用來說服別人或修正自己觀念。
(五)1月~2月
我從一月才開始寫大部分的考古題。
工數我寫近三年的考古題,更早以前的題目我只看題目,訓練自己看到題目的想法。
電子學就跟著進階班解跟著聽,解題重心我放在台聯跟成大近三年,其他學校的難題都會和朋友討論。
固態是我考古題寫得最徹底的一個科目,五間三年都有認真寫完,跟朋友寫完交換答案卷,看哪邊有寫不一樣的。
這時考生的心態不能崩,撐到最後才會是你的,從中央中山考完到台聯之前,這段時間我幾乎是看不下書,有些分數都是靠朋友討論才複習到,我會建議找人一起唸書,不過就看個人習慣。
五、心得
這一年一路碰到許多人的幫助,感謝我的家人支持我,感謝友人庚提供住宿地方,感謝Andy交換對考古題的答案,感謝超哥提點讀書方向解惑,感謝一起重考的同學、實驗室的學弟妹、這年問過我問題的補習班同學......。
祝福明年考生都能考上理想的學校。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