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大大好,小弟去年 6 月從崑山科大公廣系畢業,隨即開始準備研究所,考試與推甄都有一起準備(有補習)。我申請了四個系所的推甄:政大傳播、政大數位內容、中山行傳、台大生傳。
最後有幸以正取 15 錄取政大傳播所,而中山行傳面試後沒錄取,其它兩間沒過第一階段。
當時準備推甄時,就是在 PTT、Dcard、還有補習班網頁上找到許多很有幫助的心得,真的很感謝!!不過當時能找到和我背景相似的文章較少,現在也來分享一下我的歷程,希望能回饋這個地方,也讓和我同樣有著 南部 / 私立 / 科大 這些聽說在推甄上較不利的條件的夥伴,可以更有自信,靠著在校紮實的努力往前邁進。
我也許不是最厲害、最高分的人,但有盡力嘗試努力過,也取得了一些成果,現在將這段過程真誠地記錄下來,希望之後能幫到和我有相似背景的夥伴。
───────────────────
心得圖文好讀版+公開的備審檔案有發在我的部落格中:
https://reurl.cc/vnOZoj
因為想要完整記錄下這個過程,文章實在打太長…這裡濃縮節錄一些比較實用的重點,希望能幫到未來想推甄的朋友。
───────────────────
【個人背景】
https://i.imgur.com/SscHcWr.jpg
大學就讀崑山科技大學公共關係暨廣告系,畢業系排第四(3.38%),獲學校頒發傑出專業榮譽獎,推甄前考多益只有 710 分。我在崑山公廣帶得到不少產學專案機會,也拿過幾個比賽的冠軍,另外還在兩間廣告公司實習過,詳細經歷見上圖。
────────────
【先真正釐清自己的動機】
其實我大三時有稍微浮現想報研究所的想法,但也沒去問自己根本原因,最後有報的學校備審跟研究計畫也是趕出來的,做得好糟糕,最後 甚麼結果都沒有。
如果不清楚自己讀研的原因與動機,就很難成功!所以建議各位開始釐清想讀研究所真正的想法,不管是想轉換領域、喜歡學術、只想上好學校、想認識更厲害的人都行,這樣做自傳、備審時才能更聚焦、更有說服力喔!
● 我自己的動機
一開始我是在三年級老師的理論課程裡,開始對學術知識燃起一點興趣,也在老師帶領下嘗試申請科技部大專生研究計畫,雖沒入選,慢慢覺得自己蠻喜歡看有興趣的論文,也很景仰這些「 創造知識的人」。
我希望期望自己能更嚴謹,更有知識厚度與論述能力,最後成為我很崇敬的那種,有研究與創造知識能力的人(儘管也許不是甚麼很偉大的貢獻)。
另外當然還有許多原因,如可以藉此到有更多厲害的人,在資源更多的環境中學習,也許還能在台北實習,甚至有出國交換的機會!
────────────
【 南部 / 私立 / 科大 校名標籤的擔憂 】
我是台南的崑山科大公廣系畢業的,雖然我讀得不錯,但老實說畢竟學校沒那麼有名。網路上看到許多文章都提到推甄是「血統與校名之爭」,亦或「不有名的私立科大拚考試比較實在」等。
我相信這當然是會有影響,不過這次我推上了,代表並不是定律,我們還是有機會,但這絕對取決於自己在校有沒有認真努力,並取得好的成績與作品等。
● 誠實面對、分析自己的情況,選擇最適合的申請管道
當時問補習班老師時,老師和我說過校名的確會有影響,但如果名次有前三名、也有其他作品的話,可能還有機會。但老師也提到,考試入學的名額多,機率並不會比推甄少。
我檢視自己各方面情形後,所幸在校成績有維持住、經歷也算是豐富,且自認準備作品集的能力還算不錯,憑著僅存的一點把握,還是決定要推了!請各位也要真正誠實並好好地檢視自己,如果覺得OK,就拚死把它做好!而我也做到了,希望能給大家一些自信。
但要記住,準備推甄是需要花很多心力與時間的,所以那段時間考試的東西就比較少能複習,這也是如此決定下的取捨!!
──────
【 備審資料:不斷詢問自己,濃縮客製化重點 】
● 準備時間│最好暑假就開始準備
如果已經確定要申請推甄的朋友,建議暑假就要認真準備了!想當初暑假事情有點多,拖到九月初才正式動工,實在超級趕的啊!特別是我自己需要整理的經歷又不少,最後在熬夜趕工與緊繃地時間安排下才終於完成。
─
● 自傳│不斷自我詢問並抓出重點方向
我覺得自傳是最先要著手的項目,因為 當我們在準備自傳時,其實不只是在準備自傳,而是藉此一同思考、定調整個備審資料的重點方向。
基本上,自傳內容多少會包含以下幾點:
為甚麼報考(這個)研究所?
有甚麼相關經歷,或自身特別之處?
你的目標是甚麼?與此系所有何關聯?
入學規劃,或未來畢業後規劃?
我的自傳中,先破題表明「希望用新媒體與整合傳播影響社會議題 」的目標,再帶到自己最大特點「有豐富的專案和比賽經驗」,但不是全部寫上去,也不是都放成績最好的,而是選擇與上述目標符合的項目,如公關競賽的社會創意提案、畢製幫農村做的行銷案等,接著敘述釐清很久的報考動機,最後以與目標呼應的未來規劃做結。
最後完成的自傳中的重點,就是備審資料的核心方向!之後包含推薦信、研究計畫、作品集在內的整份資料,都要緊緊扣連這些重點,整合成前後呼應、紮實不虛假又具說服力的資料合輯。
所以這段時間一定要 持續逼問並了解自己,挖出最深的動機與目標,抓出最有特色的重點,難的不是自傳那幾百個字,而是這段自我檢視的過程。
─
● 研究計畫│主題符合興趣與動機很重要
戴然老師推甄講座會提供許多找題目的方法,而其中最好的,就是往自傳中提到的興趣或目標領域去找最好!
一方面之後寫計畫時能夠有動力;一方面整個備審資料更會「連成一線」,也就是動機、目標、興趣、研究計畫、未來規劃等都是有所關聯且規劃完整的,這樣在面試時也會更加地順暢。
況且,政大傳播所要求「自傳暨研究計畫 1000 字內」其實不能寫太多,如此更凸顯出主題與動機的重要。
─
● 推薦信│儘早開始聯絡準備
其實政大傳播所不要求推薦信,不過因其他報名的系所有要求,就一起準備了。若系所需要推薦信,請大家一定要提早準備,因為自傳、研究計畫、作品集等勉強都可以趕,但推薦信有許多不可控的因素,甚至還要先寫好草稿,因此一定要提早聯絡做準備!
我最後找的推薦人有三位,其中兩位是我的大學老師,第三位推薦人則是我大三參加「校園公關提案競賽」主辦單位的董事,她也是公關公司的董事長,還曾在政大傳院教過課,所以有她的推薦對我來說意義重大。所以這再次彰顯大學四年持續努力,並在各種比賽與案子讓各方留下好印象的重要。
另外整理推薦信的準備重點:
1.推薦面向多元化:不同封推薦信的內容面向最好有差異。舉我的例子:一位老師寫我畢業製作與總體的表現、一位老師提到帶我寫研究計畫的過程、曉翠老師則從業界角度看我實作表現等。
2.針對校系客製化:不只是自傳和作品集要客製化,推薦信也要針對不同系所調整!若推薦人請你先寫,就要做足功課以其角度切入;若推薦人要自己寫,就要讓他知道你報的系所有何特色,並附上自己相關經歷!
─
● 作品集│一定要花心思重新梳理重點
老實說我原本是想稍微改一下之前應徵打工時做的作品集就好,但還是覺得必須重新梳理重點才行……畢竟目的不同、須著重的點也不同,一定會有需要改的地方。雖然真的很麻煩,但請大家重新檢視並整理適合各系所的作品集,是非常重要的呀!
1. 濃縮客製化,不要甚麼都放:
我一開始會先把所有經歷與作品列出來,接著 針對不同系所挑選適合放入的項目,而且還要決定順序、敘述角度、分類名稱等。如「校園公關提案競賽」是政大每年有學生參加的比賽,我猜也許評審老師會聽過,所以在政大傳播的備審裡把冠軍的經驗放在第一順位;而台大生傳的備審中,我就多放入了「社區產業推廣計畫」、「水保局農村活動領隊經驗」等。
而其實同一件專案,隨著所報系所不同,也可以用不同的角度切入介紹,畢竟一個案子本來就會接觸很多不同層面的事物。
舉例來說,同樣是「農村品牌整合行銷計畫」的畢製專案,我在政大傳播的備審中強調「傳播策略」、「媒體曝光」等重點;而在政大數位內容的相同頁面,我則以「整合各式數位媒體」的角度敘述。
2. 我的方法:一頁呈現一個案子,但要敘述清楚
在篩選過後,我想放進作品集的東西還是不少,所以我決定以「一頁濃縮一個專案」的方式設計。當然,若作品較少的朋友,也許可以多就單個作品或專案詳述,但還是切記要去蕪存菁。而要在一頁 A4 中抓出複雜專案的重點,還要讓人清楚理解,就是作品集裡最花心力的挑戰了!要面對這個挑戰,我自己歸納的重點則有以下幾個 ↓
3. 我認為的作品集製作重點
分別有:精采圖片、清楚標題、作品重點、執行成效或收穫成長、擔任角色
原文中有詳述這幾點我的看法,不過太長了這邊先不放,大家可到原文裡觀看喲!
────────────
【面試經驗:盡全力準備,緊張就緊張吧!】
我當時是在書審榜單公布後才開始準備面試,但如果較有信心的人,也可以一交完資料就先稍微預備,時間會比較充裕。關於面試準備重點,網路上資源不少,也可詢問學長姊,我面試前就將所有可能的情境、問題都列出來,思考怎麼回並寫下草稿,然後不斷練習。
接著,盡可能找到人幫忙模擬面試,並最後留幾天修正與練習!這樣就能 逼自己在模擬面試前,至少先準備好七八成,模擬後也能迅速發現缺點做補強。若有補習的話,戴然老師會協助重點模擬,不然請認識的學長姊甚至任何朋友都行。可以的話也盡量模擬「該系所的面試情形」,如政大傳播是一人兩關各五分鐘、中山是兩人一起十分鐘等。
─
● 勇敢去找學長姐請教!
我特別想強調的重點是,勇敢去找那個系所的學長姊請教問題,不要怕!就算不認識,也可以透過朋友、老師詢問,甚至在網路上寫過心得的許多學長姊都有聯絡方式,只要有禮貌,相信一定有人願意給予建議!當時請教的學長姊,都很大程度地幫助了我,我詢問到更多面試的細節、她們的經驗與建議等,促使我重新思考與調整了回答,也讓人更安定了一些。
─
● 政大傳播所面試│第一關:個人經歷│5 分鐘
評審老師問題如下:
Q1. 我看你很有社會關懷意識,實習做了「防止老人受騙」的案子,你在這裡面學到什麼?
Q2. 我看到你資料上的照片,你是畢業生代表?
Q3. 你一年級公共關係是哪位老師指導?為何他給你打 66 分?
Q4.你是去年「公關提案競賽」冠軍那組做 presentation 的人對嗎?想請問你覺得那次比賽對你有甚麼收穫呢?
-
面對 Q1、Q4 這樣備審資料、經歷相關的問題,我因為自覺應該蠻熟的,面試前沒有特別準備,想一想就直接回答。老師也會繼續問關於「舉例來說呢?」「那些創意是甚麼?」等問題,但也意味著我可能一開始就要給多一點資訊。所以建議一定要把自己的備審資料讀熟,設想每個地方被問到的回答!這是許多學長姊都強調的事情,而我當時覺得自己都很熟了,沒特別練這部分回答,但被問到時還是稍微緊張了一下,如果有加強準備,應該還可以更好的!
而 Q3 是詢問較低分的科目,的確是曾經看過會問的題目,但實在是自己疏忽了沒準備。當時說應該是當時課程有綁比賽,而比賽結果不太好。但回程才想起來那堂課是一位系上的「大刀」老師的課,當掉了不少人,而我是小組內唯一及格的(因為幾乎都我在做),當時如果能這樣回答,也許會好一點吧!
最後 Q4 這位老師似乎去年也有帶隊參加比賽,並對我的提報有印象,據我所知政大當時只有兩位老師帶隊,這次很幸運能遇到這位老師!雖然不知道這是否關乎分數,但至少這讓我在當時後續的面試中,還能繼續保持自信。但回答這位老師一下下後,外頭的工作人員就敲門示意時間到了。事後還是覺得這題稍嫌可惜,還有更重要的部分沒講到。
─
● 政大傳播所面試│第二關:研究計畫│5 分鐘
Q1. 請簡單介紹你的研究主題、理論架構、方法等。
Q2. 關於主題的問題:除了使用面會想分析內容面嗎?你覺得新媒體有這麼大力量嗎?發展都會是好的嗎?等
Q3.你自己預期的研究結果或結論會是甚麼?
-
這部分我自認都答得還OK,基本上都有準備到,Q1 從我自己的目標、平常有看相關影片的經驗說明動機,接著帶入研究計畫的說明。Q3 我回答也許觀看此類影片的動機,不只是「享樂感、想吸收資訊」等內在動機,也可能有外部性的動機。在想更深入解釋時,時間又到了。
Q2 是一連串的對答,老師們針對研究主題問許多更深的問題,是我先前也想不太到的,但還好自己平常就對 Youtube 社會議題影片有興趣與了解,當下有立刻應變回答。如被問到「內容面」的時候,突然想到之前參加「2019 社群丼感謝祭」活動中志祺提到的內容,為我的回答增添了不一樣的觀點。所以,選擇真的有熱情的研究計畫主題,真的很重要呢!
────────────
【能上榜的原因?面對推甄的心態?】
雖然政大傳播是第一志願,但資料送出後,我其實是猜想中山行傳、政大數位內容較有機會入選。沒想到政大數位連書審都沒過,中山行傳所則是面試後沒錄取,反而是政大傳播所連兩階段通過,是我唯一獲得正取的系所,實在令人既驚訝又欣喜。
上榜後,有些人問我:「你覺得自己為甚麼會上?」
當然比較有可能的猜測是:
從我書審成績似乎普普,面試則比較高看來,也許雖我備審中放了許多經歷,還加了推薦信,但其他人更厲害;而面試則有進一步描述案子經驗,還遇到在比賽中對我有印象的老師,研究計畫關卡也回答的算順暢……
但我覺得,在入學並恰好有機會問到評審前,我們很難真正知道為甚麼會錄取,或不錄取。每個老師的看法都不一樣,每年的評審老師也不盡相同,有可能推薦信根本不算分,也有可能其中一個案子吸引評審注意,更有可能你準備了許多面試回答,而最後講到的也沒幾個。
─
● 評審喜好難預料 ── 盡全力,做自己,最重要!
承上述,可見我們真的很難預料甚麼才真正受評審青睞,所以我認為重點還是:展現最真實、最有特色的自己,自己判斷放甚麼、寫甚麼最好,用盡全力把每一項都做到自認最完美的樣子,做好萬全準備,問心無愧。我相信這也是每個教授與老師們希望看到的態度吧。
最後,就真的盡人事,聽天命了。
各位可能覺得這段不是甚麼實用的準備技巧,但我反而認為,這是我經歷這幾個月下來最重要的感悟。因為在準備甄試的過程中,我們會蒐集大量的資料,參考不計其數的心得,詢問不同學長姐與老師的意見,我們會變得很慌,有太多的建議與方法,不知道要怎麼聚焦,不知道該聽誰的。
但有了這樣的心態後,可以幫助我們 靜下心來,去思考哪一些才是對自己真正重要的事情,回到那個最大的重點 ──了解自己。如此一來,一方面我們能慢慢篩選要取用哪些資料、技巧、建議;一方面在資料送出後,甚至成績出來後,也較能更平靜、謙虛地等待與看待結果。
所以我鼓勵要報考的朋友們,盡己所能最大的努力,展現最好的自己!
祝各位能走在屬於自己的道路上。
──────────────────
各位朋友有問題都歡迎用我部落格內的聯繫方式詢問我,也許我不是最厲害、最天才的菁英,但我會是最真誠面對自己,持續努力、持續檢討的學習者。
所以我也會最真誠、最儘力地我所能給予幫助!
謝謝大家!